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往未来商店的拼图

2016-11-30

商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实体店实体终端

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一定是消费变革的起点。如同生物进化,从卖货主导,到服务体验主导、品牌认知主导,终端也经历了3大进化历程。而伴随Wi-Fi、Beacon、云POS、SaaS、VR、大数据等的应用或开发,我们可以通过对消费数据汇集、整理、分析,从而实现精准营销,为顾客带来全新智慧体验。而终端也必将进入新一轮的进化。

如果我们仅根据这些已实现或可预见的技术,来预测未来终端的形态,必会陷入三维动物看四维生物的窘境。

不可否认的是,终端是以消费为目的的集客、聚客、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等方面的综合体,而消费者洞察则是其不变的根本。以此,我们或许可以借云计算、机器人等拼图,窥见未来终端的轮廓。

WithMe:情景时代,新的界面

设想一下开一家实体门店,从选址、装修到开门迎客需要多长时间?

一个月?三个月?

一家名叫WithMe的公司通过智能硬件系统,可以在几天之内帮助商家在任意地点快速搭建实体店。同时体验感丝毫不打折扣。

在WithMe搭建的实体店中,产品陈列架完全被电子化,可以前后伸缩改变造型,还有受程序控制的数码屏幕,以显示品牌及产品参数。

当顾客从陈列架前走过,它会自动感知顾客的喜好和需求,将顾客可能感兴趣的单品推送到顾客的眼前。如果顾客在挑选鞋子,触摸屏上还能看到与其相搭配的衣服、配饰等。在一旁的感应器上扫一扫,顾客就可以通过虚拟画面看到自己试穿试戴时的样子。如果想实际试穿感受,在标签触摸屏上选定后,选好的衣服就被机器送入试衣间。

最后,结账环节也非常轻松,顾客出门前用手机扫一下,预存在App中的付款信息就能帮顾客买好。

WithMe的实体门店智能化管理方案,从库存信息到货架陈列,从电子下单到支付、开发票等,都可以针对不同的商家实体店,提供定制化方案,实现让实体店在日常运营中,都不需要店员参与。

比如,ZAPPOS在WithMe的帮助下,在拉斯维加斯开了第一家旗舰体验店。依靠智能化管理系统,这家体验店每天24小时不间断营业。另外,WithMe还与哈雷摩托建立合作,用这套系统在硅谷开设了一个旗舰体验店,售卖哈雷周边服装和配件。

通过门店智能化改造,WithMe为未来终端注重个人隐私、人口红利衰减、云服务的运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进化思路。

第五空间:来自实体的虚拟畅想

最近,位于上海市衡山路的一家叫做第五空间(5th Space)的集合店引起业界关注。第五空间是马克华菲的一家生活概念店,一楼、二楼销售马克华菲男装和创意家居用品;三楼是一个咖啡馆和书店。

马克华菲集团自己把第五空间称为没有墙的美术馆;混迹徐家汇的时尚潮人会告诉你这是一家能看到不少新锐设计、有许多文艺活动的club;而周边的上班族会说这里的咖啡和下午茶环境很棒。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第五空间,你很难准确定义第五空间究竟是一个时装店、家居馆、咖啡店还是文化会所,它的复杂性和多样化使它即便在衡山坊这样一个潮牌汇聚的创意街区里也显得新颖别致。

第五空间里商品的丰富程度,严重分散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也就把不同年龄、爱好的用户体验集合在了一起,用“美”来先入为主地抓住消费者眼球。

除了冷冰冰的价格牌外,产品都会有各自的噱头介绍(白色的卡),如同逛展馆。软装元素与绿化植物的填充与隔断,让成幼年服装区各具特色又统一和谐;DEBRAND等系列与明星合作的定制服装,为它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人群;试衣间、灯具、杂货区、书吧、会议室、咖啡厅……艺术、哲学、文艺等感觉扑面而来。

与此同时,第五空间也布满了高科技。所有裸露的白墙均被隐藏的全息投影仪覆盖,不仅增强了店面的视觉空间,投影上所表现的海洋、生物,则与这家店的主题相呼应,起到品牌潜移默化作用。

未来的终端应该不只是科技的进步,更应包括实体终端对情感的追求。除了服务人员,第五空间的每一个“展览品”都可以售卖。从体验上升到沉浸,从沉浸再上升到情感、品牌的认同。实体终端的情感虚拟化,跨界、文创等多业态的集合,让第五空间将一般的终端转变为中产阶级的“修禅”圣地。

事实上,与第五空间类似,猫的天空之城咖啡、言几又等,通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沉浸”式消费终端正在涌现。

Crazy Lab:一平方米的任意门

2016年,一款类似于电话亭的“迷你KTV”摆进了成都大悦城等商业中心。

走进迷你KTV,关上门,如同走进一个可以容纳3到4人的KTV迷你包间。三排复古的钨丝灯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两个原木色高脚凳前,两张电子屏上下叠放。上面的屏幕正在播放视频教程,下面的屏幕则用来点歌。屏幕两旁,分别挂着两只耳机和两支话筒。此外,还有三个调节音乐、话筒及耳机音效的旋钮。

关注微信后,投入10元纸币,选择一首歌曲,戴上耳机,拿起话筒,跟随音乐唱完一首歌后,用户唱的歌就被录制下来并发送到了微信上。有趣的是,借助官方微信,还能为自己唱的歌制作专辑,并分享到朋友圈。

迷你KTV不仅空间迷你,需要的时间也很迷你。将自助、高效、科技、社交结合,这种模式不仅为KTV,也为咖啡厅、网吧、照相馆、便利店等,打开了另一种存在形式。

迷你KTV是成都Crazy Lab团队打造的一款实验性产品,如今这款实验性产品已经让唱吧、实体KTV、自助售货机厂家嗅到了商机,在全国铺开。而Crazy Lab团队,则不断探索“平方米生意”的极致,推出了真人CS、太空足球、“鬼屋”、饥饿弓箭、桌上足球、桌上冰球等项目。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项目与VR、AR等高科技结合,占用最小的空间,获得了尽可能大的视觉、娱乐享受。

猜你喜欢

实体店实体终端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实体店转基因
实体店与电商,零和还是共赢?
“实体店+”,另一条开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