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出作文的五味之苦辣咸

2016-11-26王勇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山楂青春人生

王勇

一盘好菜,绝不能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酸要酸得动人,甜要甜得清冽,苦要苦得劲道,辣要辣得深入,咸要咸得有味。同样的道理,一篇好的作文,绝不能缺少打动人的地方。上一篇中我谈了“酸”与“甜”,这篇就谈谈“苦”“辣”“咸”。

提起“苦”似乎都让人皱眉,“苦”字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这个繁荣和谐的社会上。事实上,苦的食品往往带给人的却是健康,苦尽甘来的感受往往更加美好。能够大胆地去写“苦”的文章更容易博得别人的青睐,敢写“苦”,本身就代表一种勇气,代表一种创新。

作文如何才能够有新意,就是要写出别人不肯写、不想写、写不了的东西,正确地去看待“苦”,认真地去思考“苦”,深入地去分析“苦”。所以写苦,不仅在于表现生活的真实,而且有利于表现出写作者的高尚境界。从“苦”写到“不怕苦”,再进而写出“正确认识苦”“从苦中品味到甜”“从苦中获得对人生等的思考”等更深层次的内涵,文章自然也就深刻了。

来看几个高考优秀作文中的片段:

片段一:你说,你总在大学的生活里遭到别人轻视的眼光,你认为那是因为你寒酸的出身;你说,你总会在高等学府里受到该校学子的指指点点,你认为那是因为你来自普通的家庭,你在埋怨你的父母,你在感叹上天的不公。而我想说的是,没有人会从你身上看到你的出身,但你的举手投足可以暴露你的寒酸空洞,亦可展示你的优雅学识。——《吃苦要趁早》

片段二: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那里的人都称那叫“沟子里”,因为实在太偏僻了。像别的农村孩子一样,小时候的我也常赤脚遍山地跑。和伙伴们最爱做的事,便是在树林里,找陈山楂。

现在已经都找不到陈山楂了,那和别的山楂果儿不一样,陈山楂的味道是又苦又甜的,生活的味道。

树林里枯枝很多,那后面常常有陈山楂,稚嫩的皮肤常常被划破很多口子。但依然想摘,那红滴滴的陈山楂,伙伴们喜欢捡地上的,那种熟透了的,薄薄的果皮有些蔫了的,因为那样的果儿比较不苦。而我,喜欢把手伸进枝丫的最里处,摘那些鲜红饱满的陈山楂,那样的果儿才甜,才苦。

我并不是喜欢尝这苦,而是外婆的手能把这苦,变得愈发香甜。

——《浸泡过的陈山楂》

片段三:中年时,已识了尝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欢又苦又甜的感觉。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们在苦味中挖掘甘醇。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时,事业与人生大都处于鼎盛之时,许多人生的无奈亦已尽收心底,氤氲出了更为成熟稳重的眼光看世界。“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种继往开来的承接时期。携幼负老,中年又是个责任的时期。唯咖啡,苦甜参半,才最彰显中年之况味与魅力。——《人生三境》

片段一借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说“吃苦要趁早”,作者对出身苦有着理性的认识,在很多同学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境贫寒、父母衰老的时候,作者却能非常坚定地站在正视生活之苦的立场上。这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也是让阅卷老师击节赞赏的生活态度。生活的贫穷并不可怕,思维的贫乏才可怕。片段二通过把“苦”变成“甜”写出农人的质朴、乐观,生活中的苦是逃避不掉的,正视苦是一种态度,而能够将苦变成甜则是一种智慧,文章中作者并不一味追求甜的果实,因为他知道又苦又甜的滋味才真实,这种认识比片段一又深了一层。片段三写人到中年能够悦纳苦,悦纳苦又比接受又苦又甜深了一层,它体现出中年人在有了丰富的人生积淀之后的豁达与沉稳,这苦中便有了对世事和人生的思考。三个片段,其实写出了苦的三个层次。

辣得你眼睛流泪,辣得你满脸通红,辣得你嘴角发麻,你还在心里说一个字:爽!这就是辣。“辣”字现在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辣爸辣妈,辣言辣语……“辣”代表着个性,暗示着深刻。

作文中的“辣”,可以表现为:①思想辣,有洞察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平常人们看不到的东西;②角度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又不失之于偏激,而且能够自圆其说;③语言辣,语言表现力强,能够一语中的,让人叹服。从近些年高考优秀作文来看,学生思想日臻成熟,“辣”得红红火火。

来看几个高考优秀作文中的片段:

片段一:我们的生命如此之短,又必须在名目繁多的选择中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确实很难。当你选择成为一种人,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放弃做其他种人的可能性。你不能既做西门庆又做唐僧,不能既做女权主义者又做二奶,不能既信孔子又信耶稣,不能既做天使又做黑白无常,不能既做葛朗台又做散财童子……——《选择适合自己的》

片段二:现今社会中,美人层出不穷,而样貌却越来越同一化,回眸一笑,未曾千娇百媚;影视作品泛滥成灾,而主题却越来越趋向亚文化,回忆青春,未曾涤荡人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小时代》,泛滥的青春文艺片充斥我们的荧屏,仿佛青春只能是失去梦想。这种文艺片给青少年带去了什么?无非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及躁动不安。

我们总是在反思这个社会究竟失去了什么,为什么青春总是缺乏奋斗色彩?其实,正是人缺少了涤荡与砥砺心灵的精神食粮,一味地追寻形式与数量,造成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同一化,亚文化泛滥。

——《丝瓜与肉豆形式与内涵》

片段三:每个女人都是渴望爱与美好的天使。青春,是她们心中永恒不变的神话。她们追求着,从古时的胭脂水粉,到如今品种繁多的“欧菜雅”们,更有甚者竞去整容削骨。她们读错了“青春”。

青春不是只开一季的繁花,而是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三毛说过:读一本书,你自己尚无知觉,行行字字却已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你的容颜。

女人,多读书,多思考,随着日影飞去,诗入心田,你必能“青春作伴好还乡”!——《书中自有颜如玉》

片段四: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用心观察与记录》

在一篇中学生的文章中,出现了“西门庆”“唐僧”“女权主义”“二奶”等词语,是有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其实面对的选择很多,我们完全可以写得平和婉转些,如你不能既做善人又做恶人,你不能既做良吏又做贪官……可作者偏就这样写了,让人不仅叹服于其言辞之犀利,而且感慨于其思维之发散,这样的语言可谓辣味十足。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不能失之于偏激,可以积累些流行词语,通过对这些流行词语的思考和认识来表达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意识。片段二作者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体现其思维的深刻性,生活中美人的流行和青春电影的泛滥,其背后是什么?文艺片能带给青少年什么?青春总是缺乏奋斗色彩的原因又是什么?在现象的背后,作者敏锐地发现了亚文化的危害。作文要想写得深刻,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必须具备,每一个事件、每一种现象,都有值得挖掘的东西,我们要学会不断地追问“为什么”。片段三角度新颖偏又言之成理,可见其思维之独特性。女人如何才能拥有青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看法的对与否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有这样的独立思考能力,能不能自圆其说,作文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考,如果总说些人云亦云的东西,那就是“正确的废话”,也就违背了写作的初衷。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前提下,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片段四一句“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道出了许多人想说而未能说之心理,可见其语言表达功夫。我们要在平时习作中,学习雕琢语言,扩展语言张力,做到简繁得当,“各得其宜,各尽其妙”(周先慎语)。

“咸”靠的是盐,盐乃五味之神,一道平淡无味的菜,不需要多少佐料,加些盐,有些咸味,便会成为佳肴。对于一篇文章来说,什么才是“盐”呢?那就是“真”。

中学生作文需要的不是假大空的喊口号,也不是不痛不痒地发两句议论,要的是能够说真话,抒真情。这个“真”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这是我写的文章,“我手写我口”,文章中处处流露出个人的思考与感想,写作时能够多从“我”的角度写;②这是我想说的话,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真实、最亲切的文章才最能令人动容,抒情从来都是水到渠成的;③我为我写的文字负责,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写作,尊重文字,尊重读者。

来看几个高考优秀作文中的片段:

片段一:我不是个勇敢的孩子。我害怕困难,我害怕前路的茫然,还害怕面对前路的艰辛,我害怕面对没有方向感的世界,我害怕失去自我。

我总是想学着去坚强,可是坚强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坚强总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子坚强,它并不是两个字,它并不是一种心情,它不是一时的冲动就能完成的事情。我觉得它好难。我曾经尝试着去做,可是最终我还是失败了,我还是放弃了。虽然事情总是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事情总是以放弃而结束,但是我并没有很轻易地说出不。我虽然不是个勇敢的孩子,可是我也不是轻易放弃的孩子。我的放弃总是在挣扎了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不要轻易说“不”》

片段二:我在不断地攀爬,在人流涌动的崖壁上攀爬,累了的时候,就观赏“半壁见海日”的风光,倦了的时候,就想象“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希望,疲了的时候,就体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信仰。在前进的路上,我必须同身边的人一样,追求,向上,直至高考的崖壁,纵身一跃,坠入奋斗的海洋,游至成功的彼岸。

我相信,在昏黄的灯光下,伴着表针的走动,每个人都会在心中勾勒着那追求的图案,将其披挂在心的战场上,浴血奋战。这个充斥着拼搏的世界,就像一个圆圈,敢于走出去,才能看到成功的光环。——《梦在脚下》

片段三:还记得,我们都不想上高中,说高中太苦了,会受不了的,可是终究没有一个人会半路退出,却让高中成了过得最难忘的三年。

这些年,我们一起,风风雨雨。还记得,我们一起偷懒。不想跑操,就一块不去,却恰好被老师逮个正着,直到学期结束,就一次操都没有再敢逃过,只是每次都是怀着不忿的心情去的。——《不朽的青春》

三个片段都是以“我”为叙述主体,不管是议论为主还是叙事为主,都能做到从“我”的角度出发,使其文字变得亲切可爱,使其言论变得真实可信。读者也容易走入文章,和作者形成共鸣。片段一中“我”不回避自己的缺点,展示真实的自己,有缺点其实也很可爱,以“我”挑战缺点为例来阐释“不要轻易说‘不”的道理,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得文章真实自然。片段二由面到点,来写出青年学生的勇敢逐梦,在这里,“我”是所有学生(高三学生)的代言人,展现的是真实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片段三用“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属于高中生的故事,展示了高中生活在苦与乐中的独特魅力。其实不管是“我”还是“我们”,不管是属于你个人的小我,还是作为群体的大我,只要将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就是作文中所追求的“真”。当然,这里的“真”不是毫无顾忌,不是记流水账,而是一种瑕不掩瑜,是一种艺术真实。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就是作文。巴金老人也曾说过:“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写作其实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有滋有味的,我们的作文也应是有滋有味的,不求“五味”俱全,只要能有其一,你就能够写出让人回味无穷的文章来。

猜你喜欢

山楂青春人生
山楂丸与大山楂丸
人生中的某一天
山楂菊花茶降血脂
冰糖山楂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独一无二的你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