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信息技术 助力物理教学

2016-11-30王荣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提升能力教材分析激发兴趣

王荣飞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教学设备的大力投入,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都装备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视听教学设备,这些新设备和新技术给他们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而要怎样最有效的运用它们呢?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教材分析;激发兴趣;提升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量在几何激增,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已经较难满足这些需要。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对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日常的教育教学提供了难逢的机遇。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大量应用,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视听同步、直观生动、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更广泛的探索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进而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锻炼学生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一、教材设计上适合开展多媒体教学

学生在八年级才开始接触初中物理,可见学科在设置上是遵循和符合了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初中物理还是比较基础,它注重知识点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教材插入了大量生活中的场景,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教材这种内容的设置,能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能为有更多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教师以前用的教学挂图、教学模型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教学的需要,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设备的装备无疑帮了一个大忙,教师可轻松的查询和获取所需的教育教学信息并将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二、信息技术能在物理教学中产生的神奇效果

(一)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能更主动、更愉快地学习,更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物理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要运用到生活中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又何乐而不为呢!

1.有利于创设问题情景

例如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多种方法,虽然学生平时看过运动会上比赛的场景或者在电视上看过游泳比赛时的状况,但如果老师在课上只是通过言语描述,难免单薄乏味,如果能加上动画或者视频直观展示来辅助,创设教学情境,一目了然,能让学生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规律,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有助于学生享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同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有效突破教学中,特别是较抽象的重点、难点

对于比较抽象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欧姆定律时,可用动画模拟电路直观展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变化情况,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感悟,重难点突破问题就不需要过多的担忧了。又例如在讲解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时,介绍完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学生从展示出的动态、清晰的动画中即可自己得出它的每一个工作循环是如何工作的。

3.优化练习中的应用

练习是学生理解、掌握、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技能的必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课前精心准备的练习,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省时、容量大、拓宽思路的特点来强化练习,达到预期效果,提高练习效率。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其中的解答过程,获得感悟,必将难以忘怀,学生弄清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就能真正属于学生长久支配的知识。

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直观、清楚地展示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避免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结果,不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说:速度公式、密度公式、压强公式、欧姆定律公式、功和功率公式,等等公式的应用是我们物理学的常见计算,对学生来说也是较难突破的地方,如果在以前,进行此项练习时,先要在黑板上板书题目,但黑板就这么大,需要改动时要擦去了再写,非常麻烦,况且课堂时间有限,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以后就方便多了,利用计算机软件具有的任意拖动、任意改变所需要效果的功能,我们只需要课前准备好预设的变化,制作好课件或者植入教学软件中,上课时,当学生解答完一问以后,只要轻点鼠标,下一变式就可展现给学生,最终整个变化的过程全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应用公式等解答步骤的来龙去脉看的一清二楚,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活跃学生思维,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建立知识框架,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初中物理有100个中考考点,知识点如此之多,如果不能明白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单纯逐个攻克,即使当时没有问题,恐怕应用起来也是很吃力,所以一轮复习必须要建立知识框架,一轮复习不是原来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来知识点的基础上形成知识体系,从而为灵活应用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通过概念图的建立,形成知识框架结构是复习的好方法之一,而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预设的知识框架,可以清晰的展现知识脉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了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正确根据需要使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于物理的教育教学当中,是教学手段的更新,也是一种技术的进步,教师须利用这一教学手段为教学所用,而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这一机械设备,学生如果每节课都和多媒体打交道,教师不成了放映员,学生上课成了看电影,哪怕它再先进,恐怕也会诱发审美、生理疲劳;又或者每次多媒体课堂信息容量都过大,学生也未必能很好的掌握,难于及时消化,对今后学习形成阻碍,久之就排斥学习。

也有教师为了省去实验课要做的:摆放、测试、整理物理实验器材,或者由于实验教学课不好管理、教学压力大等原因而变成了投影实验,这样学生无法在学习中获得物理学科犹为重视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探究能力,这对他们学习的极大不负责。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多媒体,不能因为由于课前需做大量预设,占据不少的时间来去思考如何做好这些动画、课件和精选练习,或者由于自身对信息化教学手段了解不多,掌握很少,运用这些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等等原因,就表现出对这一技术运用的积极性不高。

通过传统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后,教师不再是主要信息源,而是教学活动中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让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探究步骤,优化自己的探究方法,并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探索。这样学生既开拓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探索与合作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参考文献:

[1]沈建宏:《浅谈多媒体课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蔡曙峰:《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误区》.数理化解题研究

[3]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初级)》.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艺:《信息技术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李友兴:《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中学物理教学》.中国电化教育

[6]管长存:《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尝试》.中国电化教育

猜你喜欢

提升能力教材分析激发兴趣
南师大版幼儿园中班(下)《我的数学》教材分析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