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防范员工职业倦怠

2016-11-27张素勤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国有企业管理

张素勤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212132

浅谈国有企业如何防范员工职业倦怠

张素勤

镇江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212132

职业倦怠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负面情绪,不同程度的存在于每一个职业人身上。很多企业已经进入职业倦怠的高发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组织发展。作为企业管理者除了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外,还要懂得用独特的方法,帮助员工重燃激情,为员工带来工作新鲜感,唤醒其能量和才智。

企业管理的本质是人的管理,无论任何事情都要人去做,将人管理好,企业管理者就可以垂拱而治了。但是我们常常会发现,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原本高效多产的优秀员工渐渐变的对任何事、任何人失去兴趣,对工作缺乏内在动力,效率低下;员工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相互抱怨,关系淡漠;团队凝聚力下降,缺乏协作;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下降。这些现象说明组织内出现了较为普遍的职业倦怠现象,管理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对前途无望”“工作热情消失”“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之类的心理现象,使得工作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低下的症状。据调查,最易犯的“职业通病”中排名第一的就是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调查显示,4000名被调查者中,轻微症状的占70%,39.22%出现中度症状,13%受调查者出现严重的症状。

既然,职业倦怠如此普遍,那到底是什么扼杀了员工的激情?

一、工作内容简单重复僵化

相当的国有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部分员工从事的是操作或事务类工作,简单、重复,辛苦又缺乏挑战性。加之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薪酬采取的依然是人均计划型,工资水平市场偏低,员工技能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员工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既不安于现状又无力改变现状,长期以往容易对工作产生厌倦,不但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如果一线员工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二、工作表里不一,吹嘘夸大“二张皮”现象

大部分国有企业来自于上级的各项检查、评比繁多,有些领导好大喜功,为了荣誉不惜代价,于是乎在台帐上做文章,在硬件上投入包装,员工不得不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虽然获得荣誉,但和现实并不相符。接踵而至的宣传、参观、交流、学习,让员工觉得虚假,也易使员工做其他工作也形成应付的“二张皮”习惯,长期以往,让员工的价值感缺失。

三、角色模糊以及角色冲突

国有企业的人员相当一部分有来自于征地、职工子女等各种关系,管理未能做到科学选人、用人,职责明确。有些领导德不配位或做甩手掌柜,凡事都让下属去做,既给下属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有些下属能力匮乏,上级不得不帮下属补位;这些角色模糊以及角色冲突也是造成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有些企业的分配机制未能按照“多劳多得”,而是“能者多劳”,长期以往也会让员工心理失衡,造成职业倦怠。

四、员工过于理想化的期望或年龄增大

容易职业倦怠的人,往往具有高成就的动机,为自己制定过高的目标,然后通过狂热的工作以求达到目标。但往往由于目标过高,非自己能力或短时间内能达到,常会给自己带来挫败感。也有些老员工由于年龄逐渐增大,对本职工作已驾驭就轻了,觉得再努力和付出也不会换来发展和晋升希望,便对工作失去热情。

五、工作没得到想要的回报

没有人一开始就甘于碌碌无为,特别是一些大学生,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国有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人际关系复杂,天天围着领导转或有背景的员工,无所事事也得到提拔,而自己尽心尽力,却不被重视,意见和建议无人在意,俗话说“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即使暂时未找到合适的新主,也不会用心工作上了。激情管理是通过激发员工的超常情感,使之保持和延续高昂状态的一种管理模式。管理是手段,激情是目的,让员工在工作中倾注激情回报企业,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和成长。

(一)创造公平公正的内部环境

用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激励,最大限度的降低和规避团队不和谐导致的不稳定。营造“有作为才能有地位”企业文化氛围。明确职责和任职资格,通过公开透明的绩效考核,让员工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促进员工不断自我提升的动力。通过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为员工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二)增加授权,拓宽工作幅度

对能力较强或年龄偏大的老员工,要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授予更多的工作权限,赋予挑战性的工作任务,这是由信任产生的激励。以真诚为基础的信任是连接情感的桥梁,人被信任可以提高其幸福指数。管理者要经常和员工沟通,了解员工对工作认识、态度和建议,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平台。

(三)采用调岗、轮岗、一专多能等

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才会表现出高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让他在工作的时候更有效率。在一个单位或部门 ,如果员工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在其他岗位效率会更高,管理者应该给予支持,通过调岗或轮岗的方式,既能让员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也能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员工一专多能,从而更有利于岗位整合和优化。

(四)帮助员工进行情绪管理

管理者应重视员工自我情绪管理的指导和培训,如合理的安排工作和生活;帮助员工找到工作以外的爱好,缓解工作压力;了解员工的职业兴趣。此外,要通过组织各类活动,激发团队凝聚力,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沟通,营造轻松和谐的劳动关系。

(五)构建职业生涯通道,激发员工动力

要通过构建员工职业生涯通道,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发展方向,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帮助员工不断提升综合能力。通过岗位任职标准结合绩效考核体系,让员工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自己的目标,选择晋升的方向,从而有效激发员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潜力。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所谓管理就是通过规划使资源更优,效益最大。优秀管理者要了解员工从物质向精神发展的各阶段需求,帮助员工规划好工作和生活,进行情绪管理,防范职业倦怠,改变引起员工不良情绪的事物本身,改变员工对事物的看法,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共同成长,促使企业高速稳定的发展。

[1]安鸿章,岳威,王守志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第二版.

[2]刘仲.《从职业枯竭症年激情管理》半月刊,2015年15期.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国有企业管理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做人要实”之我见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