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教育思潮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

2016-11-26孟繁军

唐山文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思潮终身教育体系

孟繁军



终身教育思潮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

孟繁军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学校为主的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单个社会成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社会立足,一个国家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潮才能不被世界淘汰。以终身学习为生存理念的思潮对我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在实践中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创造社会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21世纪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资源的全球共享、知识更新速度的提升以及人们自身生存技能要求的提高,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以适应新的挑战。学校教育不能满足知识传授和继承的时间、空间的需要,在人类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中,终身教育思潮是进步的基石。

1.终身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受到挑战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学校一直被认为是学习的圣地,教育与学校密不可分,融为一体。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进步,只要提到学习,就会想到学校,教学活动似乎只有在学校才能进行下去。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正在逐渐显露,学校教育缺乏权威性和创新性,知识结构体系老旧,不能满足人们对终身教育知识体系的需求,封闭的、静态的学校教育不能适应动态、快速的社会发展,教育事业改革是大势所趋。在我们的亲身生活体验中,高中甚至大学学到的知识只是微乎其微,以学习为发展概念的社会需要的是终身学习型人才,学校教育的垄断地位势必会受到冲击与影响。在学习型社会中,学校不是教育的终点,也不是人生唯一的学习阶段,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正在无限延伸,终身教育将逐渐成为社会认可的发展方向。

1.2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存在需要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支撑,世界各国正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重要性,呼吁各国发展教育。中国在近代由于技术和思想的落后受到列强入侵,中国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离不开创新与进步。重视教育的突出地位、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适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教育理念的全新认识和教育内涵的增加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兴教育哲学。在提倡享受精神文明的今天,人的前半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体系,活到老学到老已成为社会共识。引领国家进步的教育体制需要终身教育为指路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2.终身教育思潮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影响

2.1教育制度的变革

终身教育思潮不是为了否定学校教育在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也不是为了消灭学校教育彻底推翻以前的教育理念。它以与改革后的学校教育共存为理念,以多元化、社会化和弹性化的教育为主导,积极开发社会成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潜力,提升个人在受教育中能动意识。

2.2教育理念的转变

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发挥人的主体精神,重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尊重人的主观选择,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创造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我们应当认识到,学校的价值不再是提供学生模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当今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完善自身需要付出持续、长久的时间。社会个体都是不完整的,通过持续终生的学习,掌握人生、社会、知识体系哲学,完善自身的同时为社会的发展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3教师地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中,教师就是学术权威,就是活的知识体系。当今社会,学生无条件服从老师教育体系的时代已经过去,老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越俎代庖只会打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这一传统的职业不会消失,只是教师的角色做了相应的改变,作为知识的载体和传承者,老师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在终身教育的体系下,没有永远的老师,也不存在永远的学生,角色的互相转变激发社会个体的学习意识,认识到知识重要性的同时,通过体会各个角色的作用,顺利实现身份的转变。同时,老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个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很正常,但不代表两个群体之间没有交集,老师和学生只有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2.4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

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发展的几千年里,统治者都是以死板教育的方式发展教育,适应了封建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思想多元化的发展,注重发挥人的潜能和个人因素的教育正在逐渐发展,片面化、终极化人才评价方式的打破,让人才的评价方法更加多样化。成功与失败只是暂时性的状态,人们通过学习和努力可以创造新的希望。终身教育提倡,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通过逐渐丰富的知识体系的摄入完善自身,用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把握、发展自我,提高技能的同时实现自我突破。

3.总结

社会的持续前进和不断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进步。人之所以为“人”正是教育的作用和影响,终身教育将人的思想与肉体紧密结合,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心理的健康性和思想的创造性,使社会个体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同时,被看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终身教育也是现代教育前进的动力。21世纪社会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超越地区的发展,把终身教育思潮摆到新的高度。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期待终身教育思潮为中国的教育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杨维烈,徐挺,郑夏达等.终身学习思潮与教师角色的改变[J].时代教育.2012.

[2]高琼琼.终身学习的特点及原因探究——从学校教育到终身学习[J].当代教育论坛.2010

[3]吴晓义.终身学习视野下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的沟通及衔接[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研课题“高等学校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研究——以北华大学为例”(2014zcy221)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32000)

猜你喜欢

思潮终身教育体系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终身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回顾与展望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加快终身教育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