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栏目由山东省食用菌协会与本刊合办榆黄菇熟料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016-11-30

农业知识 2016年42期
关键词:玉米秸棉籽壳玉米芯

本栏目由山东省食用菌协会与本刊合办榆黄菇熟料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榆黄菇属中温偏高温品种,在山东自然气候条件下,适合春、秋两季栽培,生产周期一般为100~120天。榆黄菇既具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价值,又有滋补强身的药用价值,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的食用菌。现将榆黄菇熟料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原料及培养料配方

原料。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玉米秸、大豆秸、棉籽壳、木屑、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菌渣等都可以利用,玉米秸、大豆秸用机械粉碎,长度以0.5~1厘米为宜,玉米芯粉碎至粒度为0.5~0.8厘米。所用石灰应是新鲜生石灰,预先加少量水粉开,过细筛(孔径1~2毫米)备用。

玉米芯、玉米秸、棉籽壳复合配方:

配方一,玉米芯70%,玉米秸15%,麸皮15%,另加石灰2%,复合肥2‰。

配方二,玉米芯15%,玉米秸70%,麸皮15%,另加石灰2%,复合肥2‰。

豆秸、棉籽壳复合配方:

配方一,豆秸60%,棉籽壳15%,锯末10%,麸皮(玉米面)15%,另加石灰2%,复合肥2‰。

配方二,大豆秸30%,棉籽壳65%,麸皮5%,另加石灰2%,复合肥2‰。

以棉籽壳为主的复合配方:

配方一,棉籽壳80%,玉米芯10%,麸皮10%,另加石灰2%,复合肥2‰。

配方二,棉籽壳80%,豆秸10%,麸皮10%,另加石灰2%,复合肥2‰。

添加菌渣复合配方:

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菌渣或杏鲍菇菌渣30%、玉米芯30%、棉籽壳30%、麸皮10%,另加石灰1%、石膏1%。

二、装袋灭菌

栽培袋采用耐高温的低压聚乙烯或耐高温高压的聚丙烯。栽培袋规格17厘米×35厘米或22厘米×45厘米。玉米芯、玉米秸、大豆秸、木屑提前1天拌料预湿,其他辅料加入水中与棉籽壳一起拌匀,再将各种原料混合,复合料拌匀后的含水量为60%~65%。拌好的料先堆放1~2小时,充分吸水后再装袋。装入的培养料要求松紧适宜,不宜过松,然后进行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

三、接种培养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接种箱、接种罩或接种室内进行接种。

培养发菌场所要求清洁卫生,干燥,通风良好,遮光。使用之前,喷洒消毒剂和杀虫剂。培养发菌温度控制在20~26℃。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料温23℃左右,菌丝生长快而健壮,如果低于15℃,要采取加温措施。培养10天后,检查1次发菌情况,将感染杂菌的菌袋捡出。

四、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栽培袋后,发菌室温度降至18~22℃,维持1周左右,将栽培袋搬进菇房或塑料大棚等出菇场所,层架排放或呈墙式排放,创造适宜条件促使出菇。工厂化栽培根据榆黄菇生长条件调控,设施大棚等场所出菇建议使用微喷设备进行增湿。温度适宜时,一般开袋7天出菇,11~14天就可采收。

五、采收

适时采收,采收时,用手按住菇丛基部,轻轻旋扭就可,采下来的菇柄往往带有培养料,要用利刀削去菇根。注意,采菇时大小1次采完,勿摘大留小。

六、转茬期管理

每茬菇采收后要清理料面,剔除死菇、菇根及杂物等,收拢袋口,停水2~3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70%~80%,保温保湿,使菌丝恢复生长,积蓄养分,随后再轻轻喷水(切勿大水漫灌)保持潮湿,经7~10天见有菇蕾出现时,再按出菇要求管理,其管理方法与第一茬菇相同。栽培期大约90天,可出3~5潮菇,转化率达到100%~150%。

(胥丽娜)

猜你喜欢

玉米秸棉籽壳玉米芯
多角度分析P.ostreatus改性对玉米秸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
玉米芯发酵巧作牛饲料
棉籽壳质量对平菇熟料栽培的影响初探
棉籽壳饲用现状研究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甜高粱、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
农科问答
秋季玉米秸青贮技术
棉籽壳作为绵羊饲料营养特性的研究
得闲爱搓玉米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