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初中数学探究知识的有效途径

2016-11-25赵家霞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年糕设置内容

赵家霞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无疑是问号。”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总会因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产生困惑感与探索欲望。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人们常常会不断思考探索,努力去解决所接触到的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探索知识,就要求教师要设置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沉浸在思维的海洋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实践证明,通过问题的引领,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新知导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数学内容有些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学生学习时,可能会不理解。教师作为学生的指路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置,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定理。由于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有些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直接教授学生知识相比较,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发学生探索知识,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抽象的文字符号,通过教师的转化,让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其中的含义,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用心良苦,学习时也会更加认真。例如,在讲“三角形全等”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之中所面临的问题来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们去买三角形的年糕,你们买了一个,你的好朋友也买了一个,年糕是一模一样的,那么你们知道卖年糕的人如何切年糕,让它们的大小一样吗?怎么才能证明年糕的大小是相同的呢?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想,然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接着教师再说明,接下来所学的内容可以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提升。

二、重点知识问题化呈现。帮助学生明确目标

数学内容比较多,有些内容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提升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帮助。那么,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知道这些内容是重要的呢?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的时候,就将重点知识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思考的时候,便会想想教师为什么在课堂一开始的时候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需要不断思考,初中生的思维并不完善,教师利用问题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训练思维,提升思维能力。仔细思考的时候,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思考一些重点,对于他们记住这些重点内容也有帮助。例如,在讲“平面图形”时,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些问题:平面图形是什么?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吗?让学生思考,接着引导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问题解决之后,学生的记忆也会很牢固。

三、把问题与生活对接。带着问题开展实践活动

数学是来自于生活之中的,将数学再应用到生活之中,能够体现出数学的价值所在。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用处不多,在学习的时候提不起精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就会认识到数学的价值,逐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问题生活化,还可以展开相关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让学生领会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设置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同类项情形吗?教师要留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思考。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四、设计课后问题促反思,帮助学生检查学习遗漏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但是课后的时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回顾课堂所学内容,一段时间后,学生便会忘记一部分所掌握的内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有些学生理解,有些学生并不理解。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促进学生课后反思,使学生找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然后请教老师,解决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教师通过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这一章节内容的理解程度。总结出学生出现普遍的错误,在下一节课时,讲解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如何加以改进。通过设置课后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所学,也可以使教师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只是知识的引领者。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发挥引领者的作用,通过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之中。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年糕设置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年糕
打年糕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主要内容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