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向终端,重构闭环

2016-11-30

商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迪士尼便利店门店

什么是完美的终端?

从对终端的分析,到对技术的观察,以及对未来终端可能的演变,我们始终找不到一个普适的终端模型,可以适用到多如繁星的终端形态中。

生产资料的进步引起消费资料的升华,消费资料因消费需求的影响,又会引起生产资料的更迭。如同DNA的双螺旋,纠缠而又无止尽延伸……

所以,这世界上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完美的终端,只会有最合适的终端。所谓最合适的终端,它们均从品牌、数据、系统等方面,构建成了独立的生态。对于生态而言,有了自身的DNA,进化便有了遵循的法度。

7-Eleven:小卖部也能做成阿里巴巴

在零售业有一种说法:“世上只有两家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

作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特许加盟组织,截至2016年2月底,7-Eleven在全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已开58 904家店,创造427亿元利润,人均创造利润117万元。

7-Eleven基本没有自己的直营商店,也没有一个工厂是自己的,更没有一个配送中心是自己的,7-Eleven是一个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共享经济平台。

在7-Eleven共享平台,既是共享顾客的平台,也是共享信息、物流、采购和金融的平台。无论是SEVEN银行、SEVEN网购或是SEVEN外送餐,还是策略联盟的供应商们,7-Eleven作为一个共享经济平台为所有参与方创造了巨大的商机。

7-Eleven成功的另一要素是小店赋能。与加盟店签订的合约中,7-Eleven采取“对加盟店有最低保证”的承诺条款。假如加盟店的收入非但没有增加,甚至还低于标准的话,总部要自掏腰包填补差额。

在7-Eleven中有一群工作人员,他们每人负责7~8家门店,从事一线OFC(营运现场指导),帮助这些门店成长。

7-Eleven是一家商店,更是一家大数据公司。包括新商品试卖在内的关于假设和验证的相关信息,7-Eleven将及时反馈给策略联盟的成员。加盟店订货时所需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图形订货终端机(GOT)和OFC获取。为了进一步提高各家门店的日常经营水平,除原来的商品库存数据、POS数据、缺货数据、报废数据,7-Eleven开始为各家加盟门店提供立地数据、设施数据和长期数据,调查门店周边(半径350米,徒步5分钟以内)的家庭、学校或医院等的趋势和动向数据,为日常订货作业的假设设定提供帮助。

此外,7-Eleven坚持以用户思维经验门店,“根据温度管理”对食品鲜度、品质提出苛刻要求。7-Eleven每个配送中心都有冷冻食品配送中心、常温食品配送中心。在各个区域设立的共同配送中心,7-Eleven会根据产品不同特性,将商品分为冷冻型、微冷型、恒温型、暖温型等四个温度段进行集约化管理。

产品即王道、单品管理、耗材控制、快速迭代,共同铺设了7-Eleven的王者之路。

ALDI:从大数据到小数据

ALDI是德国的一家对标家乐福的连锁超市,目前,其在全球已拥有超过10 000家终端。ALDI抓住的终端本质是:用小数据,在保证高质量的前提下将低价策略进行到底。

ALDI经营管理的理念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尽可能地节省成本。因此,它大部分的连锁门店都设在居民区、邻近大学校区或城区边缘,这些地段租金便宜而客流充足,并且超市的面积区间普遍为300~1 100平方米。除此之外,店门看起来非常朴素,商品堆积的拥挤程度无以复加,半截纸箱包装的好处是顾客可以直接拿到商品而ALDI不用浪费人工去打开纸箱。

事实上,ALDI会以单店为中心,对附近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顾客识别,用价格、服务、购物体验等为用户需求考量排序,从而找到最佳的终端销售方案。

如今,ALDI为员工配置了扫描仪和刷卡设备,但与其他超市所不同的是,它为了提高结账速度,在自有商品的很多个面儿上都打上条码,因为这样会减少扫码的时间。例如,在一盒黄油上,你能看到的标签多达5个。

减少顾客排队等待时间,往往比价格促销优惠更有吸引力。而这也是ALDI对顾客消费记录跟踪与分析,找到的简单优化方案。

在可供选择的商品范围中,ALDI和其他大型超市的做法截然相反,它放弃了经营全面丰富的商品,转为只经营最常被顾客购买的品类,且每种商品的品牌少而固定。一家门店的单品数量大约为500~700种。

ALDI尽管货物种类少,但大类齐全,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除此之外,每两星期左右,ALDI也会向顾客提供非食品类的商品,如厨房用品、电脑,这些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整个ALDI收入的20%以上,尤其是ALDI联合厂家销售电脑异常火爆。

而这些策略,是ALDI会通过数据,发现现在的最佳顾客,及预期下一个层次的更好的顾客,即可以被提升的顾客组群,预计到将来的最好的顾客并知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因此,ALDI有一个完善的联盟合作伙伴的网络,诸如电信、加油站等非竞争合作伙伴的不同业态的联盟。

ALDI并非依靠耗资巨大的大数据清洗,为终端提供支持,而仅仅依靠单店对周围消费者的购买习惯、爱好及行为等小数据分析,洞悉了消费者需求及最优化的购买预选方案。

迪士尼:IP的另类打开方式

迪士尼依靠强大成熟的产业链,为IP开发提供了巨大可能性。

迪斯尼线下体验店里,从利用动漫形象的影响力打造的各类玩具,到动漫电影中主角,甚至各类物品衍生出的生态性副产品,迪士尼从电影、动漫、游戏等入手,将IP无限娱乐化和产品化。

围绕于此,迪士尼构建出独特的盈利模式——“轮次收入模式”,先创造出自己独有的IP,进而通过完整的授权产业链带来的一轮又一轮的收入,把IP无形的影响力化为有形的财富。

迪斯尼凭借IP对终端的开发并非孤例。2016年7月16日,广州正佳广场,1 000多平方米的Line Friends开业,最高峰时候单日人流量10万人左右。IP商业化的Line终端,开始横扫中国。

Line是类似于微信,由韩国NHN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2015年9月,Line对外公布其全球月活跃用户量为2.12亿。

Line Friends的终端进化,类似于迪士尼的IP开发。俘获二次元、中产阶级,是Line Friends的终端商业化基本策略。

同迪士尼一样,Line Friends也在围绕自身进行IP扩展。依托Line软件里的自带表情包,Line Friends中最主要有7位角色:大叔、可妮兔、馒头人、布朗熊、詹姆斯、莎利、杰茜卡。在Line用户心目中,这几位Line Friends成员,绝不仅仅是几个卡通形象,他们在粉丝团体中有着天团偶像般的待遇。为了追随他们,掏钱买贴图只是粉丝的一小步,收集各类衍生产品,甚至收看他们的系列动画片,几近痴迷。

但由于不像迪士尼具有完整的产业链,Line Friends还在强化与其他品牌的合作。Line Friends选择与三星、Burberry、优衣库、谜尚、LAMY、施华洛世奇等众多时尚品牌合作,推出布朗熊限定款、让可妮兔“代言”新品。例如一只微波手套售价128元、一个35厘米的小玩偶售价248元、一条围裙售价333元等。

终端需要IP化,需要品牌感召力,这或许是迪士尼、Line、喜羊羊、熊出没等“下线”的源动力。

猜你喜欢

迪士尼便利店门店
便利店
一克拉便利店
季付荣:肩上扛着便利店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华特·迪士尼——制造快乐的梦想家
换汤不换药的樽享便利店
迪士尼与Netflix如何相杀?
迪士尼开业
去迪士尼畅游幻境
如何突围购物中心打造火爆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