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研究

2016-11-27尹博强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财会管理体制

尹博强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研究

尹博强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事业单位作为国有产业的一个重要经济体制,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然而,传统观念和管理体制的影响依旧存在,表现在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彻底改革体制。着眼于全局侧重于经济管理中的财会手段改革创新,对目前存在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漏洞和管理体制问题,进行建设性的方法和路径探析。

经济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创新

一、引言

事业单位是一个综合体现国家行政管理公益性和服务性特点的经济实体。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经济体制的管理效能,提高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综合实力。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体制革新上依旧存在着因循守旧、创新意识不足的老问题,现有的经济管理体制表现出不能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种种弊端。

二、事业单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诱因

(一)观念老套,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在国有经济领域发挥着国家职能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其所有资产完全由国家无偿提供,造成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的意识淡薄、管理方式落后,存在着一系列的实际管理问题,如:编制预算机制欠缺;经济体制建设管理滞后;财务系统的信息决算能力低;管理模式陈旧等。同时,由于政事一体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影响,使事业单位在产业管理和扩大化经营运作上,拘限于原有的行政管理经验。

(二)固定资产,维管不当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国有性,其资产所有权属国家所有,表现在资产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上:首先,是整体重视程度不够,资产管理内容粗放缺乏针对性;一定程度上以资产购置替代了日常维管;实物台账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管理职责混乱。其次,由于事业单位缺少健全的外部监管体制,固定资产随意购置、随意管理、随意核算的不严谨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包括资金截留和人为的浪费现象、违规行为也衍生于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

(三)管理方式陈旧,监管力度欠缺

事业单位在财会管理、激励机制管理和招待费用管理等方面依旧延续陈旧的管理方式,首先在财会管理上,财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急需提高,尤其是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是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人员的薄弱点,是制约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水平和效率水平的重要原因;其次,薪酬管理中的薪酬激励作用未能得到开发和利用,现行薪酬结构中固定工资比例较高,成为员工主要收入部分,浮动工资由于占比较小,所能体现的激励功能十分有限,员工普遍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在招待支出上,缺乏科学有效的统筹安排,表现为常规招待支出费用超标严重。除此之外,由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和审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事业单位还存在着伪造账目等问题,以虚假经济业务和工程项目以及各种名目的虚开税票手段等套现行为,成为事业单位管理层贪腐的主要形式。

三、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强化意识,职责明确

首先,事业单位的主要管理层需要强化自身的管理意识,立足于本单位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制订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规划,以区域性、板块式的多方并行改革方式实现阶段式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高效快捷的方式将经济管理中的具体机构设置、职责划分落实到人,从而实现内部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其次,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事业单位应根据各部门的职能特征,建立针对部门管理的职责分工和内部考核。

(二)加强内部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

内部预算编制和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进行内部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在行政性的影响下,原有的预算编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相对较差,合理和可靠、适用是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上的发展要求,因此,做好资金统筹,慎重对待业务费与设备购置费及员工工资等项目的费用预算,是科学管理预算收支的有效方式。事业单位需要按国家统一的预算表格及科目、程序和口径规定,进行可行性研究、决策,确保预算管理的有效性。事业单位也要加强内部的风险管理,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应将其作为资产管理重要方面,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在购置和租赁、维护保养及盘点上实行细化管理。

(三)加强财会队伍的业务建设和自我监督机制

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深造的方式提升财务从业者个体专业水平;其次,引进优秀的财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再次,要重视财会管理者和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培养,以各项法律法规进行自我约束、自律,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求精通业务,又要求不弄虚作假,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事业单位应主动配合国家监管部门进行财会审计,进行经常性的自查与外部查账相结合,确保账目真实有效、符合单位发展和国家利益。

四、结语

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管理理念,是一项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国家经济的重要举措。对于事业单位本身而言,改革创新是一个全面挖掘自身经济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从国有经济层面来说,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创新提高了其经营灵活性和自主性,对国有资产优化整合中起着积极作用。

[1]顾昕.能促型国家的角色:事业单位的改革与非营利部门的转型[J].河北学刊,2005(01).

[2]黄宁燕,周寄中.英国公共研究机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05).

[3]范维培,颜元培,陈兆育.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03(05).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深化转制科研机构产权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J].黑龙江政报,2003(07).

[5]张佳文.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进展[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02).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财会管理体制
“清代边疆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与就业发展研究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2016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部署八大改革任务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