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行渐远的温柔

2016-11-26康国军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放牛娃田埂青青

康国军

时间如流水股无情地流逝,冲走了乡村的恬静与纯朴,只剩下些喧嚣与躁动。有的东西只能怀念,只能回望了,正如杜甫的“抵万金的家书”,余光中的“瓦屋听雨”,亦如辛弃疾的“听取蛙声一片”,但回望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怀念何尝不是一种甜蜜!普希金说,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我的故乡在鄱阳湖边上。小时候,我们没有参加学习班的条件及烦恼,如果能够放风筝或者去游乐场,绝对算得上是一种奢侈。故乡只有绿绿的田野,供我们疯跑;有叠得高高的柴垛,让我们躲藏;有轻快的蜻蜓、同龄的伙伴,陪我们嬉戏。放学或者放假,我们还可以去田地里凑热闹,模仿大人拿把镰刀收割水稻,虽然结果往往是让大人担心;可以拖着耙子去锄掉一棵草,结果那草还屹立不动,而自己却累得气喘吁吁;可以在田埂上追逐着捉抓跳动的小青蛙和小蝗虫等,或者挖个小土坑,把小动物们放进去,然后放点水,看它们游泳,或用小瓶子装起来,带回家向别的小朋友们炫耀一下,看到别人羡慕的目光,那比过年穿了新衣服还高兴呢。现在想想,那时我们是多么富有。

有人说:人的栖居是建立在诗的基础上的。若真如此,那童年生活都是诗了。

最难忘的还是放牛。放牛,一场久远却依然亲切的生活;放牛娃,一个稀缺却依然鲜活的称呼。我向来认为放牛是童年的专利,正如穿裙子是女人的专利一样。

记得那时也就七八岁吧,这年纪,别的事不会,可放牛是可以的。特别是农忙时节,牛耕田耕地累了饿了,大人们也劳累了,恰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间。天朗气清的日子,我们习惯于睡到七八点起来,然后慵懒地吃着饭,吃好后踩着牛角很习惯很轻易地爬上自家的大水牛,然后一手牵着绳,一手轻拍着牛,任凭着它带着自己向田野走去,其实牛比我还会认路呢,每每都是它领着我走到目的地,或田埂上,或山坡上。大水牛可乖顺了,它只顾吃它脚下的草,温驯地承受着小主人——我骑在它背上,有时看到它如此温驯,还会站立在牛背上表演一下,或者两脚夹着它前腿向后仰躺在它背上。当然,若被大人看见了,可得挨骂的。

有时骑累了,我会顺着牛背滑下来,然后远远地坐在牛前面的田埂上等它,像是等待自己的老朋友。有时,我也会远远地躺在它前面的草地上,用顶小草帽挡住脸上的阳光,暖暖地睡一小会儿,直到牛粗重的喘气声和吃草时发出的清脆声越来越清晰。不过也有睡着的时候,一觉醒来,牛早已越过我吃到前面去了。

牛有时也会耍耍它的牛脾气,也许是它吃厌了这条田埂上的草,想换个环境,也许是它受不了青青水稻或者花生或者玉米的诱惑,有时,它会趁你玩得投入时,踏入青青的稻田或者嫩嫩的花生地,津津有味地啃食着自己的美味佳肴。当然,这时最急的就是我了,赶忙跑去想牵住它,但往往事与愿违,你跑过去,它也跑,你慢下来,它也慢下来吃一会儿,还不时似得意又似乞求地抬头瞄一瞄你,结果践踏坏的庄稼就更多。万般无奈之时我就找石头,远远地向它扔去,想赶它走,事实依然是从这垅田赶到了另一垅田,最后多半是大人们帮我牵回了牛。当然,我也免不了挨那庄稼的主人骂或者父母轻声细语的责怪,所以在牛被牵住之后,我偶尔会适当地报复一下,用绳子向它的嘴甩去,还嘟囔着:“就你好吃,叫你再敢好吃!”过后又会像心疼自己的宝宝一样抚摸着它。

傍晚时候,骑着自家的大水牛,看着它吃得饱饱的肚子,心里美滋滋的,感觉它就像自己的一件成功作品,而大人们最终就是看牛的肚子有没有吃饱来判断今天放牛是不是认真的哦!沐浴着温柔的夕阳余晖,伴着飞鸟,我们一起悠悠地回家。如果有画师,我想那画面绝对可以算是个美好的童话。

提到放牛,想到了一个记者采访放牛娃的故事,故事中放牛娃说:把牛放大了然后卖钱,有了钱就可以娶媳妇,然后生了小孩再放牛!坦白地说,我没有这个放牛娃这么现实,这么有长远打算,我那时只是单纯地放牛而已,只是单纯地享受着那个过程,完全不理会外面的世界或者不可知的未来。现在想来依然一片清澈。

只可惜,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些东西正渐行渐远。周国平说:当我们在海上漂荡时,港口的灯火最美。是的,最美的会一直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绵延成永恒。

猜你喜欢

放牛娃田埂青青
田埂的底色
星星眼
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青青芳草地
摇曳的田埂
An analysis of how to get rid of poverty
An analysis of how to get rid of poverty
吹柳笛
就是因为那个洞
放牛娃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