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观察与课例研究

2016-11-25王伟良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例内容课堂教学

王伟良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主题。一学期下来,教师都会上几十节课,不妨静下心来进行一些回顾和反思:过去的一学期,课堂教学哪些是成功的,可以总结什么经验;哪些是失败或存在某些遗憾的,需要找出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哪些问题是拿不准感到不好解决的,需要深入研究并展开研讨。

研究以上问题,需要深入实际课堂,具体分析课堂曾经发生的“故事”。因此,进行课堂观察是良好的研究方式。

一、利用网络作为课堂观察的有效平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课的细节与当时课堂实况,大都已经淡忘了,印象模糊了,这给教师的反思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呢?如果能有自己的教学录像,或是别人的教学录像,将能为课堂观察提供翔实的资料。

通过录像进行课堂观察不同于平时的听课。平时听课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关注到课堂的细节,同时听课的目标是指向他人,是对他人进行评课,指出他人这节课的优劣。通过录像进行课堂观察,则可以反复观察课堂的细节,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通过观察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对某些教学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观察的目标是指向自己,关注的是自己的业务水平的提高。通过录像进行研究,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是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录像观察,可以反复研究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细节和比赛的进程,可以深入研究自己和对手的技战术特点。

二、明确主题。突出课堂观察的目的

课堂观察应该有明确的目的,直接从现实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研究。数学教师进行课堂观察研究的总的主题当然是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研究的主题需要具体、细化。

比如,关于双主课堂的构建,即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两种偏向,一是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口号下,用学案代替课本,用小组讨论代替班级授课,用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展示的教学模式代替教师的系统讲授。二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授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学生懂了的知识,教师还滔滔不绝地讲授,低估了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却没有讲清讲透;在教学设计中,忽视学生的活动设计,课堂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多,思考和质疑的时间不够。在这方面,已经挂在网上的课例,给教师提供了不少研究的素材。如,“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就比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值得教师联系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

当然,根据自己的需要,还可以制定一些具体的观察研究主题,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语言的运用,例题练习的编写和处理,如何进行课堂小结,等等。

三、落实观察环节。高效有序地观察

1.选择课堂观察内容。网上提供的课例很多,如何选择课堂观察内容呢?教师首先在网上查询一个按年级分类的目录,然后根据自己所教年级和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选择课堂观察内容。可以按照教学顺序安排观察研究的课例,也可以对同样的课题从同课异构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

2.记录观察内容。最好做一下观察笔记,如教学流程,教学节奏,情境创设,概念引入与抽象过程,典型问题的处理,师生对话,学生活动方式与内容,课题例题与练习的内容与处理,课堂的精彩闪光点,课堂的主要问题,等等。记录观察内容主要是为自己看的,是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提供第一手材料,记录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应该为自己研究的主题提供素材,派上用场。

3.撰写课堂观察反思。课堂观察应该有一个综述,包括你对这节课的点评,这节课对你的启示,或者是你提出的同课异构方案。你从这节课得出的对某一研究课题的见解。反思可长可短,在此基础上或许可以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一篇教学论文。

4.参与网上研讨。教师可以在网上选择一些典型课例,观看之后,在网上发表评论意见,可以发表系统的文章,也可以写上三言两语的短评。然后在网上对其他教师的评论进行点评,点评之后,还可以就某些问题继续进行网上交流,这样教师就能一起观察一节课,一起对这节课进行研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总之,课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不是走马观花、泛泛地看教学录像,而是要带着问题观察研究,把自己摆进去,思考别人的课是怎么上的,联想自己是怎么处理的。通过课堂观察,走进课堂,再走出课堂,得到对某一问题的深层次认识。当然,课例观察需要教师用身边最好的课例作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剖析,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课例内容课堂教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课例
主要内容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