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水稻泸香8258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2016-12-04铜仁市种子管理站贵州铜仁554300印江县种子管理站贵州印江55500

种子 2016年7期
关键词:幼穗印江结实率

, , , , (.铜仁市种子管理站, 贵州 铜仁 554300; .印江县种子管理站, 贵州 印江 55500)

·种子生产·

杂交水稻泸香8258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李朝霞1,代洪江2,廖雪红1,代杨2,焦琼2
(1.铜仁市种子管理站, 贵州 铜仁 554300; 2.印江县种子管理站, 贵州 印江 555200)

由于泸香8258与Ⅱ优系列、中优系列相比制种难度系数较大,2009—2010年在湖南常德等地制种平均单产仅45~60 kg/667 m2,且制种成本高,2011年经贵州梵净山种业引进到合水制种基地,平均单产从最初的128 kg/667 m2上升到现在的178 kg/667 m2,高产田单产达225 kg/667 m2,这说明泸香8258在铜仁市生态气候条件下,制种增产潜力大。

泸香8258; 高产制种; 技术研究

杂交水稻泸香8258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不育系泸香078 A与恢复系泸恢8258 R组配而成,2008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08007)。该组合于2007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达国标优质稻谷三级标准,食味品质鉴评8分。审定推广以来,由于该组合米质优,大田推广产量高,深受种植农户及众多大米加工企业青睐。

1 亲本主要特征特性

1.1 母本不育系泸香078 A特征特性

母本泸香078 A在印江合水镇5月16日播种,7月28日抽穗,播始历期73 d,株高117 cm,总叶数10.1叶,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性强,但开花时间相对较晚,一般13:00时左右开花。

1.2 父本泸恢8258 R特征特性

泸恢8258 R在印江合水镇4月9日播种,7月25日抽穗,播始历期108 d,株高122 cm,总叶数15.4叶,苗期耐寒性好,早生快发,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分蘖率强,穗大粒多,花粉量足等。

2 制种技术要点

2.1 确定播差期,选择最佳始穗期

根据2013—2015年合水镇气象资料显示,制种基地3—8月份平均气温20.6 ℃,最高气温33.5 ℃,最低气温11.7 ℃,有效积温627.8 ℃。其中7月份平均气温25.8 ℃,有效积温最高790.6 ℃,最高气温36.7 ℃,最低气温18.8 ℃。幼穗分化期最适温度为26~30 ℃,昼温35 ℃左右、夜温25 ℃左右的温差最利于形成大穗。

2.1.1 最佳始穗期确定

根据表1气象资料显示,父母本安排在7月底8月初始穗是最佳时期。

2.1.2 父本最佳播种期确定

父本泸恢8258 R在合水镇播始历期108 d,如最佳始穗期安排在7月底8月初,则泸恢8258 R必须安排在4月上中旬播种,播2期,Ⅰ期与Ⅱ期之间叶差0.8~0.9叶,时差7 d,Ⅰ、Ⅱ期各占50%,播种时以叶差为主,时差为辅。

2.1.3 母本最佳播种期确定

一般根据父本播始历期确定母本播种期,如4月9日播Ⅰ期父本,5月16日播母本,则Ⅰ期父本与母本泸香078 A播差期叶差6.5叶,Ⅱ期父本4月16日播种与母本播差期叶差4.8叶,Ⅰ期父本7月25日始穗,且Ⅰ、Ⅱ期父本始穗期前后相差3~4 d,母本7月28日始穗,Ⅰ期父本始穗期早母本3 d,Ⅱ期父本与母本同期始穗,此时能确保母本头花不落空,尾花不丢,盛花重叠。

2.2 培育多蘖壮秧

培育多蘖壮秧是夺取制种高产的基础,多蘖壮秧有效成穗率高,易形成大穗,施用“920”后穗层整齐,开花集中,结实率高。

2.2.1 培育强壮父本

育秧方式采取旱育秧或湿润育秧,移栽叶龄4.5~5.5叶,移栽时秧苗素质平均带蘖1.3~1.5个,每窝栽2粒谷,栽插行株距33.3 cm×20 cm,2行父本,厢宽2.6 m,Ⅰ、Ⅱ期苗交叉栽插,插足基本苗5万穗/667 m2以上。

2.2.2 培育适龄母本

由于母本生育期短,育秧时间安排在5月中旬,并在母本栽插箱内进行,育秧方式采取“湿润秧田”育秧,秧田面积必须达到30%以上,实现稀秧、壮苗,确保移栽时平均带蘖0.8个以上,每穴栽2~3粒谷,基本苗栽足16万穗/667 m2以上。

表1 合水镇气象资料记载

年份月份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有效积温(≥10℃)328.80.911.1275.3431.77.415.6647.2535.110.420.6637.62013636.313.524.3728.6737.120.827.8863.383920.426.6824.9平均34.712.221662.8326.70.312254429.90.816.8504.9531.26.919.4602.12014632.717.923.2695.3736.219.825.1752.683619.324.4756.8平均32.110.820.2594.3330.43.312.6339.5434.96.517.5515.3531.112.921.2657.92015634.317.424.3728.7736.915.924.4755.8835.31724.5760平均33.812.220.8626.2平均33.511.720.6627.83年平均7月份36.718.825.8790.68月份36.818.925.2780.6

2.3 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

肥水管理是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的重要环节,如何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直接左右制种产量的高低,通过肥水管理达到“幼穗分化6期前父母本平衡生长,6期以后父本快母本1~2 d”。

2.3.1 施肥原则

合理的施肥原则“重底肥、早追肥、轻氮肥、重磷钾肥”。施有机肥1 000~1 500 kg/667 m2作底肥,施磷肥30~50 kg/667 m2、氯化钾15~20 kg/667 m2、尿素1~2 kg/667 m2作追肥。

2.3.2 科学管水

实行“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寸水保孕穗、后期干干湿湿”办法,并结合中耕除草,灌水自然落干,适当晒田透气增温,促进分蘖,寸水养花,浅水灌浆,不宜过早脱水,以养根保叶防治早衰。

2.4 花期预测及调整

2.4.1 花期预测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相遇是关键,即使播差期安排得准确无误,由于各农户间土壤肥力差异及耕作管理水平不同,父本或母本都有可能出现预期偏差,要想获得理想产量,必须对父母本的开花时期进行早预测,然后采取调控措施,对各家各户、各丘各块制种田进行测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确保花期相遇良好。

1) 预测方法:观察制种大田幼苗长势情况估测田间花期相遇情况。根据水稻“迟插迟熟性”及“长秧龄早穗”原理,从秧龄长短、叶龄多少、秧苗素质好坏、栽插密度、分蘖状态等估测分析花期相遇情况,如早期发现不相遇,中期作重点调整,做到超前预测,避免中期工作紧张,后期束手无策。如花期相遇差异不大,重点采用叶龄余数法,利用倒三叶与幼穗分化关系推测花期相遇状况,并结合剥苞验证,对苗期预测花期相遇矛盾大的,中期重点调控并结合剥苞测查的方法,多点取样剥查,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

2) 倒3叶与幼穗分化关系:倒3叶露尖幼穗分化进入Ⅰ期,到3叶达0.5叶幼穗分化进入Ⅱ期,倒3叶0.9叶幼穗分化进入Ⅲ期初,倒3叶全展倒2叶露尖,幼穗分化进入Ⅲ期中,倒2叶达0.5叶幼穗分化进入Ⅳ期初,倒2叶达0.9叶幼穗分化进入Ⅳ期末,倒2叶全展剑叶露尖幼穗分化进入Ⅴ期初,剑叶达0.5叶,幼穗分化进入Ⅴ期末,剑叶全展,幼穗分化进入Ⅵ期末。

3) 剥苞测算法:必须正确掌握幼穗分化各期外部形态特征,即Ⅰ期看不见,Ⅱ期苞毛现,Ⅲ期毛丛丛,Ⅳ期粒粒现,Ⅴ期颖壳分,Ⅵ期谷半长,Ⅶ期穗显绿,Ⅷ期即出线。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预测,只要准确掌握幼穗分化进程,就能正确判断父母本开花时期。

2.4.2 花期调整

母本泸香078 A进入幼穗分化后,距始穗期还需27~28 d,父本泸恢8258进入幼穗分化后,距始穗期还需要28~30 d,这就要求母本泸香078 A不能早于Ⅰ期父本,如达不到这一指标,就必须进行调整。当幼穗分化进入第Ⅳ期时,凡属于迟播迟熟性或分蘖多的田块,必须增施磷、钾肥控制分蘖;表现早熟性状或分蘖能力不强的田块,必须增施氮肥促分蘖。如父本早于母本,应排水晒田“促母控父”;如母本早于父本,灌深水“促父控母”。对发育较快的父本或母本可偏施氮肥推迟始穗期,也可割叶调花,对始穗期迟的母本也可在Ⅷ期末偏喷1次“920”。调控措施应根据不同田块出现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问题小的田块可采用单一措施,问题大的田块采取综合调控措施。

2.5 巧施“920”, 加强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

2.5.1 巧施“920”

“920”的施用与制种产量息息相关,是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的最后保障措施。

1) “920”施用时间。正常情况下,母本“泸香078A”对“920”较敏感,且植株偏高,在施用时掌握母本抽穗20%左右时开始喷施“920”即可。

2) “920”施用量及施用次数。为探索其最佳施用量,2013年在条件基本相同的同一田块内设置了“920”施用量的简单对比试验(见表2)。

表2 不同“920”施用量比较试验

“920”用量(g/667m2)面积(667m2)抽穗率(%)异交结实率(%)单产(kg/667m2)备注150.292.669.0178.5200.293.575.5256.8220.294.176.8255.5250.298.077.0248.7轻微倒伏

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920”施用量的增加,异交结实率增加,产量亦呈正相关趋势,但随着产量的增加,倒伏的风险增加。但是,“920”的使用剂量,既要讲究实际,又要降低成本,据近3年来的多点摸索总结,泸香8258制种田使用最佳剂量为20 g/667 m2,其中父本4 g/667 m2,母本16 g/667 m2,分3次施用,使用方法为“前重后轻或前轻后重”,个别田快使用4次,对抽穗整齐的田块3次连续施用,对不整齐的田块隔1 d施1次,第1次一般在始穗期施用,对“母早父迟”的老苗第1次重施,对“父早母迟”的嫩苗第1次轻施,且当天上午必须施完。

2.5.2 花时调节剂及KH2PO3使用

1) 花时调节剂。针对母本“泸香078 A”开花时间较晚的特点,配合“920”单喷母本,既有提早母本开花的功效,又能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同时还能减少“920”施用剂量,一般用量450 mL/667 m2,分3次配合920使用。

2) KH2PO3使用。一般选择在孕穗期和始穗期分2次使用,用量为300 g/667 m2,主要目的在于壮籽,增加千粒重。

2.5.3 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扬花授粉技术高低,直接关系到结实率的高低,母本开花后,只要父本有花粉即可赶粉,盛花期保证每天人工赶粉3~4次,母本开花前赶去露水,提早母本开花。授粉期内如遇高温,要及时给田间灌深水,保持母本柱头活力,防早衰,从而提高异交结实率,如遇气候变化(上午下雨下午天晴),父母本下午才开花,也有粉可授应及时授粉。授粉方法:采用2~4 m长的短竹杆人手一根,在父母本行间用竹杆压倒父本摇花,每次摇花要轮流站在两行父母本行间进行,并做到“轻推、重摇、慢回手”。

2.6 注意病虫害综合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认真做好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做好稻蓟马、稻象甲、稻螟虫和稻飞虱以及纹枯病、稻瘟病、稻黑粉病等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喷“920”前的稻纵卷叶螟和穗颈瘟的防治尤为重要。在齐穗前要用“富士一号”、“70%三环唑”喷雾,重点防治穗颈瘟,后期重点防治谷粒黑粉病和穗颈稻瘟。

2.7 加强田间质量管理,严格除杂保纯

2.7.1 质量标准约定

以各种方式宣传并让基地干部农户接受公司质量标准。公司企业标准为:纯度≥98.0%,水份≤12%,净度≥99.0%,母本易穗萌或有严重裂颖缺陷的品种发芽率≥85%,其他≥90%。

2.7.2 基地规划

制种田与一般水稻空间隔离30 m,粳型糯稻50 m,时差隔离25 d以上。各田块隔离安全与否在花期应予核实,及时处理不合格隔离区。基地落实后10 d内填报“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登记表”。

2.7.3 严把亲本纯度关

制种用的亲本必须是已经过田间种植鉴定,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亲本种子才能用于制种生产。

2.7.4 严防人为机械混杂

播种、栽秧、浸种、发芽全过程中认真清理所有使用工具,严防机械混杂;秧地(特别是父本秧地)谨慎选用,防止田间落谷污染。移栽前清理母本和恢复系中株叶型和叶缘色异常的杂株,特别注意恢复系中的杂株。亲本种子要单浸、单播、单栽插。母本播种要放干田水,泥浆落谷。在中稻收割前收割种子,做到单收、单晒、单储;收前要清仓、清库、清袋,做到专一收储。

表3 泸香8258不同年份制种产量统计

年份最高单产(kg/667m2)最低单产(kg/667m2)平均单产(kg/667m2)制种面积(hm2)总产量(kg)2013185811602252800201422593189308505020152109618538.7107300平均/总和206.790.0178.090.67245150

2.7.5 抓住关键时期及时去杂去劣

督促基地制种农户在父母本抽穗扬花前必须除去所有异型株和变异株,特别是恢复系中的异型株;母本盛花前每日逐田逐厢整窝去除当日抽出的杂株,父本始穗喷“920”前请专业除杂队统一去杂,并经验收合格后才喷“920”。

2.7.6 成熟期田间检查验收

种子接近成熟(成熟度60%左右)能辩识杂株时,督促基地农户自行去杂,然后由公司组织专业除杂队逐田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标准为田间杂穗数在40株/667 m2以内,合格者发证准收;不合格者由农户自行处理或基地技术干部组织专业队去杂,直到检查合格为止。检查情况逐户登记造册。

2.8 不同制种年份产量水平

据公司财务统计,2013—2015年,3年平均最低单产90.0 kg/667 m2,最高单产206.7 kg/667 m2,平均单产178.0 kg/667 m2。

3 结 论

据表3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泸香8258在铜仁市印江县合水镇制种基地制种,由于生态气候环境适宜、父母本播差期安排恰当、田间肥水管理调控措施到位、花时调节措施准确,导致花期相遇良好,其制种增产潜力大,较四川、湖南等地制种产量明显增高。

[1]http://baike.sogou.com/v73189658. htm?fromTitle=“幼穗分化形成条件”.

[2]秦永梅,刘敏,韩凤英.水稻杂交制种的花期预测及调控途径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10):83-84.

[3]李家修,杨昌达,吴平理,等.贵州水稻——栽培与育种[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本栏目责任编辑:周忠燕)

Study on High Yield Seed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Hybrid Rice Luxiang 8258

LIZhaoxia1,DAIHongjiang2,LIAOXuehong1,DAIYang2,JIAOQiong2

2016-03-20

李朝霞(1967—),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

10.16590/j.cnki.1001-4705.2016.07.121

S 511

A

1001-4705(2016)07-0121-04

猜你喜欢

幼穗印江结实率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印江新建气象站风向风速代表性分析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七个水稻粳型不育系的柱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