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

2016-11-30龚婷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并发症

龚婷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使用综合性护理方案。以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加以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应该坚持综合性原则,通过开展综合性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有效率;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4..02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希望给临床人员提供参考借鉴。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3.56±4.42)岁;出血量33~51 mL,平均出血量(36.39±8.60)mL。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66~80岁,平均年龄(73.18±4.84)岁;出血量33~50 mL,平均出血量(36.22±8.73)mL。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日常护理、静脉注射、用药干预、健康教育等[1]。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2.2.1病情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人员应该加强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监护,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不畅、血压升高等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定期巡查,在患者的床头配备呼救器,随机接受患者和家属的呼叫[2]。认真仔细的填写患者的病例资料,为后续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1.2.2.2导管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创手术后会留置引流管。对于不同的引流管,临床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做好标识工作。要保持引流管的清洁和畅通,避免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现象的出现,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数量,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为患者的病情分析提供可靠资料[3]。

1.2.2.3生活护理

定期清洁和消毒患者的病房,杜绝交叉感染,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限制病房陪护人员,以防止患者因免疫力低下而诱发其他疾病[4]。此外,护理人员也应该做好患者的个人护理,照顾好患者的个人卫生,及时为患者更换衣物和床品。为患者的病床配备护栏或防护带,防止患者从床上跌落[5]。

1.2.2.4心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快,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患者在治疗和恢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能力障碍、语言障碍等情况,很多患者无法承受自身的改变,情绪低落,抵触甚至是抗拒临床治疗和护理[6]。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应该把更多的关心送给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通过谈心、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患者的精神,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做好患者家属的动员工作,多给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疾病知识、治疗手段,特别是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让患者能够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7]。

1.2.2.5功能锻炼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或者是语言功能障碍,为了尽早的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应该及时给予患者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在术后48~72 h就可以进行,但进行康复训练的前提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8]。康复训练应该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可靠的康复计划。在康复训练的初期,应该以抬腿、伸展、翻身的简单的动作为主,待患者恢复良好后,逐渐向较为复杂的动作过度。每次训练的时间宜控制在30 min左右,不要盲目求成,应该循序渐进,坚持锻炼。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00%(44/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00%(34/50);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为20.00%(10/5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对照组为74.00%(37/50)。从总体上看,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这些因素在无形中提高了高血压这一疾病的发生率。临床研究中发现,高血压的主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高血压发病率的居高不下,也使得脑出血、脑卒中等脑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日益攀升。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上的基础定义为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部血管破裂所引起的出血[9]。就目前的临床技术发展现状而言,高血压脑出血可以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患者的康复有赖于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

从本组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上看,以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为临床评价指标,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价值。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优越性更加明显,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10]。

参考文献

[1] 李 娟,秦德广,黄文勇,李克乐.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5:76-77.

[2] 邓燕婷,刘燕兰,赖秋玲.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26:172-174.

[3] 罗 盈,徐敏宁,吴玉燕,穆霄静,陈 琼,郑 敏,侯 芳.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08:47-48.

[4] 邹思薇.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1:302-303.

[5] 曹述敏,陈 德.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4:142-144.

[6] 徐秀芳.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1,09:1492-1493.

[7] 王翠琴,古兰英,王 华,吴小花,李冬冬.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9,08:33-35.

[8] 丁 燕,刘小平,王兰青.个性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锻炼遵从性及效能感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34:113-115+124.

[9] 杨永慧.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颅内压监测的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1:86-88.

[10] 李国红,莫俊英,张建茹,李 红,王振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33:315-316.

本文编辑:徐 陌

猜你喜欢

高血压脑出血综合护理并发症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