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五四精神状况调查报告
——以湖北省H示范高中为例

2016-11-30黄曦玥

山西青年 2016年22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共青团高中生

黄曦玥

武汉市长虹中学,湖北 武汉 430079



高中生五四精神状况调查报告
——以湖北省H示范高中为例

黄曦玥

武汉市长虹中学,湖北 武汉 430079

受教学体制、社会价值观念以及信息获取缺乏引导等因素的影响,虽然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知晓率较高,也能较好的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但对五四运动缺乏深刻认识,不能整体把握“五四”的历史和精神内涵,对五四的了解主要限于学校的书本教育,媒体的影响很低。因此,通过加强高中生的五四精神教育和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工作,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是提升高中生五四精神的可行途径。

高中生;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五四运动中所体现的爱国、进步、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对当代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现代中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的推进。这个变革的社会不同于五四运动的社会背景,那么,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当代高中生对五四运动本身以及五四运动中所体现的最核心的爱国精神的认知究竟如何呢?当代高中生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其意义上的爱国行为是如何体现的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武汉市长虹中学学生于2016年5月的团组织活动中组织了这次调查,以了解当代高中生的思想动态。本次调查在湖北省H示范高中内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17份,有效回收率达92.67%。具体的分析结果如下:

一、高中生对五四运动整体的了解情况

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各个方面的把握是其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前提,因此在当代社会背景之下,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理念之下,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程度是其继承五四精神的根基,以下为本次调查中H示范高中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情况:

(一)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知晓率较高,但不能整体把握“五四”的历史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高中生对五四运动有一定的了解程度,但是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五四运动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表面,对于这一段历史的发展乃至这一段历史中发展的内涵,代表人物等重要细节尚未把握住。具体的情况如下:

1.对五四运动的认识。有79.5%的高中生表示了解五四运动。根据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高中生中,自己认为对五四运动很了解的仅占8.4%,比较了解的占48.6%,基本了解的占22.5%,而认为自己不太了解甚至不了解的比例也高达20.5%。并且27.1%的高中生并不知道五四运动发生在什么时候。

2.对五四运动性质的把握。87.5%的高中生知道五四运动是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这说明高中生对五四运动发起的主体人群有较高的了解度,对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这一基本性质也有较好的认识。

3.对五四运动相关人物的把握。在问及与五四运动有关的人物时,对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李大钊,其了解的准确度并不高:认为陈独秀与五四运动有关的高中生比例仅占71.9%,对李大钊的准确认识的比例更低,只有61.2%。高中生对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位人物的不全面认识说明部分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整体历史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了解的不够全面。调查中还涉及五四运动起因的两个人——即曹汝霖和章宗祥,但认为他

们与五四运动有关的比例仅有42.4%和28.5%。这说明虽然大部分的高中生自认为了解五四运动,但对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并不够,大部分高中生对这段历史没有完整的认知。

(二)高中生较好的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但没有完整的把握五四精神内涵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主要精神,其中爱国精神是五四运动的核心,这是江泽民同志对五四运动核心精神的概括。对于五四运动所体现出来的这些精神内涵,高中生人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住了其核心精神,但是对于五四运动体现出来的“进步、民主、科学”精神,很大一部分高中生并没有意识到。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7%的高中生把握了五四的核心精神要义,但仅有很低比例的高中生能完整的把握“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这主要体现在对其他精神的把握依次降低,只有43.4%的高中生认为“进步”是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主要精神之一,43.9%的高中生把握到了“民主”也是五四精神的要义,而对于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高中生的认识程度更低,仅23%的高中生认为“科学”也是五四的思想精髓。能完整的把握五四精神,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高中生比例明显偏低。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中生虽认为对五四有所了解,但其了解的只是五四本身的一些基本的历史常识,对五四的精神要义能够准确把握的只是少部分青年。

(三)高中生对五四的了解主要限于学校的书本教育,媒体的影响很低

在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途径方面,表现出比较单一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书本教育方面,其他途径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具体数据如下:

74.6%的高中生是从学校书本教育中了解五四运动的,从大众媒体中了解关五四运动的高中生仅占7.4%。高中生自己阅读相关读物了解的比例也超过大众传媒的影响,占11.4%。而从长辈那里获得这一信息的比例最低,占2.2%。这说明学校的书本教育是高中生人认识五四运动的最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发挥的作用并不是特别显著。在当今传媒技术已经飞速发展、几近于信息社会的今天,在大部分高中生对五四精神要义把握的不够到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发达的传媒技术,提供更多的途径再现历史或宣传其精义主旨,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高中生了解五四运动的途径比例图

(四)当代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缺乏深刻认识,但重视五四精神的当代作用

虽然大部分被调查高中生对五四的精神把握的不够完整,但对五四精神的影响力还是给予很高的评价。调查显示,92.8%的高中生认为五四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当代高中生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88.5%的高中生认为五四运动并不过时,对高中生依然有重大的影响。84.3%的高中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并非特定时代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下依然值得珍视。

(五)高中生对共青团组织有基本认识,但参与度和认同度不高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领导全国青年的组织,在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那么,当代高中生对共青团的认识程度如何呢?

大部分高中生对共青团的明显属性比较熟悉,83.7%的高中生明白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80.6%的高中生清楚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是对于共青团的其他性质,被调查的高中生则相对陌生。58.5%的高中生知道共青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59.5%认为共青团是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共青团另外的一个性质——共青团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的社会支柱,被调查的高中生知之更少。调查发现,仅14.63%的高中生能完整的把握共青团的这五个性质。高中生对这些属性的不完整掌握,说明对共青团的性质的了解还是模糊的、不深刻的。

在共青团活动的参与方面,高中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调查显示,在最近一年内,参与4次及以上由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活动的高中生的比例只有16.3%,29.5%的高中生一次都未参加过此类活动。其中,参与此次调查的高中生中,共青团员有278位,但只有49位在最近一年内参加过4次及以上的团活动,其比例只占17.62%。

二、高中生五四精神现象的原因分析

高中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并不全面,但是却比较认同五四精神对当今时代而言仍有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高中生对精神有一种简单的认识,即国家提倡的对社会都是有用的,但是却没有抓住其内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体制的影响

中国目前的教学体制对高中生学习五四精神的影响有两点体现得比较明显:一是重理轻文,认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而忽视了人文修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应试教育,即学生所应该做的就是学习,学习则是为了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压制了德育的发展。这两点一方面使得高中生在面临文理分科时倾向于理科学习,由于缺乏历史文化教育,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了解就比较薄弱;另一方面,高中生仅仅把所学限于书本上,很少阅读其他书籍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因为这认为是与考大学时无关的,从而使得学生对于历史的把握仅仅局限在表面。此外,学校注重自己升学率的问题,很少开展关于德育教育的课程与活动,这一切都限制了高中生对于五四精神的学习。例如顾诗倩等人就认为应试教育、重科学轻人文就导致了五四精神的衰落。因此,改良教育体制,注重德育在学校之中的发展就变得极为重要。

(二)社会价值观念对高中生的影响

当今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导向下,人们更加注重物质层面的发展,而忽视了精神健康的发展,在高中生中同样也是如此。高中生现在的观念逐渐倾向于个人利益而忽视集体利益,虽然不耻于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集体利益,但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发生了变化。同时,由于社会中传统价值观念的衰落,例如“扶不扶”等现象的出现,高中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质疑,即是否应该学习传统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是否适用于当今社会,这都影响了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的学习。

(三)信息获取缺乏引导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日益发展,从广播到电视,电脑,互联网仅仅走了几十年的历程,但是在面对着大众传媒中五花八门的信息时,高中生仅仅限于获取表面的信息,获得直接的、主观的感受,即寻求一种短暂的刺激,而五四运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对高中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高中生在面临信息获取时,会直接排斥那些无法满足感官刺激的信息,不止是五四运动及其精神,很多有用的信息都被排斥了。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不管是父母还是学校都没有对高中生的信息获取进行引导,而共青团也没有进行适当的引导,因此,对于五四运动的全面了解也就很难做到了。

(四)共青团组织与高中生共青团员联系不够紧密

在第一部分中,高中生对共青团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表现在性质认识不全,参与活动不积极。这实际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缺乏一定的联系。一方面共青团没有明显的把其成员纳入组织中去,因此也就没办法吸引其他高中生;另一方面高中生中的共青团员参与活动不积极,无法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无法影响其他高中生加入到共青团中来。此外,共青团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五四运动及其精神也是在其之内的,因此,加强共青团与其成员的联系,对于高中生了解五四运动也就变得极为重要。

三、重铸高中生五四精神的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及其精神的了解比较有限,在当今社会的社会背景及其教育体制之下,高中生对于五四运动及其精神的理解受到了一定的掣肘,因此,根据上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高中生对五四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加强高中生的五四精神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必须

虽然高中生们普遍认为五四精神符合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五四运动的深刻内涵依然还是高中生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指路明灯,但高中生对五四精神的解读不够深刻,仅仅停留在了表面,丢弃了五四运动的精髓。从上面的数据结果来看,虽然高中生对五四运动基本了解,但却无法把握五四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主要是在起因,经过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几个方面有些零碎的记忆。尤其是在对五四精神、历史方面,高中生们能准确把握的比例仅维持在百分之十几水平。因此,加强党团员共产主义革命历史教育,特别是党、团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及精神要义的教育不仅必要,在此时此刻更显得必须。

(二)共青团员对团组织的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参与团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加强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工作,提升共青团员自身素质非常重要

共青团员在高中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高中生中的共青团员对团组织活动的参与热情并不高。并且众多高中生还认为,共青团在提供具体的帮助方面,还做得不够到位。实际上,这主要表明了共青团并没有与高中生的实际利益联系起来,在这些方面给予足够多的帮助,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共青团员自身的奉献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其德育教育,严格进入机制。也就是说,共青团组织应该时刻关注高中生的实际利益,并加以正确的导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外,高中生也不能紧盯着团组织提供的帮助,同样应该积极献身到团组织中去。

(三)学校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打破应试教育体制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无可指责的,但是这个“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包括自己精神境界的升华。学校注重的不应该是完全是升学率的多少,而是为社会培养了多少健全的人。五四运动及其精神实际上反映了学校里德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学校应该适当的定期组织德育实践活动和历史剧观影活动,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例如刘沁萌等人认为高中学校课堂教学、学校活动以及社会实践对高中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及其精神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样也是如此。

(四)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

高中生对于生活中五花八门的信息倾向于获取感官刺激的,而对于五四运动之类的内容却兴趣乏乏,这一方面是由于当今社会信息转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学校以及家庭对此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往往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于没有不良影响的信息进行了忽视,这使得高中生的精神生活出现了极大的匮乏。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引导高中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丰富高中的精神生活,使其能够健康的发展。

G

A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共青团高中生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