APP下载

让“情感”之花在“情境”的沃土上绽放

2016-12-05俞春花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篇创设情境

俞春花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情感与英语教学关系密切:一方面,情感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另一方面,情感又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说:“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的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因此,情感教育应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协调发展。那如何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意识地创造培养情感素养的环境,这是最细腻的教学艺术的领域,是教学素养的本质”。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

语篇教学中所蕴含的“情”是十分深厚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的重要材料之一。著名情境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儿童情感生成和发展的心理历程可以分为四步:“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我认为,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应遵循这个儿童情感发展的规律,在情境中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

一、 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动机,引学生“入情”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真实情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创造学生学习的最佳心境。”因此,教师要尽量在导入部分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感性的体验。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语篇教学的导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创设与文本相符的情境,融入相关的文化和背景知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学生“入情”。

在执教五年级上 册 Unit 8 Christmas一课时,我注意到了一个事实:虽然圣诞节是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但是身处农村的大多数孩子对这个节日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个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我利用圣诞树、圣诞老人像装点教室,在圣诞树下摆放了一些我为学生们准备的礼物和他们自己准备的贺卡,并播放了“Merry Chistmas”的歌曲,还戴了一只可爱的圣诞帽,以各种圣诞元素创设了一个真实而又立体的情境,营造了圣诞节快乐的氛围,并将单词和句子镶嵌在情境中,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障碍,为其进一步的阅读做铺垫。学生则很快被引入情境之中,对语篇开始“入情”,开始形成学习动机,求知欲和探究心理被激发。此时,圣诞节特定的氛围,学生高涨的情绪,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巧妙地将认知活动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使语篇教学进入一种积极的状态。

二、情境任务——满足学习需要,让学生“动情”

“入情”难得,“动情”则更可贵。小学生的情感很不稳定,要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不断的深化,则需要在情境中引入任务。“学有所得”才能使学生保持持续学习语篇的兴趣。因此,如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用英语去做事,这就需要教师在情境中,设计真实有效的任务,以情感为动因,让学生通过感受“美”去激发爱,在感受语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进而产生一种内驱力,使学习成为学生心灵的需求。

以我听过的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一课为例。这篇课文比较长,共有四段,生词较多,比较难处理,可是执教老师却将语言知识与情感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情境中引入了环环相扣、层次丰富的任务:

在整体呈现课文,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了第一段,并设计了“读一读,选一选”的任务,利用PPT创设了图片情境,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并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描述的是哪一种动物的图片,这两幅图片选得极为巧妙,一幅是凸显“大”的金鱼图片,另一幅是以“细长”为特点的带鱼图片,给学生视觉感官上的刺激,学生很快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并帮助学生在文本、图片、语言所设置的多维情境中理解生字词,重点解决了两个难点词组“one...the other, no...or”。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收获了快乐。

在教学第二段时,设计听录音选择单词的任务,这些单词都是学生学过的可以修饰身体部位的词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了文本中所描写的动物形象,还提高了学生的听力。

最精彩的部分是教学第三、四段,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给予了适度指导,巧妙点化和引领,总结了重点句型,培养了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在教学第四段时,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描述动物,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学生因为有了之前的知识铺垫,交流十分踊跃,他们互相帮助、相互补充,完全没有了刚上课时的紧张。这是因为教师为学生搭建了语言支架,他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来进行表达,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学生生长“拔节”的声音。那一刻,学生的思维在碰撞,潜能在发挥,情感在迸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得到了不断强化。

三、情境体验——体会语言之美,使学生“移情”

语言是需要实践的,我们创设情境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语言的含义,还要让学生通过诵读、角色扮演等体验活动体会英语语言所蕴含的美,品出语篇中用词的精妙,从而学会得体地运用语言,深化情感。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将语言内化,体验用英语交流的快乐,体会语言之美,并在运用语言的活动中“移情”。

以教学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a snack bar 一课为例,在指导朗读时,为了能让学生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我让学生认真听录音模仿体会英语语言的音调美。然后,指导学生表演朗读,将语言的教育性渗透其中。学生在小组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朗读,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通过多媒体、食物、饮料、菜单等创设了“snack bar”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会顾客和服务员说话的语气,习得正确的语音语调,其中还渗透了“文明点餐,文明用餐”的餐桌礼仪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了西方人喜欢的食物,增进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角色扮演对学生的“移情”以及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在情境中的体验,情感很自然地移入所扮演的角色,完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真实的情感,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情境表达——发展语言潜能,促学生“抒情”

英语教学要重视输出,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恰当的语言表达是抒发情感最好的形式。因此,教师可以围绕语篇内容创设情境并给予一定的语言支撑,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在输出语言的活动中“抒情”。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时,在教完课文后让学生写“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倡议书。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还提供了一些参考句型,提供了语言的支撑,却又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如今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使学生沉浸其中,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他们想借语言表达热爱地球、热爱环境的情感。这样的语言表达训练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表达需要出发的,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并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新单词和句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教育不能与语言知识和技能剥离,而应有机地渗透在语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解放学生的身心出发,不仅关注学生所学得的知识,更加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教师应以语篇为载体,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和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从而体验语篇学习带来的幸福感,点燃学生内在发展的热情,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内在品质。

猜你喜欢

语篇创设情境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