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管理在企业设备检修中的实践分析

2016-11-30王丽敏凤山县特色资源产品集中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广西河池54769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设备检修企业

王丽敏(凤山县特色资源产品集中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广西 河池 547699)



项目化管理在企业设备检修中的实践分析

王丽敏
(凤山县特色资源产品集中加工区管理委员会,广西河池547699)

摘要:项目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其实年代并不久远,是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模式是源自于项目管理的日渐深入,该模式把公司的各项活动都当作一项项目对待并实施项目管理,运用了项目管理模式对公司进行管理。本文从项目化管理的背景出发,探讨了企业设备检修的管理模式要点,分析了此模式下各种设备检修的状况,并重点提出了几点设备维修的建议。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企业;设备检修

0. 引言

项目化管理在各种管理模式中是较为繁复和精微的管理模式。这种新兴的管理模式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是一种复合式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掌握和运用多种综合管理方法。

项目化管理在企业设备检修中的实践,根本目的是在确保时间成本、技术保障、经费标准和性能指标等各种条件下,以最高的效率完成预先定下来的目标,让检修各方都能感到满意。针对这一情况,提出在企业设备检修中运用项目化管理,既可以提高设备检修的速度和质量,还可以减少企业在人力物力方面的成本。

1. 企业基于项目化管理的设备检修模式要点

1.1规范并完善设备的检修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首先需根据需检修设备的具体状况,成立专门为此负责的检修和管理的机构,并且要配备单独专业的设备检修人员,从而健全设备检修管理的体制,设备检修进行规划性工作,这有利于科学检修设备,协调检修工作。其次,要制定能够确保符合企业实际状况的设备检修规章制度,并使项目化管理得到有效的执行,顺利开展指导检修工作。

1.2设立设备检修管理机构

收集设备资料,设置专门的检修机构,明确该机构主要职责,并让其工作人员明确职责,从而确保检修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比如说,制定点检标准和检修标准以及检修进度,从而控制检修成本的任务由技术人员承担;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并由管理人员负责实行,从而确保检修工作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运行;另外,检修工作需要定期开展,也可以结合设备的具体状况进行。

1.3人员培训

随着科技日渐发达,技术含量和难度越来越高,企业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也不断升高,鉴于此情景,必须要结合新的检修技术来进行人员培训工作。举几个例子来说,按照一定的流程,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包括设备安装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全面培训。还需要采取如检修示范及展开检修业务讲座等多种培训方式,同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1.4保养管理

强化设备的保养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减少检修的费用成本。保养管理一般都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大管理设备检修的力度,从而减少设备因维修停机的时间,尽量降低企业因设备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是设尽量不要外委维修设备,否则维修成本还会增加。

2. 项目化管理在设备检修中的状况

2.1常见的设备维修模式

2.1.1定期检修模式

所谓的定期检修模式,也被称为预知维修和定期检修等。该模式一般根据需要检修的设备技术标准或者是劣化规律而规定检修标准,掌握设备的时机进行检修非常关键,只有在大量地搜集设备的相关数据,并依照设备运行的具体状态才能掌握。在该模式下,只要设备的使用达到了预定时间,无论当时的技术是怎样的状态,哪怕没有必要检修也要进行。因此定期检修模式一般适用于故障特征会随着时间变化的状况。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掌握检修的具体实施状况,控制好检修的时间,进而可提前准备及组织检修工作,能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

2.1.2事后检修

所谓的事后检修,是指当设备已经发生了故障或事故以及损坏的时候,造成设备陷入停机状态后对设备进行的检修,这种检修模式也被称为故障检修。事后检修能够使设备功能得到恢复,并达到其原有的水平。这种检修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无法人为地控制设备的检修时间,必须在把各项检修资源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后,才可以让检修工作高效进行。

2.2实施状态检修

就目前而言,最先进最实用的设备检修模式,就是状态检修。状态检修模式有时也被称预防检修模式或者状态监测检修模式,是当今应用颇为广泛而且效率非常高的一种检修方式,这种检修模式能有效地避开过度检修或者错失检修的时机等问题,从而提高企业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用性能以及可靠性能。企业不但能使设备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而且成本也将随之降低,是一种有效建设一流工业生产企业,体现创新的模式。

2.3工作方式的选择和规模

在选择状态检修模式进行实施时,要让工作形成一个管理闭环,其环节包括设备分类、状态分析、状态监测和检修结果评估以及检修过程管理等,根据不同设备和类型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开展深度。各个工作环节之间既有关联性又有制约性,都将对整个检修工作造成影响。

3. 对项目化管理模式下设备检修工作的建议

3.1按照检修计划做好设备检修管的理工作

要科学地确定检修项目,就需要收集设备的所有状态信息。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确定及完善企业设备的检修计划,又方便于评判设备检修项目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还可以缩减维修费用成本。例如,进行维修设备的缺陷时,如果按规定还没有到设备检修的周期,就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梳理,从而有效地减少设备欠修或过修现象的产生。

3.2建立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明确设备管理及检修任务由谁负责,建立及完善设备的检修制度,并针对具体执行情况进行各个责任主体的监督和检查的工作,这是设备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精细化管理在设备的检修工作中不断地深化,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得到进一步有效提升。

3.3加强成本管理

控制检修材料和备件费用以及劳动力成本,从而控制住设备维修总成本。在制定设备检修的详细计划时,首先在心里要有一个检修预算的清晰的费用概念,将设备检修的精细化管理目标定为降低检修成本,减少在检修时出现过修或欠修的发生率,进而达成控制总成本的目标。

3.4优化检修具体模型,将效益最大化

从买进原材料到出售完成品,企业生产中间的工作都非常复杂。在这种复杂性面前,制定设备检修的具体模型的时候,必须要严格地把关每一个环节的每一项工作。在实际中,一方面可以按照生产工艺的具体流程中前后顺序和特点以及当时检修的具体情况等,确定检修的具体模型。另一方面是将现有的如检修人员以及设备等检修资源全部集中起来,让设备检修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避免需要外委来维修,并进而减少维修费用。

3.5大力从外引进先进的检修、监测的设备及方法

只有根据检测设备数据,并把这些数据作为检修工作中的有力凭证和支持,尽量减少包括人为因素和经验意识的干扰,这有利于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尤其在排除重点设备故障的时候,不仅要充分讨论导致故障产生的因素,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找出并不断地优化又快又好的处理方式,还需要拿出预案避免故障再次发生。

3.6建立健全设备的点检和检修人员培训机制

建立和健全相关设备检修人员培训机制,通过全面提升从事设备检修工作技术人员的技能,克服因工作经验及技术水平因人而异等带来的设备失修及过修问题。

3.7建立设备点检和检修人员的人才激励机制

建议建立优秀点检和检修技术人员的人才库,充分发挥这些优秀人才的技术和经验上的优势,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目前企业流失在业务上比较成熟的人才,这些大都是因为没有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或机制建立得不科学不规范,为此企业的发展会遭受不少不利的影响。因而,企业高层在进行相关决策时绝对不能把企业沦为同行的人才培训基地,一些企业因为认识不到这一点尽管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大力培养员工的技能,却总导致人才流失。不仅因此导致培训成本过大,最终培训的工作也会因而失败,破坏企业的稳定,使其难以健康长远地运行。

结语

按照正确设备检修的计划来进行项目化管理,将成熟的检修模型再进行不断优化。在对企业设备的检修工作进行项目化管理的过程中,其内容必须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确定清楚检修责任的主体和管理人员职责,强调科学化管理,提高效率,注重开展专业化和数据化以及信息化等工作,逐渐实现状态检修模式,进一步完善预防设备故障及事故的机制。只要制定了科学性强、合理性高以及有利于实践操作的设备检修计划,并按照故障监控,充分有效地利用检修资源,快速提高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总体水平,进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整体提高,并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小娟.项目化管理模式在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新校园,2015,1(3):43-44.

[2]张春艳,周凤霞,张滨.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项目化管理的探索[J].中国培训,2015,10(6):71-72.

[3]王静修.项目管理中的团队建设[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4):23-24.

[4]郭兴能.浅谈项目管理的几点拙见[J].科技创业,2013,7(23):61-62.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项目化管理设备检修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项目化管理引入教研组建设的实践
项目化管理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
论配电运行设备的检修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