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古建筑保护中“真实性”原则的思考

2016-11-29江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

人间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古建筑真实性遗产

江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对古建筑保护中“真实性”原则的思考

江霆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河北 石家庄050000)

“真实性”是古建筑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标准,正确理解真实性的内涵,掌握真实性对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实现对建筑遗产的保护。

古建筑;真实性;价值;信息源

我国的不可移动类的文物分为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截至目前国务院公布的总数4295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类共计1878处,占到总数43.73%。这些古建筑是中国民族精神与历史文化的象征。

梁思成对我国古建筑曾做出以下评价:“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布置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近半世纪,未受其他建筑之影响。……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之材质方法而已。” 木构建筑的产生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结构技术和施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到政治、经济、民族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观点的制约,所以木构建筑不仅反映当时当地的建筑水平和建筑艺术水平,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时期的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部分情况,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将其所蕴涵的文化特性和价值真实的传递下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真实性的内涵

真实性是古建筑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的标准之一,真实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一九六四年公布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中,“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古迹,饱含着过去岁月的信息留存至今,成为古老的活的见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价值的统一性,并把古代遗迹看作共同的遗产,认识到为后代保护这些古迹的共同责任,将它们真实的、完整的传下去是我们的职责”。这一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理念在全世界遗产保护工作者中逐渐得到认可,成为后期不断发展的遗产保护理念的基石。在一九九四年日本奈良会议上,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亚洲国家提出真实性的认定必须考虑到亚洲建筑文化的特点,必须适用于木质结构建筑,因此对真实性的的概念进行了延伸和发展,会议形成的“奈良真实性文件”指出,“想要多方位地评价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其先决条件是认识和理解遗产产生之初及其随后形成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真实性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质,利用与作用,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有关‘真实性’详实信息的获得和利用,需要充分地了解一项具体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层面的价值……保护各种形式和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基于遗产的价值。人们理解这些价值的能力部分的依赖与这些价值有关的信息源的确凿可信。”也就是说,真实性的界定要与古建筑的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真实性基于其所具有的价值,价值的确定与古建筑的信息源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与理解有关,与文物建筑初始的和后续的特征与意义相关。

真实性的判断取决于价值,价值的确定取决于信息来源的确凿与否,这是由古建筑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将历史价值的内涵梳理为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是由于某个重要的历史原因而建造,并且能够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2.在建筑物中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有重要人物曾经在此生活或活动,

并且当前的保存情况能真实地再现这一历史环境。3.建筑能够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4.建筑可以订正或补充历史文献记载的史实。5.在现有的建筑遗存中年代和类型独特珍稀,或具有代表性。6.能够展现文物建筑自身的发展和变化。《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要求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目标,尽最大可能保存文物历史信息的真实性,包括从文物建筑的产生到被当代人作为文物被确认和保护之前的全部历史信息,包括历代给予的变动,都是其真实性的要素。如果缺乏对文物建筑价值的正确认识,在修复工作中就很难实现对真实性的保护。

二、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建筑遗产价值新的认识和对遗产功能新的需求,对于真实性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入。其中“背景与文脉、功能与使用、形式与设计、传统工艺与技术、材料与实体的真实性”作为真实性的核心内容,成为评判遗产价值与遗产保护修复合理性的重要指标。

背景与文脉的真实性要求对文物建筑的保护除了建筑物质实体以外,还要保护其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即保存其在历史上形成的环境,包括原有的建筑组群关系和古树名木等绿化环境。我国的传统建筑的营造充分考虑了与周围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以及和周边建筑的关系方面有尊崇“礼制”思想,环境与建筑本体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遗产真实性价值。

功能与使用的真实性要求尽可能维持建筑原有的使用功能,这有益于对建筑的社会及历史背景有更充分的理解。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某些建筑的原有功能已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应合理设置新的使用功能,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及空间的承载能力;符合原有功能的历史意义;符合城市当前文化发展的需求。所以对文物建筑的简单保存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建筑的文化价值资源。

文物建筑勘查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是为保护对象建“档案” 和“病历”,研究保护对象的基本属性、特征、价值和健康状况,探察病症和病因,以便为保护对象进行“诊疗医病”,延续生命和价值。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项目,它涉及历史、文化、技术、工艺、时代特征等诸多内容的研究。贯彻文物建筑修复的真实性原则,重在建筑修复前及修复中对现状真实、详尽、精准的勘察与研究; 重在对历史上各个时期所留存的诸如做法、工艺、艺术等信息的详尽记录与价值评定; 重在对文物建筑所包含的各时代价值丰厚的文化信息的发掘、研究与传承等方面。

古建筑的勘查,可分为法式勘查和残损情况勘查两类。法式勘查是对建筑物的时代特征、结构特征和构造特征进行勘查。法式勘查要调查古建筑全面的历史信息,包括时代、形制、结构、构造、材料、工艺技术等特征以及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修建、修缮状况,进行价值评估(历史、艺术、科学),明确需要保护的构件、信息、特质和内容。残损勘查是为应对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及其相关工程损坏、残缺程度与原因进行勘查,目的是探查古建筑的问题与病害,包括承重结构、主要构件和连接及其相关工程的残损状况、类型、程度与原因,进行现状安全和稳固性评估,做出评估鉴定结论,明确残损问题性质和部位、位置及保护建议。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作对象时,保护措施的真实性评判也存在诸多的不同。现代文物建筑修复理念发源地的欧洲,保存下来的建筑遗存多数是石质文物,其保护理念和措施的研究是建立在石材特性的基础之上。而对东亚地区木构建筑来说,在建筑材料、结构、形式、工艺等方面与西方建筑截然不同,在具体的保护工作中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僵化的全盘吸收西方石质文物建筑保护的模式和方法必然造成修缮效果的“水土不服”,难以达到预期的修缮目的。木构建筑的修复工程中,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实现真实性的前提,在充分研究和勘察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形制,将干预降低到最小程度,是保护真实性的必要条件。

三、对真实性原则的思考

真实性原则,以及由它衍生出的最小干预、可逆性等原则受到了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的普遍认可。但在一些具体修缮案例中,常会出现引起争议的与“真实性”原则有关的问题。

在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之前,北京故宫、天坛和颐和园三个遗产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其中故宫的修缮策略为“实现故宫完整保护,再现庄严、肃穆、辉煌的盛世风貌,充分展示历史文化价值与内涵”,将清代乾隆时期的封建社会盛世时的面貌作为本次修缮的目标,不仅追求文物建筑法式的真实性,追求故宫格局的完整性,还把审美的要求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修缮理念以及相应的措施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一些专家的质疑,指出修缮工程进行的过于仓促,修缮措施缺乏文献依据和病害勘察依据,修缮前的调研分析和研究工作不足,修缮工程使故宫真实性受到了损害。修缮工程在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方面与故宫方面存在不小的分歧。

经过中方专家对东亚地区木构建筑特点的介绍,以及国际文物建筑保护理念指导下故宫对修缮措施研究与分析阐述后,委员会的专家对东亚木构建筑的特点加深了理解,改变了对这几处遗产地的修缮工程的否定态度,对保护措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佛寺,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人称“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历史上曾几兴几废多次重建,现今的白马寺已经没有初建时期的一砖一木,但是,人们最重视的并不是这个建筑本身而是这个建筑背后所代表的佛教的文化是历史上关于它代代相传的故事。白马寺所具有的场所意义才是其价值和真实性的核心所在。

综上所述,“真实性”是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的原则性框架,是保护措施的研究和选择过程中的基本理念。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均应对具体保护对象详尽的调查、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为基础,延续文物建筑的寿命,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传承给后人。

[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1964年发布。

[2]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编制,《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2000年发布,2015年修订。

[3]梁思成:《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K878

A

1671-864X(2016)05-0023-02

江霆,男,建筑学硕士,工作单位: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

猜你喜欢

古建筑真实性遗产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遗产怎么分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全媒体时代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考
新闻报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
中国古建筑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