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自制节目的价值传递
——以《奇葩说》为例

2016-11-30禾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奇葩说辩题奇葩

董 禾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网络自制节目的价值传递
——以《奇葩说》为例

董 禾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自制节目依托网络平台逐渐发展起来。《奇葩说》作为爱奇艺出品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引起了广泛的的关注,目前第三季已经完结,点击率不断增加,在豆瓣的评分更是居高不下。本文以《奇葩说》为例,旨在通过网络文化传播的特征,探析网络自制节目所传递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对受众的影响。

网络自制节目;奇葩说;价值

依托先进的数字、网络、通信技术,各大互联网媒体在竞争独播、转播权的过程中开始逐渐探索网络自制节目的发展道路。网络自制节目以其内容的多样化、节目的互动性以及平台的一体化打破了传统节目的传播模式,不断争取更多的受众。在网络自制节目中,从2014年11月底开播的《奇葩说》点击量不断攀升,收视热度不减,到目前为止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完整地播出了三季。其取得巨大反响的原因不仅在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和对受众的迎合,也在于传播内容所传递的价值观念对受众的吸引。这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所传递的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思想的包容性

《奇葩说》的节目宗旨是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在节目中,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人聚集在一起尽情展现自身的个性和思想的独特性,碰撞出足以吸引受众的火花。在网络环境下,话语权相对开放,这就为思想的自由传播提供了途径,促成了思想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正是由于节目思想足够的包容,选手和团长之间平等而相互尊重,辩题才得以辩得深刻透彻,迎合受众的内心对节目的期盼。

《奇葩说》思想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选手构成中:既包含职业辩手,又包含业余的具有娱乐精神的选手。辩手负责逻辑思维的梳理,业余的选手负责煽动情绪、渲染气氛,双方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肖骁和范湉湉真实生动的案例之后,马薇薇、黄执中可以将气氛拉回到辩论场。业余选手的辩论可以动之以情,让受众容易理解、感同身受;专业辩手可以晓之以理,让话题变得有理、有据、有意义,这样辩论方法的包容性可以让受众对话题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网络自制节目突破了传统节目固有的限制,让节目中的元素具备多样性的特征,让娱乐精神与专业精神相互碰撞,产生火花,所达到的效果便迎合了受众的口味。

2 最真实的人性

《奇葩说》的辩题设置广泛,涉及父母、朋友、上司、家庭等多方面的问题,贴近人们的生活,在辩论的过程中,选手的发言和选择也会拷问人性。

在“牺牲一人救一船人”的辩题中,节目传递的是一种不作为的道德底线,让人们意识到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价值,关乎生命的东西不能以人数多少抉择;在“是否该鼓励病危者活下去”的辩题中,谈及生死全场感动落泪,节目想要传递的不仅是一种选择,而是当一个人面对死亡时应当具备的坦然的心态;在“闺蜜约我撕小三我去不去”的辩题中,许晴的小三好坏论与其涉及的爱情婚姻观值得受众去讨论深思。

网络自制节目凭借其话语优势,开放自由的特征探讨了传统节目所避讳的人性本真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不忍想象,有些难以启齿,但这恰巧就是人们总是去逃避但又不能逃避的问题。因此,辩论是有意义的,辩论所传递的观念是值得人们去深思的。

3 思辨能力的提升

《奇葩说》无论赛制怎样更改,最终的结果都是由现场观众的投票数决定的。现场观众跑票的过程传递的就是一种思辨的过程。在没有最终确定得票的过程中,观众可以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因为被某个观点所打动而选择自己所支持的一方。

在第一季“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的辩题中,马薇薇的发言让原本处于选择“拼男人”的弱势票数翻了一倍,也说动了嘉宾谢依霖跑票。在这个选择当中,传统思想的人们鲜有人会选择去拼男人,但这个话题如果必须被辩论,选择“拼男人”这个选项的反方会将人们不太认同观点的理由进行陈述。再加上辩论的有理有据和清晰的逻辑梳理,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便是足以吸引他们的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对这些新观点的接受和对自己固有观点的坚守便是摆在受众面前的选择,选择的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思辨的过程会引发受众对问题深入的认识,这也是节目所带来的价值。

网络自制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互动性增强,受众出了可以在网络上观看节目,还可以通过关注选手的微博了解选手们的生活和思想,官方微博“朝阳公园东七门”会整理节目的幕后花絮和辩论的金句,让意犹未尽的受众可以翻阅文字版精华,感受节目所传递的思想价值观念。百度奇葩说官方吧也会有大量的粉丝一起探讨辩题,掀起了一股辩论的热潮。

4 改变与成长

从选手方面来看,选手通过不断努力地成长也是《奇葩说》所传递的价值之一。受众见证了选手的成长使得节目更有意义。

在第三季节目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微博上就出现了关于“姜思达”的热搜话题,姜思达和黄执中的奇葩之王总决赛让很多人看到了姜思达的成长,他从第三季最后一个被导师选中的选手变成了只要每场在都会有惊艳表现的三辩,他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也体会到奇葩说的价值所在。还有从前被定义为“蛇精男”的肖骁,从辩论过程中靠“演技”到第三季辩论也具有了逻辑性与说服力,这是他的成长;宝贝颜如晶从自闭、不会聊天到可以在舞台上挥放自如、从容应对。

《奇葩说》这档节目也在传递着努力便会有进步,自信便会拥有提升空间的价值观。

5 结论

相比较于传统的节目形式而言,网络自制节目依托融媒体的发展,其传播的主体、传播的方式更加便利,传播的内容因其独特的网络文化传播特征会带给人们别样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像《奇葩说》这样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要在发挥自己的思想价值功效的同时,坚守住传播内容的底线,做到娱乐而又不失分寸,让受众可以在狂欢过后回归理性,在思考之中审视心灵,做真正有意义的网络节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王亚红.网络视频节目特质探索——以《奇葩说》为例探“网生代”节目[J].声屏世界,2015(5):1-2.

[3]张钧涵.当代网络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以奇葩说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2(4).

G2

A

1674-6708(2016)168-0002-02

董禾,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奇葩说辩题奇葩
“空中奇葩”验证机
说说你家娃的那些奇葩事
奇葩少年欢乐多
在线教育 老师“奇葩说”里找灵感
网络综艺节目中的人文关怀
如何“量产”《奇葩说》
《奇葩说》奇葩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