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发展潜能的我国铁路产业发展研究

2016-12-05李红昌顾文菁李佳佳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年10期
关键词:营业铁路评价

李红昌,刘 璐,顾文菁,姜 敏,李佳佳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基于产业发展潜能的我国铁路产业发展研究

李红昌,刘 璐,顾文菁,姜 敏,李佳佳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为充分挖掘铁路产业发展潜能,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从行业潜能分析入手,采用行业潜能指标、企业位能指标,以及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铁路产业的行业潜能指标,衡量铁路产业自身多元化经营的盈利状况及利润增长水平。在考虑铁路产业发展差异的基础上,评估不同产业进入潜能,结果显示,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业,以及具有网络资产特征的“互联网+”等产业应是铁路重点发展的产业。

铁路产业;多元化经营;产业发展潜能;偏离-份额分析法

0引言

《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 [2013] 47 号) 文件中提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为主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 [2013] 47 号)、《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 33 号) 等政策文件,积极支持中国铁路总公司开发各类投资经营业务、铁路土地综合开发业务、多元化经营业务、市域及支线铁路业务。国家及相关部委的扶持政策,为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资产经营开发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条件。我国铁路产业有着丰富的资源、资产和资本,铁路专用资产、铁路共用资产和通用性资产数量大、质量高,不仅拥有铁路线路、移动设备、土地及房产等实物资产,而且还拥有专利、商标、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通过盘活利用、增值开发及资本运营,可以提高运用效率效益,进而提高综合效益。由于各行业本身发展潜能及趋势不尽相同,加之我国铁路在非运输行业中的盈利情况和发展效能各有差异,目前对非运输行业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使得多元化经营的综合效益并未最大化,在某些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充分挖掘铁路产业发展潜能对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综合利用铁路沿线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形成范围经济、提高铁路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增强铁路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推进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行业潜能是指企业发展相对于行业发展所体现出来的相对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统称。在某种意义上,行业潜能是企业所具备进入其他产业能获得的利润能力。张秋生[1]立足产业组织维度,从行业潜能层次、企业位能层次、企业效能层次设计企业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同时,从战略性投资的股东维度来看,还要设计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重点侧重于对上市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定量定性评价。JAYANTHI S 等[2]认为,产业潜在吸收能力受到知识异质性的影响,通过跨行业的合作和知识捕获,可以建立铁路产业的业务吸收能力,从而构建跨越行业界限和进入其他行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赵洪斌[3]立足产业的基本内涵和行业特征,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某一产业获取、运用和综合运用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是企业一定综合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并且通过构建产业竞争力模型来解释不同类型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原因和内在差异性。MICHAEL P[4]提出公司是否能够在竞争性行业中获得一个较高的和不断上升的生产力水平取决于其提高质量或效率的能力,并从规范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通过构建钻石模型,开创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基础性工作。

对于铁路产业行业潜能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3 个重点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一般性的行业潜能进行分析的理论及相关方法。从理论上讲,行业潜能要对企业及所处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进行综合性评价。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企业绩效评价上,主要采用各种收入、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进行评价。随着平衡计分卡等理论的发展,除利用财务指标外,还增加了大量非财务指标对企业进行评价。非财务指标评价方法通常无法量化相对指标或主观性过强,从而影响企业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性。企业评价受到企业自身和外部行业发展 2 个方面的影响,企业自身技术和管理水平会影响企业绩效,而行业发展、宏观经济及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均会对行业乃至企业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对公司进行评价时还需要选取反映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的技术经济指标。一些国内外学者研究提出采用产业发展潜能来评价行业发展潜力,并用企业位能来评价某一个企业在特定行业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企业效能指标被用来反映企业的投资效率,该评价方法衡量上市公司所在行业潜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是营业收入指标。蒋录全等[5]在分析指标权重、集群边界、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等的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计,通过分析各个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评价单因素及综合因素的相互作用,得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总体竞争力水平。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标准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进行国内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也为政府进行产业集群政策制订提供基础。这些一般性的行业潜能理论和方法从一个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为铁路产业发展潜能及对策提供了理论研究支持。

第二个方面是对铁路产业发展潜能的理论分析。邵宏[6]对铁路企业多元化经营或资产资本运营进行探讨,在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多元化经营现状基础上,剖析铁路多元化经营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发达国家铁路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经验,认为我国铁路企业除了要经营运输业务外,还需要扩大发展路径,走多元化和资本资产经营开发之路。汤庆园[7]提出土地由于其空间位置的固定性,成为仅有的能被地方政府控制的最大资源,并论述了产业升级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这些对铁路产业发展潜能的理论分析与实例为铁路产业发展潜能及对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第三个方面是对铁路产业发展潜能指标、方法及其评价的研究。由于单一年份数据受偶然性因素影响较大,不能代表稳健的行业发展趋势,也不能在消除周期性影响因素和偶然性影响因素后,无偏地反映行业总体发展水平,因而行业潜能可以用“行业 3 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全部上市公司 3 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公式来表示,从而可以从定量角度说明铁路产业发展潜能及相关对策。姚思程等[8]从数理统计的角度证明我国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利用数据说明行业潜能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赖广生[9]说明铁路产业进入其他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性,以及为此需要进行行业潜能分析的必要性。从国外特别是美国典型运输企业来看,均大力发展多元化经营,进行资本经营开发工作[10-11]。

上述 3 个方面的研究对我国铁路产业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意义。2013 年我国铁路产业开始试图进入多元化经营,因而通过数据分析,采用评价指标 (行业潜能指标、企业位能指标) 及偏离-份额分析法对铁路产业非运输部门发展潜能进行综合评价,为铁路多元化经营提供产业选择建议。

1产业发展潜能模型构建和数据描述

1.1指标及模型构建

1.1.1行业潜能

在研究行业潜能时,采用行业潜能这一重要评价指标来评价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潜力。上市公司行业潜能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行业潜能 = 行业内上市公司前 n 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所有上市公司前 n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

营业收入增长率 = (当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

由于单一年度数据受到周期性和偶尔冲击 (如国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化) 因素影响较大,从而不能真实反映行业增长潜力和总体发展趋势,在此采用我国上市公司 2012—2014 年 (n = 3) 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作为反映行业增长潜能的指标。其中,有关行业分类标准采用中国证监会的行业分类规定。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各个行业的发展潜力,为我国铁路的产业进入选择提供宏观背景参考。

1.1.2企业位能

企业位能 = 企业当年营业收入/企业所属行业当年平均营业收入

企业位能用来评价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在此主要用来对铁路产业目前进入其他产业发展的能力进行定位,通过判断铁路产业非运输类企业在其对应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与上市公司的对应行业进行比较,结合行业潜能指标,对其进军行业的发展潜力做出综合判断。研究利用铁路产业 2012—2014 年营业收入数据进行行业位能分析。

1.1.3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 (Shift-Share Analysis,SSA)是把某一经济体的发展变化视作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以其所在整个国家、区域、行业或某一类别经济发展作为分析的参照系,将研究对象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 3 个分量效应,即份额分量效应、结构偏离分量效应和竞争力偏离分量效应,从 3 个分量效应分析研究对象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内在结构性原因,以期评价研究对象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态势,找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为研究对象寻找产业发展方向和进行必要的产业结构、业务结构或发展战略调整提供基础。

假定研究对象 i 在经历了时间 [t0,t] 之后,其营业收入和结构均已发生相应变化。定义铁路产业 i 部门 j 在 [t0,t] 期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式中:rij为铁路产业 i 的部门 j 在 [t0,t] 期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 fijt为铁路产业 i 的部门 j 在时间 t 的营业收入;fijt0为铁路产业 i 的部门 j 在时间 t0的营业收入。

各行业在 [t0,t] 期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

式中:Rj为行业 j 在 [t0,t] 期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Fjt为行业 j 在时间 t 的营业收入;Fjt0为行业 j在时间 t0的营业收入。

为避免初始产业结构对其后分析的影响,需要将 fijt0标准化为。其中,fit0是铁路产业在时间 t0的全部营业收入;Fjt0/ Ft0是行业 j 在时间 t0营业收入占全部上市公司所有产业部门总营业收入的比例。标准化的思想是假定基期 t0铁路产业部门 j 的营业收入占铁路产业的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与 j 部门所在行业占全部行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一致。

于是可以将 [t0,t] 期间铁路产业部门 j 的营业收入增长量 Δfij分为份额分量 Nij、结构偏离分量 Pij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Dij,即

份额分量 Nij表示铁路产业部门 j 按照行业 j 所占全部行业营业收入比重及其增长率所得到的增长量;结构偏离分量 Pij表示铁路产业部门 j 的结构对铁路产业非运输行业营业收入的贡献,可以用来分析产业结构对铁路营业收入增长的影响;竞争力偏离分量 Dij表示铁路产业部门 j 营业收入的相对增长量,可以用来衡量各部门的相对竞争优势,同时构建总偏离分量指标 PDij(PDij= Pij+ Dij),可以衡量铁路产业部门 j 营业收入总的增长优势。

为了更好地揭示产业结构和各部门相对竞争力,引入 L,W,U 分别代表铁路产业营业收入相对于行业的相对增长率、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其中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指数由相对增长率分解得到。U 衡量铁路产业整体增长优势,W 衡量铁路产业部门结构的优化程度,最终综合上述 3 个指标来衡量铁路产业部门竞争力水平。

式中:Kjt0和 Kjt为构建出的没有特定含义的中间变量。

1.2数据描述

在计算行业潜能时,按照《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 14 号) 公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从中提取了 11 个行业 2012—2014 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平均值进行行业潜能测算。

在计算企业位能及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分析时,采用 2012—2014 年我国 6 大行业共 2 242 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数据,其中制造业 1 714家,批发与零售业 159 家,住宿和餐饮业 13 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7 家,房地产业 311 家,科研与技术服务业 18 家,以及铁路产业 2012—2014 年该 6 大行业非运输企业营业收入数据。

2实证结果分析

2.1行业潜能测算

行业发展潜能是对企业所处的整体行业相对于全部行业发展状况的评价。由于企业受到自身发展因素和外部行业因素的综合影响,宏观经济形势、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周期,以及各种层面的政策因素都会对产业及企业发展产生影响,行业潜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空间。行业潜能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农林牧渔业的行业潜能最大,达 1.54;房地产业行业潜能仅次于农林牧渔业,2012—2014 年的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0.97%;社会服务业行业潜能排名第 3,社会服务业涵盖众多分支,如投资公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科研设施设计、公共设施管理、市政公用业等,服务贸易收入稳步增长,社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建筑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整体发展稳中有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制造业的行业潜能较低,提供的利润和回报也急剧下降;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国内消费增速下滑,但对经济发展作用增强;交通运输、仓储业主要有几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但整体的行业潜能测评值较低,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图1 行业潜能测算结果

2.2企业位能测算

为了对铁路产业进入其他产业发展的能力进行定位,通过判断铁路产业非运输类企业在其对应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与该行业其他上市公司比较,结合行业潜能指标,对其进军行业的发展潜力做出综合判断。经测算,铁路产业各类非运输类企业位能如表1所示。

表1 铁路产业各类非运输类企业位能

由表1可以看出,铁路 2013 年制造业企业潜能与 2012 年相比呈下降状态;2012—2014 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位能逐年上升;2012—2014 年住宿和餐饮业的企业位能均高于 1,表明铁路住宿与餐饮行业营业收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铁路 2012 年在房地产行业的营业收入较少,企业位能为 1.4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上市公司房地产业企业位能最高为 17.28,与之相比铁路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发展空间较大;2012—2014 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企业位能出现下滑趋势,2014 年下滑尤为明显;2012—2013 年,科研技术服务业的企业位能出现显著上升,在与 18 家上市公司的科研技术服务对比中处于第 2 位。可见,只有批发零售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凭借与铁路产业的密切关系得到了较好发展,而相对独立的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发展差强人意。

2.3偏离-份额分析

基于2012—2014 年各行业及铁路的营业收入数据,计算得到 2012—2014 年铁路产业多元化经营营业收入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一方面,批发与零售行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实现了营业收入的较大增长,尤其是批发与零售业营业收入增长约 3 倍,远高于行业同期平均增幅;制造业也有小幅增长,但低于行业同期平均增幅。另一方面,住宿和餐饮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则出现负增长,低于行业同期平均增幅,呈现下降趋势。②从产业结构来看,科研技术服务业对铁路多元化经营贡献较大 ( fijt0-,Pij> 0) 且总计 Pij值较大,说明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言,这 2 个行业发展较好。③从铁路各个行业整体增长趋势看,基于铁路的政策取向与PDij值,房地产业及制造业、科研技术服务业等均是重点发展产业。

2012—2014年铁路非运输行业营业收入结构指标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2012—2014年,从营业收入角度来看,铁路非运输类行业发展速度相对于行业总体水平较低 (L < 1);结构效果指数 W > 1 但接近 1,表明铁路非运输行业结构相对较好,但优势不明显,还有结构调整的空间;区域竞争效果指数 U 达到 2.29,说明铁路非运输类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的行业比重较大,自身的区域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可以继续保持;总结构偏离分量为负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铁路的产业结构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言优势不足。

3结束语

从企业位能来看,铁路产业资产资源开发经营较好的部门为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从部门结构看,科研技术服务业对铁路多元化经营贡献较大;铁路产业资产资源开发中,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应继续高效利用路网性资源,发展“互联网+”业务,推进站车商业发展,发展铁路快递业务,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保持增长优势。铁路应借鉴行业中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切实提高其发展潜力。

表2 2012—2014 年铁路产业多元化经营营业收入偏离-份额分析

表3 2012—2014 年铁路非运输行业营业收入数量分析指标

[1] 张秋生. 从四个角度透视上市公司体质好坏:基于行业潜能的中国上市公司评价[N]. 上海证券报,2013-12-17(A3).

[2] JAYANTHI S,WITTE C,SINGH V,et al.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of Innovations:A DEA-based Application to U.S. Photovoltaic Industry[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9,56(3):478-493.

[3] 赵洪斌. 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J]. 当代财经,2004(12):67-70.

[4] MICHAEL P.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5] 蒋录全,吴瑞明,刘恒江,等.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设计[J]. 经济地理,2006,26(1):37-40,69.

JIANG Lu-quan,WU Rui-ming,LIU Heng-jiang,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he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Cluster Competitiveness[J]. Economic Geography,2006,26(1):37-40,69.

[6] 邵 宏. 铁路多种经营改革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07.

[7] 汤庆园. 土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以上海为例[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8] 姚思程,张秋生. 中国上市公司评价体系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9] 赖广生. 铁路多元化经营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7.

[10] 史俊玲. 国外典型铁路运输企业发展战略的分析与启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6):95-100.

SHI Jun-ling. Analysis and Revela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by Foreign Typical Railway Transport Enterprise[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6,38(6):95-100.

[11] 李清泉. 美国铁路货运经营特点分析及启示[J]. 铁道货运,2016,34(8):55-60.

LI Qing-quan. 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of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J].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2016,34(8):55-60.

责任编辑:金 颖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way Industry based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otentials

LI Hong-chang, LIU Lu, GU Wen-jing, JIANG Min, LI Jia-ji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China)

In order to fully tap railway industry development potentials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diversification of railway business based on industrial potentials analysis, the paper adopts industrial potential index, enterprise static energy index and Shift-Share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railway industrial potential indexes and measure its profitability and profit growth rate. The quantitative appraisal of industrial entrance potential demonstrates that the key development business areas for railway industry include real estate, science research and technical service, and ‘internet +’ with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es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 of railway industry.

Railway Industry;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otential; Shift-Share Analysis Method

1003-1421(2016)10-0026-06

F532.6

A

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10.06

2016-08-05

2016-09-23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2014Z001-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13)

猜你喜欢

营业铁路评价
“太空旅馆”营业中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梦想在铁路人心中流淌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陕西省属国企营业收入位列全国前三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