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加减血府逐瘀汤、培他司汀、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6-11-30莫伟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莫伟南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加减血府逐瘀汤、培他司汀、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培他司汀、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硝酸异山梨醇酯每次5 mg,3次/d,培他司汀2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自拟加减血府逐瘀汤,1剂/d,早中晚分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检测,评价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TC、TG、LDL-C分别为(7.37±0.54)mmol/L和(5.25±0.36)mmol/L,(3.84±0.80)mmol/L;治疗后TC、TG、LDL-C分别为(1.75±0.60)mmol/L;(5.80±1.20)mmol/L和(4.40±0.8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和72.50%,对照组为87.50%和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8、9.596,P<0.05)。结论 自拟加减血府逐瘀汤、培他司汀、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加减血府逐瘀汤;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3.0.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以心绞痛最为常见,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因素。西医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下降,心肌供血不足是引起心绞痛的主要原因[1-2]。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可采用活血化瘀、理气行滞治疗[3-4]。硝酸酯类是治疗心绞痛最常用的一类药物,但其耐药性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培他司汀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本文笔者观察自拟血府逐瘀汤、培他司汀、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心绞痛分型为劳累型心绞病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4.6±8.8)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5.9±2.1)年,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心绞痛分型为劳累型心绞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5.3±8.5)岁,病程1~13,平均病程(5.5±2.4)年,两组患者性别、心绞痛类型、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组对象均符合以下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79年制订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2)排除肝肾功能异常;(3)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和症患者;(4)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培他司汀、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硝酸异山梨醇酯5 mg/次,3次/d,培他司汀2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自拟加减血府逐瘀汤,组方为当归20 g、黄芪20 g、生地黄15g、桃仁12 g、红花12 g、枳壳12 g、赤芍15 g、柴胡20 g、桔梗12 g、川穹20 g、延胡索15 g、川牛膝20 g、甘草5 g,1剂/d,早中晚分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进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检测,参评价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8、9.596,P<0.05)。见表2。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多发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酸性代谢产物产生增加,刺激心肌内痛觉神经末梢,从而表现出心前区疼痛,以中或轻度疼痛为主,持续时间约为1~5 min,多数是由于体力活动而诱发[6]。疼痛可通过休息或服用硝酸酯类药品可缓解,硝酸异山梨醇酯是临床常用的硝酸酯类药品,是冠心病心绞痛基础用药,主要药理作用为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心肌氧供,另外可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症状,但长期使用可使血管对其产生耐受性,可能与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影响了临床治疗疗效。培他司汀是组织胺H1受体部分激动药,能够扩张微小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降低冠状血管阻抗,同时培他司汀还能降低血粘滞度,改善血液循环。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范畴,由气血瘀阻脉络所致,应采用活血化瘀、理气行滞的治疗原则。血府逐疲汤是治疗胸部瘀血最著名的方剂之一,善行血分之瘀,兼理气分之滞,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瘀去气行,诸证可愈。现代药理研究[7]显示,血府逐瘀汤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排出量。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自拟加减血府逐瘀汤、培他司汀、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4周后TC、TG、LDL-C分别为(5.25±0.36)mmol/L、(1.75±0.60)mmol/L、(4.40±0.88)m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自拟加减血府逐瘀汤、培他司汀、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 爽,武卫党,耿蓬勃,等.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IL-18及hs-CRP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7):5292-5295.

[2] 丁海琪,张 玉,王玉英,等.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概述[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8,29(1):49-51.

[3] 朱德礼.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探析[J].光明中医,2006,21(1):42-44.

[4] 李春香,丁里玉,郝 蕾,等.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研究现状[J].河北中医,2007,29(10):952-954.

[5] 皮丰元.通心络胶囊与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8):567-568.

[6] 牟宗毅,张茂云.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发病特点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6):118.

[7] 李树壮,林 英.血府逐瘀汤对犬冠状动脉临界狭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0,12(3):203-204.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加味生脉饮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复方丹参滴丸与异乐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
祛瘀宁心丸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动态X光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