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雪鸪服装画的设计技法

2016-12-02张竞琼林舒琴谭莹

服装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装画报服装

张竞琼, 林舒琴, 谭莹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方雪鸪服装画的设计技法

张竞琼, 林舒琴, 谭莹

(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探讨了方雪鸪服装画的风格,将其服装画的设计技法归结为素描、水彩和色粉画法3种;并从形体、妆容和配饰3方面分析了他对女性形象的构建,将其服装画的风格概括为优雅浪漫、图文并茂和巧妙布局。认为民国时期的绘画艺术、报刊媒介和服饰流行构成了对其服装画的根本影响。

方雪鸪;民国;服装画

方雪鸪,又名方之庆,上海著名画家,肄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与陈秋草、潘思同、都中等创办了有“上海最早之职工业余美术学校”之称的白鹅画会。1926年参加了中国第一个漫画家团体“漫画会”,同年与陈秋草合绘刊行女性《装束美》画册,1934年与陈秋草创刊主编《美术杂志》,为民国美术期刊出版物中之精致豪华本,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曾与陈秋草创作合编《秋草雪鸪粉画集》[1]。

民国时期,上海的服装设计工作多由画家兼任,方雪鸪是其中颇有影响力的一位,在《良友》、《大众画报》、《美术杂志》、《妇人画报》、《今代妇女》、《白鹅艺术半月刊》与《新新画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大量的服装画作品。方雪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兼服装设计师,在服装画领域成果丰硕,并产生了重大影响。文中从方雪鸪的作品出发探究其服装画的技法与人物形象,从而进一步总结出其服装画风格。

1 方雪鸪服装画的绘画技法

方雪鸪服装画所用的绘画技法包括素描、水彩和色粉3种,文中对笔者所收录的20幅作品进行统计(见表1),其中素描画法9幅,色粉画法8幅,水彩画法3幅。

1.1 素描画法

素描画法是指一切单色绘画的形式,“五四运动”时引入中国并逐渐普及,因其可利用黑白色的深浅、浓淡精确塑造形体和图案,并能丰富地表现服装的转折起伏、明暗结构,在方雪鸪所发表的设计作品中最为常见。不可否认,另一主要原因是受印刷条件的限制,彩印的高成本使之难以普及。

表1 方雪鸪服装画作品及其简要特征

方雪鸪代表作品为《初夏寝衣的新设计》[2](见图1)。

其中,素描的明暗画法充分诠释了人的着装状态,表现了服装造型。首先,精准客观地描述体现了服装的悬垂感,尤见于下摆部分,用颜色的深浅将面料褶皱的起伏和转折表现得自然、真实;其次,展现了着装的立体感,体现于女性面颊、手臂阴影处和服装中对光影的描绘;再者,处理对主次和虚实的空间关系,见于服装细节上,对腰带、领部、扣子的重点刻画,能够突出亮点,而背景的虚化又可衬托出服装的主体性,表现整体的空间关系。

1.2 水彩画法

从广义上讲,凡是用水作为调和剂的色彩画皆可称为水彩画,它于19世纪末传入我国,后逐渐普及。方雪鸪将水彩画运用于服装画创作中,具有色相素净淡雅、色调搭配和谐、光影效果鲜明等特点。

方雪鸪在色相方面“讲究简单鲜明”[3],用色多为浅色、灰色和粉色系,认为“大红大绿,是太刺眼”[3]。图2为方雪鸪的作品《秋季新装》[4],图2中,几款旗袍均采用了浅绿、枣红、浅蓝和灰色等较为淡雅的颜色。他提倡夏季的服装色彩应清新自然,以显现轻灵活泼的气质,并建议春装的用色也不宜过于鲜艳,跳跃,采用淡紫、浅绿、咖啡、深蓝等素净的色彩,画面视觉清新淡雅,与其服装风格相呼应。

在色彩搭配时方雪鸪讲究“调和”,其服装配色从现代人的视角看依旧优雅时髦。如其作品《冬装》[5](见图3),黑色与灰色拼接的大衣,配以黑色高跟鞋,再饰一粒红色纽扣,灰色和黑色为经典搭配,又能更好地衬托红色的鲜艳。又如印有褐色水波纹的浅咖啡色大衣,内着黄绿相间花纹的小立领旗袍,脚上搭配红色高跟皮鞋,沉稳又不失活泼。

他还善用色彩表现光影,用不同的颜色和深浅展现服装的立体感、空间感及面料质感。图3中灰紫色的皮草大衣颜色深浅有致,将皮草的厚度和大衣的立体感充分表现出来,且细致描绘了旗袍、丝袜和皮鞋的亮暗部及高光,使整体的着装状态更为真实。

1.3 色粉画法

色粉画由素描演变而来,是在素描的基础上用一种特制的彩色粉笔进行着色的绘画。它始于意大利,盛行于18世纪,在民国初时传入我国。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当时首先开设了色粉画课,并由将此画种引入中国的李超士担任教授,成就了中国一代优秀的色粉画家如陈秋草、潘思同,方雪鸪也为其中之一。

色粉画色彩优雅柔和、极富表现力,且绘制成本低、操作便捷,是当时颇为流行的画种。美术教育家周碧初评价“用色粉做肖像”能够呈现出“一种特别生动美丽温雅的调子,而且另有柔软像天鹅绒光润的色彩”[6]。

方雪鸪的服装画也多采用色粉画法,并着重利用此法表现服装面料的肌理与质感,其代表作品为《冬天的黄昏》[7](见图4)。图4中黄绿色高领旗袍,饰以橄榄绿色的细镶边,外搭一件浅咖啡色大衣,大衣上点缀的黄色波点与旗袍颜色相得益彰,羊绒质料的大衣因色粉笔的描绘,更加凸显其细腻温暖;且白色的皮草领子和袖口,尤显其毛绒柔软的质感,黄昏下的雪地背景也被描绘得温和朦胧。另一作品《冬夜》[8](见图5),粉紫色的改良旗袍采用了薄稠,丝绸面料在色粉的描绘下尤有光感,女性皮肤的红润粉嫩与卷发微弱的光泽感,也被色粉刻画得更富有柔和美感。细腻温雅的色粉画似乎成为了方雪鸪笔下那温婉美丽女性的最佳诠释方法。

2 方雪鸪服装画的女性形象构建

2.1 形体描绘

方雪鸪所绘女性,其身高基本介于7~9个头身长度(头身即人体头部的长度,是一种身高比例的计量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当前的服装画创作上),且多集中于7.5个头身长,而成年女性的身高比例约在7~7.5个头长。说明民国时期,作为一种新兴绘画类型的服装画,采用的是近于人体身高的一个比例,并没有进行夸张处理。但其所呈现的女性形体,胸腰臀差值较大。如《新装》[9](见图6)中,身着改良旗袍的女性正侧面,曲线毕露,姿态姣好,这是在曲线审美的浸染下,打造了一个富有凹凸美感的理想女性形象。如此之女性形象与其服装风格相呼应,则能更好地传递服装给予人的感觉。

2.2 面部刻画

面部的刻画主要分为发型与妆容,并呈现中西结合的风格。烫着西式大波浪卷发,保留着中式鬓角微卷的美,且方雪鸪笔下之女性,无一例外均为短发,侧面反映出当时剪发风潮之盛,也表现出方雪鸪推动革新意志之坚定。点樱桃红唇,画柳叶细眉,保留中式的丹凤眼审美,但对丹凤眼的审美又不是完全传统的形态,而是从窄小变得较为宽大,且双眼皮的杏仁大眼在其笔下也偶有出现,如《今代妇女》第29期的封面[10]。

2.3 服装配饰

民国时期服装配饰多为“舶来品”,且种类繁多,从上至下,囊括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装饰的同时满足经济实用的需求。头上戴着遮阳帽、发带;肩部有披肩、印花丝巾或蝴蝶结,如《秋季新装》[4]还设计了半透明的印花披肩;腰上系着腰带,材质包括麂皮、漆皮、丝绸等,长短宽窄按具体的服装造型而定;手拿各类皮包、阳伞;脚上穿着高跟皮鞋、玻璃丝袜,琳琅满目,不胜枚举。

3 方雪鸪服装画的风格

3.1 优雅浪漫

有人评价方雪鸪的作品如同其人,是“沉默而温柔的”[11],其画风细腻写实,融优雅与浪漫于一体;且其服装画创作十分成熟精良,如今看来也是极富价值的。

其浪漫体现于两方面,①以“用色和图案来取巧”[12],喜用几何形态的印花,如圆点、方形、格纹、条纹等,《秋季新装》[4]悉数采用了这些元素;同时也喜田园风格的花草印花,但对图案的选用有个人原则“花纹细条都以细巧别致为宜”,觉得“整片的大花朵显然是太庸俗了”[3]。②注重体现女性的身形美,其设计的服装款式,多为有胸腰省的西式立体造型,既能展现女性曲线美的浪漫多姿,又节约面料经济实用。

3.2 图文并茂

方雪鸪的服装画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的文字说明。图像虽能使人直观形象地理解到服装的色彩和款式,但难以详尽表达服装的面料和其他细节;文字语言可以清楚地予以表示,两者功能互为补充。且此时服装画还多为无彩色,用文字对服装色彩加以说明显得尤为必要。

同时期的设计师在服装画中均附有说明,但方雪鸪的文字篇幅明显较多,涉及内容也更丰富,不仅对服装的款式、面料、色彩都进行了详细阐述,还对服装所适宜的年龄、体形、气质等给予了具体建议。如《春装》中,提倡“最鲜明的朱红呢”是只适合于“年轻而娇小的姑娘”[13];《夏季的新装》[3]中,对不同身材应采用何种镶边这样的细节,都予以了详细指导:“身材颀长的,衣缘不妨配以稍阔的边,而矮胖的身材,则应镶以流线型的线条,以增体态的婀娜,这都是调整身材的方法”。

3.3 巧妙布局

民国时期的服装画构图多为平行、对称的直线结构,且人物动态的描绘单一、直白,而方雪鸪的画面构图尤为丰富,更具形式美感。其一,表现在整体画面布局上,除直线形外,还包含大量的三角形、曲线形、梯形结构。图1中,在构图上采用从左至右升高的梯形,依次为3位站姿、1位坐姿,右边最高处的坐姿恰好平衡了画面重心,尤为巧妙。他还在《冬天的黄昏》[6]中将不完整型的构图形式运用到服装画中,可见其构图之高明。其二,体现在人体动态上,无论是站姿或是坐姿,都为富有曲线美感的S形姿态。

4 方雪鸪服装画风格的形成原因

4.1 “洋画潮”推进——绘画的革新

民初时中西方绘画碰撞与融合,形成了提倡学习西方绘画的“洋画运动”。此时,大量有识之士开始留学海外学习西方艺术,致力于西方绘画的传播和中国绘画的改革,在学成归国后创办美术学校和设立美术团体,其中包括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刘海粟。方雪鸪就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他和陈秋草、潘思同称为上海美专三杰。上海美专拥有新式办学宗旨,首先开设了素描、速写、油画、水彩画、色粉画等西洋画课程;同时也是第一个使用女性模特儿来做人体写生教学的学校,被誉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先驱。

这对于方雪鸪的服装画创作具有重要影响,西画的学习决定了方雪鸪服装画的表现技法,其采用的素描、水彩和色粉画法,均为西画法。人体写生课程也锻炼了他对人体的认识和表现,使之擅画人物,并将服装画中的女性描绘得惟妙惟肖,其人体油画作品也常发表于各类杂志上。

4.2 “杂志年”兴起——媒介的进步

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1932—1935年,杂志期刊如雨后春笋般骤增,故被称为“杂志年”。由于服装画并不是单纯的绘画艺术形式,而是属于商业美术的范畴,需要以杂志和画报为主要媒介发表传播,所以“杂志年”的兴起,直接促成了服装画的兴盛。方雪鸪的时装画作品亦多发表于1930—1939年间,并以1933年为最多。《良友》、《玲珑》、《北洋画报》、《妇人画报》等报刊都辟有相关专栏,以及时传播服饰流行,成为了时尚叙事的主要园地。

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是报刊兴盛的基础,为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推动其走向鼎盛。且报刊的图像质量和复制速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图片从粗糙至精美,从黑白到彩色,从少量到大批,预示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服装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并兴盛起来的。方雪鸪恰逢这一进步时代,其作品呈现给读者时的质量才得以保证。

4.3 “衣生活”西化——时尚的变迁

随着西方文明的引入和传播,中国的服装业亦面临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和。报刊杂志在介绍欧美时尚趋势和服装新样式时都会附上时装画以说明,并邀请著名画家进行新装设计。服装画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是对着装方式的引导和启蒙,也是对时尚的引领和表达,其“表现的款式顺应了时代潮流,宣扬了衣生活的全盘西化或参合东西”[14]。但由于对西方文明的崇拜,以及本土时装业还处于萌芽阶段且缺乏设计人才的现状,使得此时的画家“在设计一件新装的式样时,都是以美国的各种杂志为蓝本,参照着欧美最流行的式样”[15]。

方雪鸪绘制的各类妇女时装,虽深受西方服饰陶染,但又有坚定的个人原则。如发表于《妇人画报》的《春装》[13],款式虽为西式大衣,但是依照我国妇女的形体、气质、心理等因素进行再创造和搭配,设计了“以皮领皮袖做装饰的条子丝绒短外衣”,在“赴宴会时,加在华丽的旗袍上面” ,并注重“把体态美充分衬显出来而使装饰的美和体态的美相吻合”。同时认为“在美丽、实用之外还需要的是个性”[16],这在当时都是时尚潮流的反映。

5 结语

作为民国时期画家兼服装设计师中的代表性人物,方雪鸪的服装画具有其独特的优雅浪漫、图文并茂、布局巧妙的风格,且此风格持续稳定,辨识度高,既唯美又能为大众所接受,为民国大众的“变服”提供了十分具体的建议、样板、启蒙与引导。其扎实的美术功底在服装画中亦有精彩表现,将素描、水彩与色粉等西洋画技法运用得出色娴熟,既影响了当时的同行,也影响了后世服装画的发展方向。

[1] 徐昌铭.上海美术志[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472.

[2] 方雪鸪.初夏寝衣的新设计[J].妇人画报,1937(48):30.

FANG Xuegu.New design of early summer bedclothes[J].Women Pictorial,1937(48):30.(in Chinese)

[3] 方雪鸪,陈康俭.夏季的新装[J].新新画报,1939(7):9-10.

FANG Xuegu,CHEN Kangjian.New summer clothes[J].Xinxin Pictorial,1939(7):9-10.(in Chinese)

[4] 方雪鸪.秋季新装[J].良友,1930(50):23.

FANG Xuegu.New autumn clothes[J].The Young Companion,1930(50):23.(in Chinese)

[5] 方雪鸪.冬装[J].良友,1930(53):23.

FANG Xuegu.Winter clothes[J].The Young Companion,1930(53):23.(in Chinese)

[6] 周碧初.色粉画的研究[J].艺风,1933,1(7):60- 63.

ZHOU Bichu.Research for pastel[J].Art Style,1933,1(7):60- 63.(in Chinese)

[7] 方雪鸪.冬天的黄昏[J].大众画报,1933(3):1.

FANG Xuegu.Winter dusk[J].Dazhong Pictorial,1933(3):1.(in Chinese)

[8] 方雪鸪.冬夜[J].大众画报,1933(2):1.

FANG Xuegu.Winter night[J].Dazhong Pictorial,1933(2):1.(in Chinese)

[9] 方雪鸪.新装[J].妇人画报,1937(47):13.

FANG Xuegu.New clothes[J].Women Pictorial,1933(47):13.(in Chinese)

[10] 方雪鸪.人物[J].今代妇女,1931(29):1-3.

FANG Xuegu.People[J].Women in Today,1931(29):1-3.(in Chinese)

[11] 马国亮.良友人影:方雪鸪[J].良友画报,1934(85):18.

MA Guoliang.Figure of young companion:Fang Xuegu[J].The Young Companion Pictorial,1934(85):18.(in Chinese)

[12] 方雪鸪.初春的新装[J].妇人画报,1933(1):9.

FANG Xuegu.New early spring clothes[J].Women Pictorial,1933(1):9.(in Chinese)

[13] 方雪鸪.春装[J].妇人画报,1933(3):5.

FANG Xuegu.Spring clothes[J].Women Pictorial,1933(3):5.(in Chinese)

[14] 张竞琼,翟梅宇,孙晔.西风吹拂下的民国服装画[J].装饰,2007(10):65- 67.

ZHANG Jingqiong,ZHAI Meiyu,SUN Ye.The dress draw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breeze from the western world[J].Art and Design,2007(10):65- 67.(in Chinese)

[15] 陈琦.吴光荣先生语录——新装的蜕变[J].礼拜六,1947(72):11.

CHEN Qi.Mr WU Guorong quotation—change of new clothes[J].Saturday,1947(72):11.(in Chinese)

[16] 方雪鸪.关于女子新装束的话[J].美术杂志,1934(1):58.

FANG Xuegu.Words about new clothes of women[J].Art Magazine,1934(1):58.(in Chinese)

(责任编辑:邢宝妹)

Design Techniques of FANG Xuegu's Fashion Illustration

ZHANG Jingqiong, LIN Shuqin, TAN Ying

(College of Textile and Clothing,Jiangnan Univercity ,Wuxi 214122,China)

Xuegu FANG, a famous painter and fashion designer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got great achievement in fashion illustration field.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about the style of Xuegu FANG's fashion illustrat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summarize his drawing skills as three types: sketch, watercolor and crayon. We analyze his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female image from three aspects: body, makeup and ornament. Besides, his fashion illustration styles are sum up as elegant and romantic, excellent in both pictures and literary composition, as well as sophisticated layout. At the same time, we judge that the painting skills, th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the clothing fashion of the republican period of China made important impact on his fashion illustrations.

FANG Xuegu,the republic of China,fashion illustration

2016-04-29;

2016-06-08。

张竞琼(1965—),男,江苏南通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服装史,民间服饰史。

Email:jiq.chang@126.com

TS 941.2

A

2096-1928(2016)04-0404-06

猜你喜欢

新装画报服装
山东画报2020年2、3期合刊
道具服装
披新装的有理数运算题
《皇帝的新装》后传
陕西画报航拍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春的画报
开关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