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对话 本刊青年记者与营员“零距离” 交流中了解 碰撞中融合

2016-12-01

台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学运零距离涟漪

青春对话 本刊青年记者与营员“零距离” 交流中了解 碰撞中融合

青春如火,它壮丽而又动感,充满朝气;

青春如歌,它广阔而又深邃,悠扬动听;

青春如梦,它短暂而又丰满,若隐若现;

……

在这个热情如火的七月,一群台湾青年们带着欢乐、带着期待,从台湾出发,相聚北京。10天时光里,慢慢感知大陆的风土人情,与大陆青年交流、交心,从交谈中体味两岸一家亲的真正意涵。

此次夏令营,本刊编辑部特派年轻记者群深入各个分团,与台湾青年们一起吃住、生活,全方位了解真实的台湾青年,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对于大陆的看法,对两岸的期许。

正如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所言,两岸关系未来的重任在两岸青年人肩上。两岸青年成长环境不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难免存在差异,但同为中华儿女,都希望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都希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我们祝福,也祝愿两岸青年朋友能够一起放飞梦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记者 章涟漪

90后,2013年12月进入《台声》,记者、编辑。负责《封面故事》《精彩台商》等专栏,先后采写台湾知名人士、台商数十位。2015年8月作为《台声》杂志文化交流团随团记者赴岛交流。台湾,于我,一个有梦的地方。

7月4日至8日,北京,夏令营总营活动,我有幸与三团的台胞青年朋友在一起,共同度过了难忘的4天5夜。这期间,我们有说、有笑、有交流、也有争执。但正因为有了碰撞,我们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友情也如夏季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

台生黄于珊:大陆生活很便利

黄于珊,高中刚毕业,随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来参加夏令营。

章涟漪:你之前有来过北京吗?

黄于珊:我是台商子女,很小的时候就来到大陆,一直生活在这里,但放寒暑假都会回台湾。大陆网络、生活很方便,团购、网购都很便利,无论是用淘宝、京东等购物,还是用滴滴、神州等出行,都很容易。因为我住在南边,所以有去过云南等地,北京是第二次来。我们学校的毕业旅行是在高二举行,都是来北京,所以我第一次来是和学校一起的。北京给我感觉很大、也很漂亮。

章涟漪:对马英九有什么样的印象?

黄于珊:我觉得他算是很尽职的。他的性格比较温和善良,很多台湾节目、人士常常说他不好,但他都不会反击。在两岸关系方面,他也是有很大的贡献。

台生林乙仙:可能有人把“太阳花学运”当作往上发展的跳板

林乙仙,台湾东海大学,大二生,随《台湾产业评论报》来参加夏令营。

章涟漪:对马英九有什么评价?

林乙仙:我是还蛮喜欢他的,马英九是蓝营的,我觉得国民党的风格比较认真做事。民进党比较激进,像“太阳花学运”,有时候明明事情就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们有办法把它炒作成好像是国民党做的不好。

章涟漪:你怎么看“太阳花学运”中的一些台湾青年?

林乙仙:我还是蛮不赞成“太阳花学运”的。很多学生其实不知道在做什么,但是去参加了,有一种集体效应的感觉。一个人或一群人发出讯号,带动这个情绪,让大家一起焦虑。我觉得组织领导“太阳花学运”的学生,可能是把它当作往上发展的跳板,就像之前的“野百合”,通常这样的“学运”领袖都会成为政治人物。

台生郭馥瑄:民进党当局必须要好好处理导弹“误射”事件

郭馥瑄,来自台湾中原大学,大一生。

章涟漪:你之前来过大陆吗?

郭馥瑄:我小学二年级有来过大陆,因为我奶奶是“外省人”,小时候有去她在大陆的老家过暑假。这次是第二次来大陆,感觉进步很多、很美,尤其是我们之前看到北京车站,它比台北车站外观漂亮很多。

章涟漪:你怎么看待台湾“太阳花学运”等事件呢?

郭馥瑄:我觉得没必要那么偏执,其实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两岸会从中获得很多。

章涟漪:最近,台湾导弹“误射”事件你了解吗?有什么看法?

郭馥瑄:觉得这件事情很严重、非常严重,会受到很大影响的是我们台湾。现在的民进党当局必须要好好处理,不然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尤其是两岸关系现在本来已经很紧张了。

台生黄郁庭:来大陆创业是很好的

黄郁庭,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四生,随台湾鹏辰文化经贸交流协会来参加夏令营。

章涟漪:你今年大四将毕业,想过来大陆创业吗?

黄郁庭:我觉得如果有机会来大陆创业的话是很好的,这里发展很有潜力,在这里的一二线城市发展可能会比我们在台湾机会多一些。我比较想做咖啡厅。城市的话我觉得上海是首选,因为它和台北的感觉很像。

章涟漪:你怎么看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这件事?

黄郁庭:我比较不乐见这样。台湾有很多地方依赖大陆。如果真的要完全停止,对我们来说一定是有很大损失的。像陆客来台数量的减少对观光产业一定有影响,我希望两岸能够多交流,不要对立。“5·20”后,陆客来台数量明显减少,最近又发生了台湾导弹“误射”渔船事件,两岸关系可能会有一点点的紧张。我希望不要这样。

台生黄佳惠:我想来大陆学习中医

黄佳惠,来自台湾元培医事科技大学的黄佳惠,大三生,随台湾鹏辰文化经贸交流协会来参加夏令营。

章涟漪:听说你这次是带着学士服过来的,每到一个景点都穿着学士服拍照?

黄佳惠:因为我想做个纪念,明年的这个时候就毕业了,面临着很多的事情,也不知道毕业前有没有机会再来大陆了。大陆我之前来过几次,大都是我们学校的活动,之前去过福建、哈尔滨、吉林等地,很喜欢。这次来北京感觉特别棒。

章涟漪: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有没有想过来大陆读书?

黄佳惠:我想读研究生,想过来吉林大学做交换生。我去年12月有去那边做交流,感觉和台湾完全不一样。而且我之前有个学长去那里交换过,建议我过去交换,说有一些和我们医科专业相关的东西很棒。毕业后我也想来大陆工作,我的专业比较偏向中医领域,我想来大陆学习中医。

记者 昌校宇

80末,2014年8月实习于《台声》新媒体,2015年初进入《台声》杂志总编室任记者、编辑。负责《两岸一家亲》《口述史》专栏,采写两岸婚姻家庭数十对,老台胞数十位。曾多次参加全国台联及各省市台联举办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并随团报道。

7月4日至8日,在夏令营北京总营的活动中,我有幸以随团记者的身份跟拍记录。走进他们我才发现,浓浓友谊跨越了海峡的阻隔,挚挚真情连接起海峡的两岸。两岸青年携手走来,一路有欢乐、有震撼、有惊喜、有感动……

台生胡海纳:“九二共识”必须得到尊重

胡海纳,台湾高雄人。来自美国爱达荷大学,大一生,随台湾南屏两岸交流协会来参加夏令营。

昌校宇:你对台湾导弹“误射”事件有什么看法?

胡海纳: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确实是纯粹失误,另一种是有经过某些操作,或者是军人不满意台湾新上任的领导人。因为当时媒体采访那位“误射”导弹的军人的时候,那位军人有露出一种很奇怪的微笑,让别人有很多胡思乱想的空间。

昌校宇:对于“5·20”之后,两岸官方沟通机制停摆有何看法?

胡海纳:我认为“九二共识”必须要被尊重,因为这是两岸达成的一个共识。而且“九二共识”是两岸民众长久以来的认知,所以必须要被重视的。

台生洪福灿:台湾学生要学会思考,而不是盲从

洪福灿,台湾政治大学,研一生,随台湾夏潮联合会来参加夏令营。

章涟漪:怎么看待台湾年轻人反“服贸”、反“微调课纲”等活动?

洪福灿:因为我本身学传播的,所以对台湾的新闻会有一些感受,很多人观点会受到媒体的操控,包括“选举”等,都会是由网络的言论去主导整个形势,这些同学们可能会觉得媒体报道很夸张,但并没有去思考、去行动,这是很好笑的事情。

章涟漪:你怎么看待有台湾学生表示“慰安妇”有可能是“自愿”这句话?

洪福灿:“慰安妇”这个事情,当时我觉得蛮难过的,这群人利用学生博取社会同情心。我觉得说“你又不是‘慰安妇’本人,怎么知道她不是自愿的”这句话的人,本身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看,更没有在“情”中去想这个问题,应该反问一下自己,你愿意吗,所以要学会思考,而不是盲从。

台生陈语心:洪素珠的言行令人不耻

陈语心,台湾台中人。来自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大三生,随台湾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来参加夏令营。

昌校宇:如何看待洪素珠辱骂老荣民事件?

陈语心:其实洪素珠辱骂老荣民的视频我都没有忍心看完,因为她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我觉得老荣民是大时代下不得已的“产物”,我们不应该排斥、敌视他们,反而更应该尊重他们。

昌校宇:你如何看待台湾诈骗犯被遣送到大陆事件?

陈语心:现在好多网民都自嘲“台湾诈骗,畅销世界”。我觉得就应该把诈骗嫌疑人送到大陆啊,因为送回台湾,估计也会从轻发落,如果他们在大陆受到相应的处罚而有所感悟的话,当然会比较好。不然每次都抱着侥幸的心理,就不能断绝他们的恶念。

台生蒋孟儒:期待毕业后能到大陆发展

蒋孟儒,台湾新北人。来自台湾辅仁大学,研究生,随台湾中华两岸交流促进会来参加夏令营。

昌校宇:你对“太阳花学运”有什么看法?

蒋孟儒:我觉得挺蠢、挺傻的。“服贸”是大陆对台湾最好的善意,反“服贸”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太阳花学运”就是底层青年被煽动的不明之举。

昌校宇:你今年研究生将毕业,想过来大陆创业吗?

蒋孟儒:其实我一直都想来大陆创业,因为我觉得台湾的创业环境不太好,而大陆这边的机会比较多,所以一直很期待毕业后能到大陆发展。而且在我看来,与台湾市场相比,大陆的市场堪称火爆,一样做事情,效果却相差很多,那我们为什么不到大陆来呢?

记者 郑宏博

80后的尾巴,2012年3月进入《台声》杂志,后任记者、编辑。负责《海峡时评》《一语中的》《媒体摘论》《动态扫描》栏目。曾多次参加全国台联举行的夏令营活动,并随团报道。

7月4日至8日,在北京总营活动中,非常幸运地分到了二团随团报道,并认识了这些台湾的朋友,共同度过了难忘的几天。在与他们相互交流中,有欢笑,也有思想上的碰撞,因为有了碰撞和磨合,令我们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刻。

台生李明璇: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机会站在世界舞台

李明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硕士,台生。随台湾中华工商联来参加夏令营。

郑宏博:你觉得两岸的民间交流是否有必要?

李明璇:这个非常必要,经过了国民党当局执政8年,民间交流已经非常的密切,像经贸、文化、音乐、艺术等,因两岸同根同文,这些交流是没有困难,很自然而然的。就像我们全国台联夏令营一样,真心地能够交朋友,相互沟通交流,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情感,拉近彼此距离,所以民间交流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很大的助力。

郑宏博:“5·20”前后,台湾有什么变化?

李明璇:如果没有关注两岸方面问题的人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感触。相对而言台湾的观光业就萧条了很多,大陆赴台旅游观光人数逐减,对于台湾的旅行业者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台生张简欣妮:感觉大陆比台湾还要发达

张简欣妮,台湾树德大学应用外语系,今年升大二。随台湾中华工商联来参加夏令营。

郑宏博:这两天参加夏令营有什么感受吗?

张简欣妮:我是首次来大陆,这次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非常好奇。跟原来参加的夏令营非常不同,北京也比想象中的要好。这里非常的热闹,人气非常足,感觉大陆比台湾还要发达。因为是首次来大陆,对大陆的一些情况还不是非常熟悉,但我已经萌发了要来大陆发展的想法,不过还需要在观望一下。

郑宏博:通过与大陆志愿者的交流,感觉大陆志愿者与台湾青年有什么不同?

张简欣妮:我觉得他们非常热心,可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东西。比如我们台湾营员讲几句话就没了,比较腼腆,而大陆志愿者还是蛮大方的,会影响到我们,带动我们的积极性,让我们更容易融入。

台生李玟蓁:对大陆非常感兴趣

李玟蓁,台湾世新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今年升大一。随台湾中华工商联来参加夏令营。

郑宏博:这两天参加夏令营有什么感受吗?

李玟蓁:交通变得很发达,昨天我们有搭乘优步,发现上面的导航是超精确的,能去玩的地方也非常的多,非常繁华。

郑宏博:你是怎么看待两岸官方沟通机制停摆这件事?

李玟蓁:因为喜欢大陆,所以我才会来这里。我个人认为,还是希望两岸可以多交流,多有一些互动,才能消除隔阂。

郑宏博:你毕业以后有没有想过来大陆创业或工作?

李玟蓁:有想过,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爸爸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到后来毕业。他对我的影响非常之深,再加上我对大陆的文化和历史也非常好奇。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新的尝试,非常有兴趣。

台生黄馨仪:两岸本是一家

黄馨仪,就读台湾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今年升研一。随台湾中国统一联盟来参加夏令营。

郑宏博:你之前有来过大陆或参加过全国台联举办的夏令营吗?

黄馨仪:这是我第6次来大陆,其中5次来大陆都是参加全国台联的夏令营活动。

郑宏博:你怎么看待现今台湾青年的一代?

黄馨仪:希望台湾的青年能够再振作一点,虽然大学生在台湾很普遍,但还是希望同学们能在求学的路上加强学习。

郑宏博:你怎样看待两岸关系的前景?

黄馨仪:希望两岸能够一直和平下去,因为两岸本是一家,大家可以相互地多多交流,两岸的学生可以互相多接触一些,能够让多一些台湾同学到大陆进行一些学术、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希望能够让多一些的大陆同学到台湾去,体验台湾的人文和景色。

台生黄冠儒: 希望能来大陆就业

黄冠儒,就读台湾义守大学财务金融学系,今年升大四。随台北文经交流协会来参加夏令营。

郑宏博:你是否考虑过到大陆创业或就业呢?

黄冠儒:有在开始考虑,毕竟现在财经方面的工作,大陆的就业机会会比较多。

郑宏博:对于台湾导弹“误射”台湾渔船的事件有什么看法吗?

黄冠儒:在经过很多的分析后,感觉是一个串通好的“阴谋”,飞行的方向和角度,直指海峡中线,而且“雄三”导弹原来都是在台湾东部海域试射,首次在西部海域试射,又恰逢中国共产党95周年党庆,时间上也非常敏感。

郑宏博:这两天与大陆志愿者交流,你觉得两岸青年有什么不同?

黄冠儒:大陆青年比较健谈、热情大方,比如在坐车时的表演,大陆青年都比较放得开,台湾青年则比较扭捏。

猜你喜欢

学运零距离涟漪
涟漪
和党旗零距离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善良的人呵
好似……
与“明星”们零距离
“太阳花”周年,台严阵以待
浅谈安源工运与萍乡早期学运
陈为廷搞学运交到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