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辽代早期对待汉人的政治政策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会制度汉人辽国

刘 惟



试论辽代早期对待汉人的政治政策

刘 惟

【摘 要】本文试论辽代早期对待汉人的政治政策。

【关键词】政治 制度

一、新置汉城用于安置辽境汉人

契丹贵族们审时度势,新修筑城县让辽境汉人居住,目的是让汉族文化和草原文化相互融合。辽朝统治者设置“唐州县”、“龙化州”及龙化州东城[1]等地区安置每次征战中俘虏的数量庞大的中原人口在多次南掠中原获得众多汉族人口之后,设置“汉儿司”专门管理辽境汉人生产生活,重用汉人为“汉儿司”具体管理者。[2]辽朝统治者们还设置加强贸易往来的“羊城”,当然这商品交易也是由住在这里的中原汉人参与完成的。这些新设置的州县依然沿用以前的叫法,例如辽朝统治者将在蓟州三河县(今河北省三河县)俘获的中原人安置到辽国境内依然叫三河县(位于今辽宁省沈阳市)并加以管理。还有辽朝境内的“密云县”(后改名为庆云州,位于今辽宁东平南)、“潞县”、“龙华县”、“临潢县”的设置都是按照此先例。[3]

二、对入辽汉地之汉人的行政管辖

分两种情况:一是从916年开始,辽朝统治者向南征战中原,所掳之地责令辽朝西南面招讨司进行管辖,并将将所掠中原的各个城池进行了更名管辖,既让汉人统一居住,又让其逐渐归属,在思想上确立其宗主地位。二是划到辽国境内的中原和辽朝临近的地区,辽国统治者们继续沿用了中原的原有的区划建制,以便于统一管理当地汉人,维持边境贸易稳定。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汉人固有的生产方式、避免激化民族矛盾,从而推动辽朝贵族的统治力。幽云十六州汉族人口众多,地理位置显著,并入辽国后,使其成为辽与中原生产生活交流的地区,依然沿用以前的州县制。

三、特殊的州县制度

辽王朝早期基本上是处于奴隶制阶段。和汉族文化的不断融合,衍生出了头下军州管理体制。由于辽朝地域广阔,社会制度落后,没有成体系的完整地域管理制度,所以头下军州是一种类似于部队大院的管理模式。头下军州按所俘虏汉人人数多少划分,分为头下州城和头下军、县、堡,是由辽朝统治者奖励在历年征战中表现优异的人的奖品,这些人来源于契丹王室、行政管理者、草原部落头领等。历史上有名的“二税户”诞生于此,指的是在头下军州居住的每一户人家既要交税给国家,也要给当地的管理者交租,相当于受到了双重剥削。这种特殊的地方政体让居住者怨声载道,必然影响辽朝的统一稳定。但后来由于辽朝社会制度的进步和南征的减少,辽朝中期统治者们一步步将头下军州划分为地方统一行政管辖,去除其军队管理制度,改用普通的地域管理制度。逐步去除了契丹贵族和契丹人民在法律面前的特权,实现了契丹和汉人统一法律制度。头下军州的消亡印证了辽国封建制度化不断进步。

四、汉人精英受到重用的原因

一个朝代的兴盛必须依附于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管理制度,在当时,辽朝要想兴旺发达必须重视汉族文化和汉族高级知识分子。

第一,汉人先进的社会制度和人才制度是辽朝所缺少的。辽朝人人起源于北方草原地区,生活方式是“天苍苍、野茫茫”的游牧和狩猎采集,他们随着河流和草地而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场所,没有耕地文明和发达的社会制度。在辽朝建国之前,契丹没有自己的文字和书籍,契丹贵族内部学过汉人文化的人极其少,部落完全处于奴隶制社会。因此,知识文化高的辅助人才是特别匮乏的。而中原汉人地区处于封建统治制度下,有一套组织严密的政权机构和制度,社会发展程度相对发达,先进的制度培养了众多的优良人才,而人才是中原地区相对发达重要因素。辽王朝在与汉人的征战以及相互融合过程中,迫切希望掌握这样一批能文能武人士帮助他们管理社会和攻城略地,以加强辽朝政权的统治力度。汉人韩延辉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个情况。韩延辉从草原逃奔到晋国,受到当朝宰相王缄排挤,准备再次回到辽,他的同学王德明告知他回去必将一死,韩延辉说:“彼(阿保机)自吾归,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4]汉人韩延辉深洞悉了辽朝统治者不计前嫌,爱惜人才,果不其然,韩延辉归辽后,阿保机对待他十分器重。

其次,重视汉人精英推进对汉人的管理力度。由于汉人生产生活习惯与草原民族有很大区别,如何控制和管理好汉人,是摆在辽王朝统治阶级面前的难题。契丹贵族仰慕丰厚汉族文化,特别爱惜能辅佐其治理国家的汉族人才,在汉人的帮助下,制定了很多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社会制度,并逐步从辖区对汉人的管理推向全国,这就诞生了著名的“藩汉分治”和南北面官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实施不仅造福于百姓、有利于辽朝管理国家,也展现出辽朝统治者们学习先进,跨越民族的过人的胆识和开阔的胸怀。于是,汉人辅佐契丹统治者们治理国家、管理朝政、使得辽朝兴盛一时,百姓安居乐业,边境稳定繁荣,成为历史长河中的闪耀篇章。

参考文献:

[1]太宗纪上[M].辽史(卷4).

[2]地理志[M].辽史(卷37).

[3]太祖纪上[M].辽史(卷1).

[4]余超.辽朝初期的汉人政策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历史学院)

作者简介:刘惟(1989-),女,汉族,赤峰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

猜你喜欢

社会制度汉人辽国
宋辽之间的“软战争”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喜欢出国
王安石为何不愿出国
秦人称谓小议
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制度对法律功能实现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基于社会平等的社会制度建构理论辨析
不受羁绊的女性
民族整合与文化认同:努尔哈赤汉人“恩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