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2016-11-29依斯马依力麦海提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恰尔巴格乡中学新疆巴楚8438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提升教学效率

依斯马依力·麦海提(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恰尔巴格乡中学,新疆 巴楚 843800)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依斯马依力·麦海提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恰尔巴格乡中学,新疆 巴楚843800)

摘要:初中汉语教学是我国初中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而在我国的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母语的使用广泛性,使得汉语教学的开展面临着一定挑战。本文根据教学经验和相关研究进展,就如何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与环境下优化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汉语教学、提升教学效率提出了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汉语教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母语,其本身既是我国伟大的文化财富也是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纽带,学好并说好汉语是每个中国人的权利与义务,而目前,由于母语差异性(写法和读音上的双重差异性),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引起的教学差异也逐步突显出来。笔者在新疆任教初中汉语教学的过程中,从教学成果的验收角度发现本校初中生存在如下现实问题:一是汉语识读能力较弱,由于双语教学的便利性,更多学生频频依赖翻译成维文的内容的阅读和学习,加之很难构成长期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基础汉语的学习很难得到基本的应用和巩固;二是汉语的表达欲望不强,这也是由于地区的语言环境带来汉语言的使用频率低下;三是写作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汉语写作时只会使用简单单一的词汇组词和造句,作文的错别字、语病繁多,中心思想不明确都是较为典型的问题表现。再者,从教师的角度剖析,笔者发现不少教学同仁将语言教学和语文教学加以混淆的现象,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轻语文,重语词”的教学风格显著,而汉语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词语和句子的掌握,如何在掌握好词句基本知识的同时会用、会说才是汉语课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有效结合语文教学的特性来提升汉语教学的效率。

一、重视感悟,巧用“提问教学”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提问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再次提及主要原因是:汉语言教学中的提问还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巧,以培养初中学生汉语创新思维能力为出发点设计问题、渐进式提出问题并引导式解决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晦涩,需要结合课堂中讲到的经典内容进行扩展性的提问和解答,避开选择题而以发散性题型为主。如部分教师习惯性在问题的前提条件后面加上“好不好”、“对不对”、“行不行”,将原本可以很好扩展的问题变成了“二选一”的简单选择题,此类问题对于学生的启发程度是最小的,也不能够练习到学生任何汉语水平和语言感悟能力。(2)渐进式的提出问题,即讲究的是提问的时间先后顺序,汉语和其他语言一样,具备一定的语境和特定的使用场景,不同的词语或者不同的语气在不同的事情中可能存在延伸和演变的现象,因此在对语言感悟进行提问时,教师需要特别重视问题的顺序问题。例如《故乡》的学习中,首先可以提出的总括性问题可以设计成“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怎样的?”,考察学生自主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可以依次提出“文中作者主要用了哪些富有特点的词语来勾勒他眼中的故乡的?”、“这些词语分别可以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等等来将教学重点引导到文中的词语和语句。(3)引导式解决问题,需要教师能够首先全面正确地理解汉语文段中文字层和思想层不同层面的各种内涵,并且从中挑选出适合学生学习和利于学生理解的部分,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探寻答案。如在学习《广告与客户》一文时,文中的“销售”一词还具有“营销、行销、推销、停销”等近义词,对这些近义词,教师需要首先了解各个词的准确意思,对于初中生,光有定义很难使其理解这些词的差异性,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应的视频或实例来辅助定义对这些词进行全面的解释,解答后还可增加针对性的造句或填充训练,实现学与用的及时互联。

二、建造语境,鼓励学生善用网络环境来学习汉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学生由于母语差异和汉族学生相比,其汉语的语言学习和运用环境远远达不到日常交际的频繁程度。21世纪网络时代的来临,开放的网络为少数民族初中是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汉语学习途径。作为教师需要发现网络环境和现实的地方传统环境带给汉语学习的截然不同之处,鼓励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各种新闻媒体、影音试听及听力训练的内容在网络上传播来开,教师可在课堂中应道学生,教导其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意识的筛选和理解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汉语的阅读能力。此外,方便的社交媒体也具备了提升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和交流欲望的关键属性,教师可以开设自己班级的微信或QQ群,加大课下汉语知识的共享和讨论,从线上环境的远程营造带动线下现实语言学习环境的持久性。

三、培养语感,树立学生听说汉语自信心

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的听说训练更多的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然而笔者认为真正使用的语言听说训练形式应该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学生主说、教师引导”的形式,即鼓励学生课下积极预习、课上主动“说”。例如,在学习一节新的语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布置课文的预习和准备工作,首先发挥学生课下的预习能力,然后在正式上课时以学生为主体,给每节听说课安排相应的“主讲小老师”,听学生讲自己从课文或者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感悟,其他学生则可在听完台上学生的讲述后进行相关提问和问题的讨论活动,整个课堂为学生营造出自由的“说”与“听”的环境,长期的训练将利用学生流利汉语听说能力,找到学习中的自信。

四、鼓励创新,提升学生汉语阅读与写作能力

一门语言的使用可以分为口头使用和书面使用两类,书面使用中,写作又是集使用与创新于一体的较为高级的一种只用形式。因此,少数民族初中生汉语的学习中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同时大量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何结合阅读内容提高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和素材积累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例如在学习课文《故乡》时,教师可以将鲁迅描写少年闰土的肖像描述提取出来,说明“紫色的圆脸”、“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等肖像描述表现更深一层闰土特点是“风吹日晒,健康”、“农村孩子”、“父母疼爱他”。这种由浅入深的表达方式是非常适合初中生写作初学者学习,教师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此手法针对性设置课堂写作练习,使学生从创作中学习优秀写作手法。

参考文献:

[1]尼加提·麦海提.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初中汉语教学效率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7):329-32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55-0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提升教学效率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