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

2016-11-29刘浪

艺术评鉴 2016年15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解析

刘浪

摘要: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那就是我》是一首艺术性、专业性极强,个性鲜明、风格别致的艺术歌曲精品。本文从词、曲作家和首唱者入手,对歌词的文学特征、音乐特征、演唱艺术等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阐析。

关键词:《那就是我》 艺术风格 解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031-03

一、歌曲《那就是我》概述

《那就是我》是一首艺术性、专业性极强、雅俗共赏、个性鲜明、风格别致的艺术歌曲,是一首“吟诵体”抒情歌曲,“吟诵体”即为节奏自由、具有朗诵诗歌般的韵律,且注重内心体验的一种抒情歌曲。《那就是我》创作于1982年,由著名词作家晓光作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首唱,游子深切思念故乡的情愫被歌唱家那感人肺腑、独树一帜的歌声演绎得无以复加,入木三分,令听众记忆犹新,难以忘怀,歌声中将游子的心声吐露得心潮起伏,汹涌澎湃,歌曲以思乡为主题突出游子思乡的主题思想,亲切感人。

二、作品艺术特征

一首优秀歌曲的产生,首先必须依靠题材、体裁、内容、形式、意境、韵律、格律等高度统一的好歌词相依托。歌曲《那就是我》由晓光创作的歌词脍炙人口,堪称歌词经典,歌词作出了一幅童年故乡美丽动人的动态人物山水画,无疑勾起了每个人童年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拳拳思念。

(一)歌词的文学特征

歌曲《那就是我》以思乡为主题突出游子思乡的主题思想为基调,词作家精心选材了四个意象:其一,我思念故乡的炊烟;其二,我思念故乡的渔火;其三,我思念故乡的小河;其四,我思念故乡的明月。歌词优美,颇具诗情画意,就像一幅淡雅又略带朦胧的山水画,美丽动人爽心悦目,歌曲通过对故乡的“小河”“炊烟”“渔火”“明月”的绵绵思恋,对母亲的倾诉情愫,把远方游子的拳拳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此情、此景、此意、此心,与其说是抒发了一种游子的眷恋乡情,毋宁(不如)说是抒发了海外赤子思恋祖祖辈辈生息繁衍之故土的一片深情,而歌中多次呼唤的“妈妈”,完全可以说是祖国母亲的形象。歌词不仅“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而且逻辑严瑾,歌词巧妙地避免了段落内部行文的刻板和单调性,使得歌词变化曲折,跌宕多姿、充满盎然的生机,为此作者采用:1.“水磨”“浪花”;2.“牛车”“竹笛”;3.“海螺”“风帆”;4.“倒影”“山歌”四组意象,从时间、空间一致的角度,渲染、重复“小河”“炊烟”“渔火”“明月”等四个主题意象,不仅使歌词的各个段落行文有波澜迭起,跌宕起伏之感,而且使歌词的思乡主题变得精彩纷呈,绚烂多姿。

(二)作品音乐风格特征

1.调式、调性特征

该作采用小调式写成,g自然小调陈述全曲,但在歌曲的前奏部分,使用了一次升高的导音(#5),局部表现出和声小调的特色(但这只是瞬间变化),形成导音与主音半音关系的强烈倾向性,看来这是曲作者独具匠心安排的标志,意在让听者迫切希望听到主部主题陈述的尽快到来,但曲作者在此还不感到满意,又再次加了火力,紧接着进行到上主音(7),并延长到三拍再进行到属音(3),在动力倾向性的动机下形成一种悬念感。

自然小调式在调性色彩上因形成了主音上方小三度音程,因此,显示出抒情、柔美,又蕴含一种暗淡或压抑的特点,抑或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意。在表达一种离别、思恋或怀念之情时,作曲家往往使用小调式素材用以朔造此类音乐形象。《那就是我》以思乡为主题,描写远方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恋,因此作者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和意境,以小调式素材和音乐元素贯通全曲,塑造了一个完整、栩栩如生的游子思乡的形象。呈示段主题一开头就使用了主、属音纯五度关系音程陈述“我思恋”,颇有“举头望明月,隔岸唱故乡”的诗情画意之感。

第二段对比段开头使用了一个极具动力趋向的纯八度音程大跳“我思恋”,使用了“f”力度,“激动地”的感情定格,形象地刻画出游子迫切见到故乡山水、院落、亲人的强烈欲望和按捺不住的激动心情。

全曲多处使用了主音上方小三度音程,以凸显小调式的调式感情色彩,在伤感中带有强烈的思恋和对美好思念的向往与憧憬。

2.音程、旋律特征

该作在呈示部段和重复乐段中(除了重复乐段最后结尾一个乐句有处六度大跳外)自始至终旋律音程都保持在五度范围以内,故,在此范围内的旋律波动起伏比较平直、舒缓、平和,平稳中带有飘逸的韵味,却没有戏剧性的强烈对比,显示出柔美中带有淡淡的伤感情怀。但在对比中段中使用的八度大跳,使旋律线条顿然勃发,直冲天宇,旋律涌动翻越起伏,形成戏剧性对比。情绪激昂逾越,心潮澎湃。

在旋律发展手法上,因为歌曲采用了自由节奏、带有朗诵诗歌般韵律的“吟诵体”,所以旋律的发展手法就不像起、承、转、合,合辙押韵的格律诗那样具有严格的板眼式的规律,一般以顺承式的自由连带体进行旋律扩充与发展,整首歌曲旋律连贯、自然。充分体现出作曲家高超而娴熟的旋律发展技巧。功底之深厚堪称经典,让人叹为折服。

3.节拍、节奏特征

其一,正因为该作定格在“吟诵体”之自由节奏,朗诵诗歌般的韵律格律,且着重注意表达内心体验的抒情歌曲基调之上,所以,曲作者大胆运用了舒展、自由地,4/4 , 5/4,3/4,2/4多重拍子的交替互换机制功能,以充分显示音乐的舒展性、抒情性及其内心体验的自由表达性。从谱面上清晰地看到,在抒情乐句中一般使用的是4/4拍子,因为4/4拍子最擅长表现抒情性、叙述性的音乐特征。精巧别致的是,在呈示段的抒情性乐句中,同时穿插着一种具有摇摆、波动起伏较强烈的3/4拍子,这显然是情绪波动、内心涌动、思绪激动的情感需要的结果。

其二,更有意思的是,在对比中段还融进了2/4拍子和5/4拍子,2/4拍子动力性更强烈,强弱对比明显,更擅长显示强弱力度的对比性,表现情绪的激动性变化,戏剧性的急剧转变。此作中关于5/4拍子的用法有多处可见,呈示段中有,对比段中也有过,5/4是一种混合拍子,是三拍子和二拍子的组合体,或是二拍子和三拍子的组合体,这种拍子其动力感不太强烈,与4/4拍子相比较,显得更为抒情、舒展,更为自由,所以往往表现一种情绪激动后的回落与平稳趋向和戏剧性高潮后的功能解决,表现在该曲中由5/4拍子引出功能属七和弦进行动力解决,最后到主三和弦由4/4拍子结束全曲,营造一种遐思、眷恋的平稳意境。

其三,此作在节奏上的特点表现:似乎没有明显固定的节奏型规律性,相对比较自由,这与“吟诵体”歌曲的自由节奏是完全吻合的。全曲最典型,使用最多的是四个十六分音符节奏、三连音节奏、八分休止二十六分音符节奏等,自始至终都是这些节奏型的交替使用,几乎没有稳定的连续性,这为音乐情感的表达创作了自由空间。

4.和声及终止式特征

该作音乐完全遵循了西洋小调式功能和声进行的规律,使其和声功能进去格式比较清晰而分明,起因——变化——发展——高潮——解决变化发展的常规情理,正好吻合情绪、情感起伏变化的需要。如:乐曲开头的前奏终止就采用了两小节的属七和弦,形成功能动力的倾向性。呈示部乐句的开头从主和声引入,紧接着延伸到下属组和声,继而承接到属和声,然后将这种功能规律的和声进行又反复了一次,以主和声结束呈示部乐段。在对比段中,和声的变化频率显然要频繁得多,说明情绪、情感的变化频率也快得多,戏剧性变化速度和力度也快得多。

5.曲式结构特征

该乐曲是一首典型的(A+B+A)单三段式结构曲式。A段呈示部主题乐句从主和声开始陈述“我思恋故乡的小河”,旋律在女高音或男高音声部的中音区进行,平铺的音程律动,悠扬的旋律,自由的节奏,如歌如诉,带着你向远方,这一乐句的结尾引申一个长音的拖腔,更把人们的情思引向了遥远的故乡,既有遐想追忆无限致远的意境,又有一种感叹、思绪绵绵的语气,颇具情意绵长之感,在其忧伤之中又带有几分激动,这种如思如忆、如叙如诉的吟诵体旋律贯穿整个乐段,把歌词的情景、意象表现得无以复加。

对比型中段,曲调是呈示段的引申型发展。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思乡之情更加激越,恨不得马上飞向远方,尽情享受乡土的芬芳和慈母的抚爱。乐句一开头就进入了一个八度大跳:“我思恋故乡的渔火……”该八度大跳,形成高音区鲜明的旋律音色对比,再配以悠长的节奏载体,一个很长的全曲最高音出现,这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现主人公激荡翻腾、愉悦的心顿时沸腾起来,谕旨主人公发出对故乡、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情思和动情的呼唤呐喊之声,这种激情在对比段的结束处,随着四个递进关系的“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就是我……”层层激进深入,悠扬婉转的歌声中,就像不可遏止的江水,一泻千里,奔涌遥远的天宇……

第三乐段是呈示部A段的完全再现。该再现乐段感情更加深化,在喃喃自语的低吟诉说中,略带一些忧伤和凄楚,悠悠思绪之中倍含几分孤独与寂寞,这一切都使得主人公的眷恋之情更加闪耀着真挚和淳厚,情感更加深刻。最后乐句高音区的柔弱结束艺术处理法,好像是主人公魂萦天外的绵绵情思,余音袅袅,意味深长,回味无穷,让人更加思念。更加深了游子那依依不舍的思乡情愫,使人随着音乐的慢慢结束而神往。

6.歌曲的艺术风格特征对演唱者的要求

歌曲《那就是我》,因其一音域宽广,前后跨越音程12度,用原调bB调演唱,其最低音在小字一组的d,最高音达小组二组的A;因其二调式特性色彩的定格,小调式柔和,蕴含暗淡和伤感情怀,所以表现意境和心境不宜采用过于直白亮丽的嗓音特点。因其三节奏稍比自由、舒展;因其四情感上感人真挚、情真意切,含蓄中带有内在的艺术美等特点给演唱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在技术难度上就给了歌者很高的标准,诸如上述要求,该作定格,非专业歌手所不能及,还有其艺术性极高,自然视为一首艺术歌曲的经典更为恰当,用美声唱法更为贴切韵味,更能表达淋漓尽致的情感。所以,在技术上要求深厚饱满悠长气息作支撑,要求声音的高位置发声,强弱力度变化细腻错落有致,音色变化有极好的控制力,同时对声音的共鸣音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圆润、通畅,富有内涵、深邃的意境美。演唱时,A段要求舒缓、深沉,B段旋律开始处的八度大跳,要求畅通的翻越感,充满震撼力,而后音域一直在高音区萦绕徘徊,声声充斥着撼人之力,成为全曲的戏剧性高潮,在慢慢的呐喊与呼喊声中,随即又回到了舒缓、深沉的气氛中来,即又转回了A段的再现部,最后在轻柔、朦胧美的旋律音色中结束全曲,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追忆幻觉之美。

其次,在情感的表现上,人曰:“动人之音,莫大于情。”情者歌之魂也,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要地位。以此,在演绎这首艺术歌曲时,需要细心体味,从文学歌词、音乐风格的各个因素内涵中捕捉作品的情感内涵,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采集,才能充分表达歌曲的情感内涵,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个性风格特征,才能给歌曲注入新鲜的血液,并赋予其鲜活的艺术生命。

三、结语

通过对艺术歌曲《那就是我》的论析,希望能为更好地学习和演绎该作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黄河,戈素云.旋律的审美思维——浅谈《那就是我》的旋律创作[J].电影评价.2008,(23).

[2]谢小兰.《那就是我》音乐分析[J].艺海.2008,(03).

[3]谢立山.科学“Hao”音发声法与声乐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4]邱仿.一首情思绵长的抒情歌曲——评歌曲《那就是我》[J].人民音乐,1984,(02).

[5]池文杰.歌曲《那就是我》的情感表达[J].剧影月报.2011,(06).

[6]沈美光.意象、情感与声音技法——谈《那就是我》的演唱技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2).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解析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睡梦解析仪
复合场中类抛体运动解析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Fe2+与Fe3+”相关解析
参考答案与解析
对称巧用解析妙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