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是我一辈子的福气”

2016-12-01易靖茗昌校宇

台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大陆重庆

作者丨记者 易靖茗 实习记者 昌校宇

“她是我一辈子的福气”

作者丨记者 易靖茗 实习记者 昌校宇

“婚姻,是一种平淡却嚼之有味的相处,一种相敬如宾的尊重,需要长久的坚持与忍耐,融入更多的责任和无私。”郑文钦总是时不时地这样评价着自己的婚姻,并一直强调——

“Dear容容:

你是一个好女孩,如今也是一个好妈妈,我一直这么认为。你持家有术,对一个家的定位有自己的理解,有着独立的人格与思维。但在我记忆中,从交往到现在你基本没有否定过我的意见和想法,感谢你一如既往地默默支持。

这么多年来,为了事业和家庭,我一直穿梭在各个城市,而幸运的是,自己不是形单影只。一路上,你给的温暖,让我足够幸福。人们总是津津乐道爱情与事业的矛盾,其实,这要么失之偏颇,要么是矫揉造作。我认为,爱情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事业的羁绊,它给我的愉悦、兴奋的力量是无法替代的。

你知道吗?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我不是挣着卖白菜的钱,也不操中南海的心。但我是衣食无忧的命,操着一家三口幸福的心。

你的专属 文钦”

有人认为,一旦爱情之花灿烂地开过,婚姻之果已高悬枝头,等待采撷之时,作为表达爱情的情书,便无多大存在的必要了。可这段文字的作者郑文钦却坚持说,爱情的路还很漫长,而婚后的情书更醉人。

认识郑文钦和李华容夫妇,缘于之前采访过的台湾朋友。采访约在一家安静的咖啡厅,初见郑文钦,觉得比起许多台湾人的幽默健谈,他着实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却能感觉得到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很诚恳。岁月不曾在他脸上留下过多痕迹,他说这是太太的功劳,这些年将他的生活料理得很好。太太李华容是重庆人,性格里多了些江南姑娘的内敛与温婉,大多数时间都是他说她听。

大陆创业遇良缘

郑文钦,1976年出生于台湾台北。2004年毕业后,他选择自主创业。因觉得大陆市场基数大,更有发展空间,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他常往来于两岸之间,并用心寻找机缘。2008 年4月,郑文钦毅然决然放弃台湾的事业转到广州发展,全身心投入大陆市场。“大陆经济越来越好,不管是台资企业、创业商机还是发展机遇都高于台湾。一样做事情,大陆却回报更多,那我肯定选择到大陆来。”郑文钦如此诠释自己当初的选择。

2009年,郑文钦经由同样在大陆发展的台湾同学介绍,“转战”重庆市万州区。经过一番考察,他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很是红火。有人说,缘分天注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1985年出生的太太李华容,情定终生。说起两人相识、相恋的经历,郑文钦记忆犹新:

“2011年,在一次聚会上,共同生意伙伴的有心撮合,让我和当时开红酒店的华容认识。说来也巧,当时介绍人是我俩共同的供应商,最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我们相互对视的第一眼,就碰撞出了爱情的小火花儿。”虽然两个人一见倾心,但由于彼此不是很熟识,就一直保持着朋友关系。

郑文钦回想着他们初遇的细节时,脸上流露着掩饰不住的甜蜜。“华容的温柔、直爽仿若不染尘世的莲,让人无法抗拒。”

与此同时,李华容也被郑文钦的认真与沉稳所吸引。她说,“虽然文钦大我近10岁,可在生活中,他从来不用‘过来人’的身份给我灌输他的想法,只是用尽全力给我一份安全感”。就这样,两颗在外打拼的心也愈靠愈近。

但考虑到自己还不足够“强大”的郑文钦,起初硬生生地压住了心中的爱意,只是尽可能地给予李华容更多的照顾。

一拍即合爱相随

2012年7月,创新意识超强的郑文钦在事业上决定另辟蹊径,涉足其他行业。“我想去重庆市区发展,但是放心不下华容,就试探性地跟她商量。谁曾想我们一拍即合,她当即决定关闭万州的店面,跟我一起再创业。”郑文钦坦言,这一刻,他认定,李华容就是他的命中注定。

初换行业的郑文钦有些碰壁,虽然两人并没有确定关系,可李华容仍对他不离不弃,用爱温暖着他,陪他渡过难关。郑文钦除了感动,就是想努力奋斗,给李华容一个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这期间,虽然聚少离多,可李华容都毫无怨言地随着他去,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他,给他前行的力量。两个人彼此依赖着,温暖着。

“其实华容能给我一种‘家’的感觉。因为在大陆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即便已熟识重庆,却总有一种‘家徒四壁’、孤苦伶仃的感觉。但自从认识了华容,我就有了‘家’的概念,她也是我最终选择留在大陆,定居重庆的主要原因。”

同年9月,一切水到渠成,郑文钦终于提出想要在一起的意愿。“终结一个人流浪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他心里安个家。而有你在的地方,我就觉得有了家。感谢你出现在我的世界,余生请让我每天陪你一起吃早餐。”已经等待这个消息多时的李华容,听了这段话,竟也哭花了眼。

2012年年底,李华容怀孕了,这可乐坏了一家人。为了能给宝宝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郑文钦决定即刻赶回台湾办理相关手续。

2013年7月17日,没有浪漫的求婚,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甚至都没有大摆酒席,两人就这样安静地在李华容的老家重庆丰都,领取了结婚证,接受来自两岸亲朋好友的祝福。

宝宝出生添温馨

婚后,李华容辞去了工作,当起了全职太太,细心照顾着两人的日常生活。孩子永远是一个家的主旋律。梦幻般的生活,随着8月底宝宝的出生,更添温馨。

郑文钦的孩子郑妤姗今年3岁,活泼可爱,郑文钦说妤姗的寓意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性格温婉、气质好。俗话说,女儿和爸亲,小妤姗和郑文钦的关系很好,虽然日常都是被妈妈照看,但跟爸爸反倒更亲近些。

对太太来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孩子来说,陪伴是父母最深的爱。闲下来时,郑文钦会尽量腾出更多的时间给太太和女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郑文钦实行的是吃好玩好的教育原则,他认为培养孩子完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比其他方面更重要,所以他没有让女儿过早的上幼儿园。他认为,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才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父爱永远都是含蓄的,郑文钦向女儿传递感情的方式就是给她更多的自由,给她爱的陪伴。

当初选择在大陆娶妻生子,郑文钦的父母都没有反对,反而对这个乖巧、温柔的大陆儿媳妇赞赏有加。而每次回台湾,李华容都会抽出大半时间陪婆婆,让婆婆很是宽心。如今,两人在重庆安家,加上孩子又小,回老家探亲便成了问题。为了顾及双方老人,郑文钦和李华容商量,等一切都稳定下来后,就把远在台北的父母都接到重庆。

“其实,和家人相处也需要智慧。平时,我跟岳父岳母相处的时间不多,全靠华容在中间调和。由于工作忙,我也经常疏于和父母、兄弟姐妹们联系。可隔三差五,我总能听到华容或和老爷子打电话聊天,或嘱咐妈妈注意身体。”回忆起李华容默默无闻所做的一切,郑文钦笑了,眼神也变得柔和起来。他的笑透露着生活带给他的喜悦与美好,而回忆起与太太李华容一起经历的点滴,你能读懂他的爱情,是默契、自信,是幸福、开心。

夫妻相处是学问

生活就是日子加日子的重叠,夫妻相处本就是一门学问。郑文钦说,毕竟两岸文化、生活有所差异,两个人的小摩擦也多了起来。但事后,他们都会选择理性沟通,恐怕这就是夫妻间相处的上乘之道吧。

“在孩子的生活习惯上,我主张用尿不湿,方便、卫生。但岳母和华容认为用传统的尿布好,透气,不紧贴皮肤。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就折中,也就是谁当时带孩子,谁就有说话权。尊重执行事情的人。”

“我爱吃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速食,每次吃完我还会把手指上残留的油吮干净。可婚后华容就一直克制我,说不卫生,影响健康。所以现在吃这些食物,我都是偷偷地出去吃,尽量不让华容知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每次和华容产生意见上的分歧时,她都理解我大男子主义的习惯,不管对错,都会先‘软下来’。待事后再慢慢地跟我沟通、讲道理。华容经常会跟人说,生活不够幸福,是因为你的姿态不够柔软。”

“华容是重庆人,平时爱吃辣,而我则吃惯了清淡爽口的菜肴,两人的饮食习惯简直是‘南辕北辙’。但现在为了配合我的口味,华容再一次‘从’了我。”

郑文钦说,太太是她一辈子的福气。现在他已经完全适应了在大陆的生活,他喜欢每天上下班回家之后,看到女儿甜甜的笑脸,喜欢跟太太分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甚至喜欢重庆特有的火锅……一家人的生活平凡、简单、充实、温馨。

“由于工作的缘故,文钦经常出差,但这丝毫未能影响我们俩人的感情,因为他自有妙招。比如,每天文钦都会给家里打一个问候电话,每次从外地回来,他必给我和宝宝带礼物,这么多年一如既往。”

“我们的日子过得平淡而不平庸,我很享受现在这样的状态,也很珍惜。文钦让我深情仰望,在我眼里,他就是我的天。”

结婚3年,两人的感情并没有因为结婚而淡泊,相反他们更加依赖彼此了。现在,一家人的其乐融融,让李华容时刻感觉被暖暖的幸福感包围。她说:“宝宝这枚果实在我们的眼中,像一颗明珠,耀眼夺目;像一个天使,给生活带来无尽的快乐和幸福;像一块磁石,紧紧地吸附着婚姻树;像一个粘合剂,把两人的脚步紧紧粘住。”

猜你喜欢

大陆重庆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台青大陆创业渐入佳境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