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身携带桃花源

2016-11-26崔文僮

爱你 2016年5期
关键词:茶友品茗和田玉

◎ 崔文僮

随身携带桃花源

◎ 崔文僮

茶友老郑常送好茶给我,我则以贱石回礼。我倒腾的石头与老郑把玩的和田玉相差甚远,可老郑照样对我的乡野之物视若佳石。

我常集石送给像老郑这样的雅学之人,希望它们有好的归宿——品茗时将石头放在手里把玩。饮茶润石是一种上佳的消遣,喝了茶之后,浸汗的地方不在额头而在手心,石头暖在这样的手心里,再糙也能润出个顺滑莹亮来。有人知道我有这个偏好,也以好石交换,以供阅读时灯下消磨,那些紧蹙眉头熬夜赶稿的老学究手里就差一枚石头以享片刻之娱呢!

品茗玩石是我和老郑在茶桌上偶然得来的感受。茶不是用来学着饮、学着品、学着闲适,而是在轻如浮云的世界里用来沉下心亲近流淌在岁月里的清泉。泉水里必有很多矿物质养料,而你手握一枚喜爱的山间之石,在冲茶的哗哗水流中,突然发现它们有着你想象不到的和谐。

我认识的爱茶之人不多,听说的倒很多。大家痴迷功夫茶里丰富的茶宠世界,可一说到茶叶,谁都不及格,这时茶台上摆着的姿态各异的玩物也跟着逊色了许多。

老郑是我认识的唯一在茶上用心思的茶友,茶海、茶壶、茶杯他一概不玩,走到哪儿都只揣一包上好的茶叶,简单的茶具就足以展示其茶叶的风华。确实,再好的茶具如果没有上好的茶叶,其他什么都说不上话。老郑的气场就在这里:有茶、有人,便有一个绝妙的茶饮世界。

老郑收藏的不仅有石头,还有其他好玩的东西,这些东西很老也很精。老郑在瓷器、沉香、和田玉、普洱生茶上下了很多功夫,每次我都是逮着和他喝茶的机会请教收藏经验。老郑不老,我却愿称其为老典籍、老学术、老文玩,因为他着实有着很老到的收藏品格:懂节制,绝不“贪玩”,越爱的东西越以少收藏为益。

老郑日常随身带一块不大的沉香,拴在钥匙扣上,全身总缭绕一缕轻盈的淡香,偶尔揉进袅绕的茶香里,饮茶时顿时如进入桃花源一般。就老郑平日里这腰间的一枚沉香、袋里的老普洱生茶、言语里的一派风华,走到哪儿似乎都能把他的桃花源带着。

(摘自《我不是吃货》译林出版社 图/Alexandra Nea)

猜你喜欢

茶友品茗和田玉
品茗
意大利:一盏清茗酬知音
上海:与一席茶悦然相对
浅谈和田玉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
八字诀鉴别和田玉
安溪寿星爱品茗
享受春天的味道——“当代贵州茶友会”活动侧记
白茶飘香 安吉品茗
和田玉的内在美
拨琴焚香,茶友共品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