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6-11-27董志刚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联觉情感音乐

董志刚

永宁县望远中心小学 宁夏银川 750101

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董志刚

永宁县望远中心小学 宁夏银川 750101

对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来说,视听联觉的应用有利于实现音乐“以美育人”的功能。本文从视听联觉概述入手,明确了视听联觉的内涵,之后分析了视听联觉的应用价值,最后结合实例探讨了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视听联觉;音乐欣赏教学;应用

一、前言

感受、体验和鉴赏是音乐学习的核心所在,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聆听音乐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单纯的依靠聆听音乐往往不能呈现出音乐之美,而视听联觉的应用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听到悦耳的声音,还能够获得良好的艺术感受和艺术体验,从而实现“以美育人”的目的。基于以上,本文简要探析了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二、视听联觉概述

联觉指的就是同感,钱钟书先生在《同感》一文中提到,人的各个感官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彼此打通。视听联觉指的就是利用声音与视觉形象类比的关系来引发联想,即从视觉中获得听觉感受,从听觉中获得视觉感受。对于音乐审美来说,“音乐形象”往往是抽象的,视听联觉的应用能够实现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之美。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用视听联觉的价值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应用视听联觉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视听联觉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都有好奇心,且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视听联觉能够实现抽象的音乐形象化,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视听联觉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视觉与听觉的碰撞激发了视听联觉反应,在形象的画面与美妙音乐的双重感染下,学生脑海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音乐形象,创设出生动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视觉来启发音乐艺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抽象化及笼统化的局限性,将音乐审美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强化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四、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静态图像激发视听联觉展开教学

图像是视觉艺术传达的语言,其与声音的结合充实着人们的视听世界,图像直观、形象、生动,能够还原生活情境,承载的信息量大,且能够刺激多重感官,学生在声音和图像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视听联觉反应,视觉与听觉相互渗透,从而深化对审美对象的良好感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视觉化形式来讲精彩的音乐文化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还能够促进音乐传播。通过视听联觉实现眼观耳听,达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审美效果。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赏《狮王进行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狮子、蜜蜂等图片,将音乐与图片配合心声,实现音乐片段的符号化,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知和感受音乐中的美,理解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再例如,在欣赏《百鸟朝凤》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将百灵鸟、杜鹃鸟、画眉鸟等各种各样鸟儿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想象自己身处大森林一般,从而深化审美效果,或者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画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尿,实现“歌情画意”式的学习。

(二)通过实物道具激发视听联觉展开教学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情感体验,而形象则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捕捉生活中的音乐形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美的情感。以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为基础,借助教学设备来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将抽象的音乐生动化、形象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音乐记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感知和理解音乐,同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欣赏《七色光之歌》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图片教具,让绚丽多彩的图片教具与作品的歌词与旋律相互呼应,学生仿佛置身于缤纷七彩的彩虹之上;再例如,教师在教授《铃儿响叮当》这一课程时,可以将自己装扮成身上挂满铃铛和礼物的圣诞老人,一边与学生打招呼,一边唱出美妙的歌曲,从而营造生动形象的氛围,引导学生用心去聆听音乐,感受和体验音乐中蕴含的美。

(三)通过动态媒介激发视听联觉展开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媒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其能够刺激人们的感官。听音乐是学习和欣赏音乐最主要的方式,但有时这种方式难以有效呈现音乐之美,更需要视觉艺术的融入来深入挖掘音乐潜在的魅力,教师通过播放动态画面,能够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内容和情绪,使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将音乐所展现的情感和内容具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欣赏《游击队之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游击队员穿梭于地道中智斗敌人的影片片段,将作品的背景呈现出来,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再例如,在欣赏《杜鹃圆舞曲》这一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播放杜鹃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场景,引导学生从形象感知来体会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更好的感受和体会音乐之美。

五、结论

综上所述,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握音乐学科和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通过静态图像、动态媒介及生活中常见的视觉道具来激发视听联觉,从而深化音乐“以美育人”的功能。

[1]孙琦.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01:94-101.

[2]李婷.音乐欣赏教学中联觉的发掘与培养研究[J].黄河之声,2015,18:60.

董志刚,1969年11月,男,宁夏银川人,大专,中级职称,小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联觉情感音乐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你是联觉人吗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你我脑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