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水平运动员夺取重大比赛胜利应重点培养和加强的优秀竞技心理品质

2016-11-29张忠秋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6年4期
关键词:超群效能竞技

张忠秋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高水平运动员夺取重大比赛胜利应重点培养和加强的优秀竞技心理品质

张忠秋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的心理发挥水平具有特殊的挑战性和吸引力,也是多年来国内外高水平竞技体育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结合奥运会等重大比赛实例,提出优秀运动员夺取重大比赛胜利应重点培养和加强的优秀竞技心理品质,即超群的心理应激恢复能力、超群的专项兴奋度唤醒水平、超群的专项自我效能、超群的专项运动智力、超群的专项运动知觉技能。

心理应激恢复;自我效能;运动智力;运动知觉

随着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注,尤其是高度发达的媒体传播系统的推波助澜,4年一次的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对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管理者的比赛应激心理压力,以及追求理想成绩目标的“特殊吸引力和刺激”等心理应激效应等都非同寻常。在备战重大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经过层层选拔、克服伤病等因素影响,经过4年一个竞技周期的大负荷、高大强度系统训练,都希望获得更好的成绩。正是这些心理目标的诱导和强化刺激作用,一些运动员在备战重大比赛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应激压力,尤其是一些对比赛心理应激准备不足或承受能力不强的运动员,很容易在大赛前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睡眠质量差、失眠、食欲下降、注意力分散等赛前应激紧张综合征。有些运动员由于对这些比赛心理应激压力适应不良,导致赛前身心消耗透支过大,造成专项竞技能力和比赛心理发挥水平大打折扣,甚至比赛发挥严重失常。相反,有些运动员尤其是在重大比赛中发挥出色的选手,比赛前能摆正心态,并以冲击者的姿态积极适应竞赛环境和竞争对手,充分释放和发挥自己的特色竞技能力水平。

客观上讲,参加重大比赛时运动员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和问题较平时更为特殊,因而在此特殊应激状态下呈现的竞技心理状态具有较大差异。这也使得4年一次的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更有悬念、更加迷人。可见,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心理应激与调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备战内容。当然,培养运动员胜任重大比赛的优秀竞技心理素质并不能立竿见影,需长时间、有意识、针对性地实施系统引导和强化。所以,参加重大比赛的运动员不仅要在赛前努力提高竞技体能和技战术能力,更应努力促进其具备以下优秀竞技心理品质。

1 超群的心理应激恢复能力

比赛应激是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中机体对内外运动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条件下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大赛应激反应。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比赛环境刺激的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对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特有竞技环境的应激反应状态,其结果可分为适应的和不适应2种。许多运动员在大赛应激发生时拥有较强的心理恢复能力,这种恢复能力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往往是其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特别是射击、射箭、跳水等相对典型的心理消耗型竞技项目,对运动员专项心理应激恢复能力的要求非常高。一些优秀运动员的优异表现就是能在重要比赛中、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始终保持优势,或是能在失利的情况下充分应激动员自己的竞技状态,实现“起死回生”、反败为胜。正是这种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应激恢复能力,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进行自我心理应激能量的快速恢复与调节。相反,有些运动员因为心理应激恢复能力不强,未能在劣势情况下进行及时的自我心理应激动员和快速调整与恢复,出现较为严重的比赛失常现象。

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金获得者、女子10 m气手枪冠军张梦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来自山东的张梦雪在奥运会前1年多才进入中国射击队,其国际大赛成绩也不突出。此前,张梦雪给自己定的奥运目标是进入决赛。但在资格赛中,她的排名一直徘徊在第8~12名,要进入决赛,必须在40发子弹打完后跻身前八。结果,她以384环的成绩排名资格赛第7名,惊险晋级决赛。而在2 h后的决赛中,除了开局几枪发挥不佳外,张梦雪越战越勇,甚至打出几乎满环的10.9环,最终夺得金牌。赛后接受采访时她说:“能在决赛中锻炼自己,我没有太多的压力。我们每个人都尽力呈现最好的自己。”从预赛的发挥不佳,到决赛的惊艳表现,张梦雪仅仅用2 h就做到了。这显示出她具有超强的心理应激恢复能力,加之是第1次参加奥运会,相对于经验丰富的运动员,更能体现张梦雪极好的比赛心态:没有因赛前过度担心、焦虑而提前损耗自己的比赛应激能量,相反,能以更加专注和享受的心态把控整个比赛过程,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项能力水平,夺取佳绩。

2 超群的专项兴奋度唤醒水平

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一般把运动员大赛前情绪兴奋状态分为3种,即一般兴奋状态、最佳准备状态和赛前淡漠状态。这些状态反映了情绪兴奋的不同程度,而且它们彼此可以动态转换。一般情况下,赛前的情绪兴奋可发生在比赛前的一周内,而在比赛前一天表现最为明显。一般兴奋状态的特点是:在一定的平均水平限度内,在完成日常竞技要求时,运动员的情绪兴奋波动范围从抑制状态到积极工作状态。因此,一般兴奋状态不能完全适合比赛时的状态。

良好的比赛应激准备状态是在接近比赛时,兴奋达到最适宜的程度,运动员对比赛任务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对自己充满信心,情绪高涨,并伴随机体全部器官系统机能调动的最佳化。运动员在比赛中具有这种应激状态程度,是其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比赛心理调节和竞技潜能调动及发挥非常重要。了解和掌握影响运动员赛前竞技心理状态因素是实施比赛心理调节的基础。事实上,并非每个运动员都能在大赛前把心理唤醒水平及兴奋程度调整到最佳状态,有的运动员赛前过早产生兴奋,比赛时兴奋高潮已过;有的运动员则在比赛中难以实现兴奋或兴奋程度不到位,由此严重影响其比赛心理发挥和大赛成绩目标的实现。

因此,备战重大比赛的运动员要客观了解自己的比赛兴奋唤醒特点和唤醒水平,能够客观、及时辨别自己是否达到比赛最佳心理唤醒水平。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能否夺取最佳成绩与比赛时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此种应激兴奋唤醒水平调节水平有重要关系。研究表明,每个参赛运动员的比赛兴奋最佳区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

案例分析:施廷懋,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单人3 m板、双人3 m板双料冠军,21岁才首次入选国家队,25岁首次参加奥运会就夺得2金,堪称“大器晚成”的代表。其成功的背后,除了技战术方面优秀外,心理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她的启蒙教练介绍,施廷懋从小就表现出过硬的心理素质,且大赛前很善于将自己调整到一个比较适宜的唤醒度水平。平时训练中,施廷懋拥有良好的训练效果和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精力充沛,良好的表现使其自尊感不断提升,从而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比赛。

3 超群的专项自我效能

当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有人会信誓旦旦表示能解决,但在实际解决中却很不自信,甚至根本没有办法。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运动员身上就是大忌。在重大比赛中,常发生运动员临场发挥失误后脑子里一片空白,导致成绩一败涂地的现象。所以,增强运动员的比赛自信心成为运动心理训练的重要研究内容。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竞技心理指标,其并非指一个运动员的真实能力,而是运动员对自己行为能力表现的评估或信心。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情况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会更积极。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可以让运动员面对艰难比赛时采取恰当、合理的行动。研究表明,在动机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对自己能否胜任的知觉。自我效能感对运动员的行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运动员的行为选择。例如在平时训练中,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使运动员在行动上更加积极,勇于挑战能力上尚未承担的任务。其次,自我效能判断决定运动员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遇到障碍时可以坚持的时间。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具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运动员会以更大的努力迎接挑战。再次,自我效能感会影响运动员在预期和实际处理问题时的思想方法和情绪反应。有充分自我效能感的运动员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在情景的要求上,并被应激困难激发出更大的努力。最后,自我效能感对运动员面临任务时的准备也会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运动员面临困难时,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及克服困难上,往往会选择迎难而上。

在中国皮划艇队,有关科研人员曾经制作了一个自我效能测试软件,测试内容是由图片和文字组成的日常及比赛中的常见问题,主要测试运动员遇到问题时的本能反应。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下意识做出的答案正确率很高,而一般运动员比较低。这说明优秀运动员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遇到问题时产生的“我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的自信心更强。

案例分析:伦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包揽5金,而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女单、女双、混双均未获金牌,在此背景下,进入决赛的男双运动员的压力可想而知。中国组合傅海峰、张楠与马来西亚组合吴伟申、陈伟强角逐冠军。傅海峰、张楠在先丢1局的情况下连扳2局,逆转对手,夺得男双冠军。第3局局末,马来西亚组合20:19获得赛点,中国组合挽救赛点,20平,此后再挽救一个赛点,21平,关键时刻中国组合连得2分,以23:21锁定胜局。在对阵韩国选手的1/4决赛中,中国组合一开始以2:10落后,后又在18:20的情况下逆袭成功,都显示出傅海峰、张楠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傅海峰、张楠都是奥运冠军,他们坚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取胜,即使在落后的不利局面下,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动作上,沉着应对,最终成功逆转。运动心理学认为,自信心水平与运动表现呈正比关系,自信心水平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比赛水平的发挥就会越好。

4 超群的专项运动智力

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中,运动员都面临适应激烈竞争、适应多变的训练和比赛环境的问题。无论是运动技能的学习,还是运动技战术的运用和发挥,都要求运动员具备相当高的专项运动智力水平,加之良好的专项个性特点,才能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

运动员较高的专项智力水平是其在激烈的竞技运动中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动场上每个位置、每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对运动员专项运动智力的要求也不一样。专项运动智力特征就是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对不同比赛场景有准确预测和预判的能力。特别是在球类对抗性赛场上,运动员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并快速处理,及时做出合理的决策。科研人员曾在制作的专项智力测试软件中设置许多排球国际大赛的场景片段,如排球二传手传球前的手式,或是将球传到一定位置时应由几号位打快攻或强攻、由几号位组织后攻战术等。测试就像打电子游戏,从简单信息开始进行项目选择,每过一关难度就增加一级,取得级别越高的运动员,专项运动智力越强。研究发现,优秀排球运动员的专项知觉和悟性很强,看到很少的判断信息(比如二传手的一个手形)就能预判出这个球应由几号位进行何种打法;而一般运动员则要接到更多甚至完整的信息后,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这些都是影响组织战术和跑位的重要因素。

案例分析:北京时间2016年8月18日上午9点,凭借积极的进攻和出色的防守,中国跆拳道“新星”赵帅战胜泰国选手,获得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子58 kg级跆拳道项目金牌,这也是中国男子跆拳道队获得的奥运首金。专业人士大赞赵帅具备一流运动员的一切品质:身材一流,有智慧,倔强,不服输。今年21岁的赵帅身高1.88 m,自2013年获得全运会冠军后,在各项全国比赛中势不可挡。首次获得奥运资格的赵帅是“奥运新星”,更是“黑马”,一路过关斩将,实现中国男子跆拳道奥运金牌的历史性突破。教练王志杰直言赵帅“有智慧”,即有专项高水平的运动智力。对跆拳道这类重竞技运动而言,专项智慧水平决定运动员对对手出脚、出拳位置的预判和节奏掌控的主动性,以及迅速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再如,中国女排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小组赛中5战3负,以小组第4名惊险出线。1/4决赛对阵2届奥运会冠军巴西女排。此役,巴西女排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中国女排在先输1局的情况下鏖战5局,最终以3:2击败巴西女排。接下来的半决赛与决赛,堪称是中国女排的“复仇”之战,因为这2位对手都曾在小组赛中击败过中国女排。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离不开主攻手朱婷的出色发挥,她也因此荣获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女子排球最有价值球员(MVP)和最佳主攻称号。从2007年进入专业体校,到2013年首次入选中国女排,再到2015年女排世界杯赛MVP和2016年奥运会女排比赛MVP,朱婷的技术动作进步神速,这背后离不开运动智力的提高。

5 超群的专项运动知觉技能

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运动员在快速多变的竞技能力较量中必须根据运动目的和行动条件,依据同伴、对手和环境等情况,快速而准确地搜寻到有用信息。运动员具备优秀的专项运动知觉技能对预期线索的利用有很大帮助。预期线索的利用是指运动员根据对手姿势和身体方面所表现出的信息,准确预测其随后执行动作的能力。基于有限的先前信息预测对手动作的能力极为重要,也是区别不同水平运动员的重要标志。因为运动员做动作的时间有限,快速的球类项目更是如此。在快速的球类运动中,运动员必须将注意力适时关注于最重要的信息上。也就是说,知道何时去看以及看什么专项信息,是一名优秀运动员的重要特征。视觉寻求策略是指操作者注意视线的选择和切换方式,从而可以基于这些相关信息做出正确决定。精密的眼动记录技术已被较多地用于研究运动员的视觉寻求策略中,通过这种研究方式可以了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眼睛运动轨迹和运动执行过程中的注视范围等。目前,相关预判训练方法已经开始应用到专项运动知觉技能训练中。

例如,在羽毛球这类高策略的快速球类项目中,积极性的进攻动作起始于准确到位的步法。科研人员在中国羽毛球队的实验发现,优秀运动员对从对面飞过来的羽毛球非常敏感,其大脑在接到羽毛球的信号后,脚步移动站位和手的击球动作配合得相当准确,反应时间非常短。相反,一般运动员的反应就要差一些,他们往往在接到信号后,脚步常常移不到最佳位置,致使击球动作严重变形,技术含量大大降低。所以,对于快速球类和一些高策略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而言,知觉技能训练水平可以区分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半决赛中,谌龙以13:21和14:21完败李宗伟;4年之后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单决赛,谌龙以2个21:18完胜李宗伟。4年时间,谌龙除了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心理上的成熟也是其夺冠不可或缺的因素。相对于4年前的伦敦奥运会,此役谌龙无论是脚步移动的准确性,还是击球动作的力度和方位准确性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些变化都表明,经过4年的训练,谌龙的专项知觉能力提高较大,对其最终夺冠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今竞技体坛的发展趋势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训练逐渐完善,比赛更加频繁,竞争越加激烈,运动成绩一再更新。在竞争激烈的运动赛场上冠军只有一个,获得冠军的人有时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但一定是发挥最好的。重大比赛中冠军的悬念之所以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临场竞技心理状态的发挥已成为运动员夺取胜利的最重要表现;而竞技状态的真正水平往往体现在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稳定性,这些都集中体现在运动员的竞技心理品质上。一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运动员,在大赛压力环境中仍能保持适宜的心理唤醒水平、专注于技术动作的表现。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提高与日常的心理技能训练密不可分。因此,竞技运动发展到今天,运动员想要在奥运会等重大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只靠体力和技战术已然不够,运动员的竞技心理品质对胜负起重要的作用。我们曾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收集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中国跳水队《人在奥运年》、电影《飞鹰艾迪》主题演讲、2016里约奥运会赛后采访,并逐字转化为文本资料,根据质性研究编码的方式总结归纳出言语资料中表达运动员竞赛制胜因素的词句,得出夺得里约热内卢奥运会7枚金牌的跳水运动员具有以下制胜心理素质:坚持不懈、努力拼搏、心态平稳、团队合作、认真专注、自信心、挑战自我、过程导向、积极准备、永不放弃、流畅体验、心理坚韧性、谦虚理性、排除干扰、注重积累、理性面对。这些积极的心理制胜素质可以看作是上面提到的5类优秀竞技心理品质的具体表现。

总而言之,超群的心理应激恢复能力、超群的专项兴奋度唤醒水平、超群的专项自我效能、超群的专项运动智力、超群的专项运动知觉技能,是优秀运动员夺取重大比赛胜利积极备战时应重点培养和加强的竞技心理品质。

[1]陈强,李高峰.自我效能理论研究及其在体育领域的运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6(6):38-41

[2]阳媛媛.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916-918

[3]代魁,胡斌.心理学在我国运动训练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28(3):146-150

[4]郑康生.运动心理学对运动训练发展的再认识[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110-112

[5]广东省体育局. 专访4届奥运会心理专家组组长张忠秋:奥运赛场竞“技”也竞“心”[EB/OL]. [2016-8-24]. http://www.tyj. gd.gov.cn/html/gdsy/2016_08_24_10_4255.html.

猜你喜欢

超群效能竞技
Spatiotemporal mode-locked multimode fiber laser with dissipative four-wave mixing effect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武器装备典型故障和环境效应统计分析
绝经综合征的中西医诊治56例分析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花与竞技少女
疯狂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