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自杀率升高怪对华贸贸易?

2016-11-25李勇青木

环球时报 2016-11-25
关键词:对华贸易贸易特朗普

●本报驻美国、德国特约记者 李勇 青木 ●本报记者 林鹏飞 ●李萌 魏辉

英国脱欧、打着贸易保护主义大旗的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世界对自由贸易的前景深感担忧之际,有美国学者却瞅到了搭贸易保护便车的机会。据多家美国媒体23日报道,两名美国学者发表的研究报告给美国对华贸易列出一条令人吃惊的新“罪状”——导致自杀率升高。该研究“成果”的逻辑是,对华贸易令许多制造业岗位丢失——失业者陷入抑郁或吸毒成瘾——自杀率升高。真是应了那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谁都清楚,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美通过贸易进行互补,给双方都带来好处,否则中美贸易这些年怎可能发展如此迅猛。中国人民大学学者李庆四24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种说法纯属胡扯和找茬,“没有贸易的话,美国就不是自杀率升高,而是有人要饿死了。”说法虽然荒唐,但在当前背景下却格外引人注目。中国网上现在流行一句话:“互联网时代,站在风口上的猪都会飞起来。”在贸易保护的风口,这种耸动说法又有何影响呢?

又是对华贸易惹的祸?

“研究者发现了一个造成美国中年白人男性死亡的新的烦人原因”,《华盛顿邮报》23日以此为题报道了这项研究“成果”。文章称,一反几十年来美国人越来越健康的进步态势,没有大学学历的白人越来越容易在中年死亡。研究人员去年注意到这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本周,两名经济学家提出新的理论,认为对许多工人来说,美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可能是致命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贾斯汀·皮尔斯和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彼得·肖特联合发表论文表示,自2000年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PNTR)地位以来,在美国受PNTR影响较大的地区,自杀及其相关原因造成的死亡案例明显增多,白人男性群体是受影响的“重灾区”。

皮尔斯和肖特认为,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迫使美国工厂关闭,许多失业美国人没法回到过去的生活,一些人陷入抑郁或吸毒成瘾。他们估计,与2000年前以及与不容易受对华贸易影响的地方相比,在竞争力差的地区,中国产品进口增加导致平均每10万居民中增加0.4名自杀者,药物中毒而死者每10万人中增加1.3人。放在全国来看,相当于进口增加造成自杀率增加4%。

同时肖特认为,贸易总体上可以带来重要的经济效益,但他认为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需要做更多工作来帮助那些流离失所的工人。该研究还给出一个有些矛盾的“发现”:与中国竞争显著减少了心脏病发作的数量,可能是因为更少人从事繁重劳动。肖特称,虽然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进口产生负面经济影响的地区,但与中国的贸易可能给整个国家带来经济利益,改善美国人的健康。美国消费者普遍能够因中国廉价产品减少支出,从而可能有更多的钱用于医疗开支。

虽然如此,“自杀率升高”才是媒体眼中这份报告的看点。美国《纪事》网络杂志以“贸易的又一罪状:自杀率升高”为题称,经济学家在过去几年间发现,来自中国的进口激增可能导致美国数百万人失业,证实了许多人认为的贸易阴暗面。现在,另一个重要而令人吃惊的新研究表明,美国工业快速空心化可能推高了白人工人阶层的自杀率和吸毒过量率。“美国之音”的报道标题是“研究:美国白人男性自杀率升高与中美贸易相关”。

“纯属胡扯”,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庆四这样评价这项所谓的研究。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贸易不能怪中国,这是美国自身经济结构决定的,是其自身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种趋势,美国要把制造业转移出去,不跟中国也会跟其他国家贸易,美国要从自身调结构上找解决的出路,而不是怪罪中国。

复旦大学美国研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首先,问题不在中美贸易。贸易自然会产生一种分配效果,这不是中美贸易的问题,也不是贸易本身的问题,而是美国政府如何通过有效的国内政策来更好地帮助美国国内合理分配的问题。这是美国政府自身的问题。另外,就算美国不和中国贸易,也会和其他国家贸易,总还会有别的国家给美国带来相应的贸易分配效果。怪中美贸易,一点意义也没有。在保护主义抬头之际,这种论调就是哗众取宠。

中美贸易,两国都受益

对于牵强附会的结果,一些美国人也提出质疑。在《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下面,署名“Tungbo”的网友写道,这是一个非常怪异的研究,将焦点放在中国身上是在搞阴谋。毕竟,如果这些工作输出到加拿大或墨西哥,美国制造业工人也不会更快乐或更健康。另一名网友写道,这是社会“科学家”的典型错误——把一些弱相关性包装成似乎是因果关系。

就连“美国之音”也在文章最后承认,“一些学者认为,美国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革命,自动化、计算机化、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变革让一些类型的工作机会减少,在生产中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从2000年的700多亿美元,突飞猛进到2015年5500多亿美元,这些年中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受益的显然不可能只是中国一方。美国《洛杉矶时报》上月以“对华贸易确实令加州受益匪浅”为题称,尽管美国广袤的中西部和东南部地区或许可被称作牺牲者,但加州的几个行业已受益于对华贸易带来的好处。中国进口暴增已为加州创造出新的工作岗位。在洛杉矶港,60%的到港集装箱来自中国。英国《经济学家》称,美国经济从贸易中获得巨大利益,但其代价因政策失误而增大。以农业、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为先锋,美国2005年到2014年对华出口增长近200%。一些工人受益于出口增长,因为出口企业薪水更高。外包低薪组装也提高了美国高技能工人的生产力,例如,苹果在中国廉价组装iPhone,美国设计师因而更加有利可图。

“美国22%的棉花、26%的波音飞机、56%的大豆销往中国,美国对华货物和服务出口创造了近百万个就业岗位。”本月22日,在华盛顿出席第27届中美商贸联委会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中美工商界午餐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企业对美投资迅猛发展,已遍及美国42个州,为美国创造近10万个就业机会。总体上看,中美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市场选择已让两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格局。

正如研究者承认的那样,对华贸易让美国民众用上更便宜的商品,减轻许多家庭的负担,低收入者获益更大。有统计显示,早在2005年,中国产品每年为美国消费者节约1000亿美元开支。

贸易战只会两败俱伤

“这一研究结果因为在特朗普上任前发表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选战中,特朗普曾表示,将对中国商品加征45%的关税。报告似乎给特朗普惩罚中国产品提供了新证据。”德国全球新闻网24日点到了这份研究报告令人关注的原因。

特朗普上台后真会对中国进行贸易战吗?美国主流舆论都不愿看到这一幕。《纽约时报》23日以“与中国打贸易战,特朗普赢不了”为题称,如果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的关税,中国经济肯定会受到损害。但中国或许能比美国更好地经受住这种打击,中国肯定也会反击。美国一些最成功的企业将面临艰难的前景。比如,绝大多数苹果手机在中国组装。但是,组装成本只占不到4%的设备附加价值。这意味着中国可以迫使iPhone停止生产而不给自己带来多少代价,苹果公司却得把生产转移到其他地方去。而且华盛顿将在这场贸易战中被视为反面角色。美国全国广播公司22日称,如果特朗普对华发动贸易战,结果将是两败俱伤,尤其是美国,将遭到屈辱性的失败,蓝领工人将饱受更高物价之苦。

“中国将保护自己的贸易权利”,法新社24日称,中国一位高级官员23日表示,中国将密切关注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并将捍卫自己在世贸组织的权利。在第27届中美商贸联委会闭幕之际,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表示,中美都是世贸组织成员,相信特朗普上台后会有人提醒他美国在世贸组织中的义务,同时中国有权利采取世贸组织允许的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德国《焦点》周刊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自信。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中美经济联系非常紧密,甚至被形容为“中美命运共同体”。“有一个建议:与中国进行自贸谈判”,美国彭博社22日称,特朗普竞选中宣称对华贸易导致就业流失,削弱美国工业,自贸协定岂不让事情变得更糟?这种观点无视中国经济正在迅速改变。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中国不再是一个贫困车间工人的国家。在过去的1/4世纪,中国人均GDP增加20多倍。中国购物者现在跻身全球最大买家,中国消费者是美国公司增长的重要来源。▲

猜你喜欢

对华贸易贸易特朗普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缅甸前4个月对华贸易总额达37.4亿美元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反倾销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