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的课程信念及教学实践

2016-11-25王少红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教学实践

王少红

摘要: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实践直接关联,同时受学校文化的影响。近年来,对于教师的课程信念的深入研究成为了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考查目标。本文试从化学教学角度分析教师的教学信念及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意图探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究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从而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课程信念 教学实践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提倡从教师到教学实现全方位变革,学校和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关键因素,无论从哪一方面进行变革,最终的实施者始终是学校和教师。因此,充分了解学校教学文化以及影响教师教学信念变化的因素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教师的课程信念可以称作是学校文化中深层次的指令,它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直接关联,同时受学校文化的影响。近年来,对于教师课程信念的深入研究成为了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考查目标。本文试从化学教学角度分析教师的课程信念及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意图探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探究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从而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一、课程信念内涵

在学校教学中,教师的课程信念是教师教育观念中有关教育价值理解的内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课程信念是自身信奉和树立的有关人文、社会、教育教学以及自然等方面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根植于教师教学认知的基础之上,是由高度概括化的行为指令组建而成的个人教学思想或者是理论。化学教师的课程观念是在教学中形成的一种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对自身的教学能力以及对教学对象——学生的基本认知。这种信念直接影响教师对于教学的判断和知觉,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课程信念具体分析

1。化学课程目标。目前,课程目标是从三个维度进行考查,三维目标具体包括:知识目标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新课改在教学层面上较为广泛的一个概念。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进度。相关研究发现,目前化学教师对于三维目标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大部分的教师是赞同三维目标的设置的,特别是有些思想较为前卫的教师甚至在三维目标提出之前就已经试图从学生学习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几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也有教师不赞同三维目标的考查角度。出现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化学教师对于三维目标理解不到位,对于目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深层次研究教学目标的意义。

2.化学课程内容。新课程的教学思想旨在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这种突破系统性的教学方式,使教师无法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于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教学存在偏差。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教师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而是继续沿用以往的课程大纲,致使出现“走新路,穿旧鞋”的现象。

3.化学课程实施。新课标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强调要从实践中获取知识,重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并没有透彻理解探究的意义,认为学生参与实验或者讨论就是进行科学探究,这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没有真正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4.化学课程资源。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建设实验室、提供现代信息技术、图书馆、社区资源等支持,但是这些资源并没有被教师所熟识。只有部分化学教师对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各种课程资源表示赞同,研发课程资源的化学教师数量也不多。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处理,但是有些教师加工教材的依据来源于高考内容,如选取选修知识点的讲解完全依赖于是否是高考考查的知识点。

5.化学课程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评价和分数,但是在新课标中推荐过程性评价,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鼓励学生自评的教师并不多,大部分的教师还是依赖考卷上的分数。究其原因在于,有些化学教师将高考分数作为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硬性标准。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有些教师认为过程评价的标准很模糊,不够直观,不好把握。这就导致学校将纸质的测试作为重要的考查标准。

三、化学教学实践总结

高中化学新课改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教学改进建议。

1.重视提升自我学习意识,提高教师的素养。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和困难均在于教师没有正确把握新的教学理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着重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作为化学教师,首先应该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教育理论,主动探究新课标思想意义,并且深入学习化学理论知识。通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支持。另外,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也应该为教师的学习提供策略性和引导性的帮助,鼓励教师积极研究课改纲要,形成教学理论支持。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摆脱课本以及高考的束缚,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知识结构重建,为学生提供符合他们认知结构的教学资源。例如,在讲“金属氰化物”时,课本上要求教师演示Fe(OH)2的制备实验。但是教师可以将其更改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研究如何在空气中制取Fe(OH),,而且要避免O2接触到Fe(OH)2。这种探究式的实验,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2.鼓励相互促进。目前,有些教师认为高中化学教材编制部门和高考试题编制部门是相互脱节的,平常所用到的教辅资料难度与教材相差甚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在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化学教师没有透彻理解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机制;第二,相关编制部门受到以前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没有清晰体现出新课标的要求,再者实施新课标时间有限,经验总结以及可借鉴的案例较少,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第三,教辅材料编制鱼龙混杂,导致教师对辅助资源的质量存在怀疑。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新课标,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其次高考编制部门应该积极与教材编制部门、教辅出版社联系,相互协调编制出高水平的高考考题;再次,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定时组织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为教师提供上升的空间。另外,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点问题,一是培训过程不应仅仅更新教师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应该让教师观摩优秀的教学课堂,重视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去除作秀的成分。二是教师应该重视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从自身角度强化学习效果,提升自我素质。

总之,化学教师只有拥有了优秀的课程信念,才能适应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以及学生求知的需要,并且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教学实践
高中化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讨论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