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斯托芬和厄里克希马库斯的换位原因探究

2016-11-25

世界文学评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爱欲爱神马库斯

李 娟

阿里斯托芬和厄里克希马库斯的换位原因探究

李 娟

内容提要:在柏拉图的《会饮》中,斐德若作为话题的提出者,同时又坐在最上面,所以成为了《会饮》中第一个发表演讲的人,之后演讲次序都按照就坐位置进行。但是到了阿里斯托芬情况却出现了变化,厄里克希马库斯和阿里斯托芬调换了演讲的顺序,是什么原因促使这次换位?本文就将从阿里斯托芬的打嗝等三个方面对这次换位的原因进行探究。

打嗝 喜剧诗人的反驳 爱的上升

引 言

这次为庆祝悲剧诗人阿伽通在戏剧竞赛中的胜利而举行的会饮,主题是颂扬爱若斯,由斐德若第一个进行颂扬。斐德若之后依次是泡赛尼阿斯、厄里克希马库斯、阿里斯托芬、阿伽通、苏格拉底。泡赛尼阿斯结束演讲后,变化出现了,阿里斯托芬和厄里克希马库斯交换了演讲顺序。为什么在会饮进行到一半时出现了这样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插曲?这次换位是意外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一、阿里斯托芬的打嗝

演讲出现换位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阿里斯托芬的打嗝,按座位的顺序,阿里斯托芬本应该在泡赛尼阿斯之后进行演讲,这种约定俗成的安排却被阿里斯托芬间歇性的打嗝打乱了:

但不晓得是因为吃得太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阿里斯托芬碰巧在打嗝,一时不便说话。[185c5]他对躺在旁边床榻上的厄里克希马库斯医生说:“哎哟,厄里克希马库斯,帮帮忙,要么把我的嗝止住,要么先代我讲,我等嗝打完再说。”“好的,”厄里克希马库斯说,“两件事都给你包了。这次我替你讲,轮到我时,你要是不打嗝了就替我。我讲的时候,你且长长憋口气,打嗝也许就止了,不然就得[185d1-d5]吞一口水。要是这嗝顽强得很,就得拿个什么东西搔搔鼻孔,打个喷嚏出来。这样来一两下,再顽强的嗝都会止住。”“你快点讲,”阿里斯托芬说,“我照你说的做就是。”[185e1-e5]①

打嗝这一生理反应会使一个人讲话的时候非常滑稽可笑,这个现象出现在一个喜剧诗人的身上,倒也很合适。其实打嗝本来是一个无伤大雅的意外情况,但是因为这是一个较为严肃的颂扬爱若斯的盛会,如果阿里斯托芬进行演讲时每隔几秒就发出一次滑稽奇怪的声音,他的讲辞会不断地被打嗝所干扰同时也会影响这次会饮主题的严肃性,引起在场其他人的哄笑。所以阿里斯托芬主动提出和厄里克希马库斯换位,并且厄里克希马库斯答应了阿里斯托芬换位的请求,所以这次换位圆满达成。这样阿里斯托芬为自己争取了时间来缓解打嗝的症状。

阿里斯托芬的打嗝有时也不完全被看作一种意外的生理反应,这个意外的生理反应“曾引发了学界权威们各种各样的回应。最常见的解释是,柏拉图在这里戏弄阿里斯托芬,以报复这位喜剧作家在《云》中对苏格拉底的刻画”[1]。在阿里斯托芬的《云》中,苏格拉底被塑造成了一位摧毁城邦生活“正义”、擅长诡辩术、崇拜云神的不敬诸神的哲人。苏格拉底在《云》中的形象被严重丑化,但是《云》的写作不能被解释为卑琐的复仇行为,而是一种对苏格拉底的忠告。同时在《会饮》中柏拉图并没有描写阿里斯托芬被嘲笑和捉弄的细节,通过这次换位反而促使阿里斯托芬的讲辞获得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成为了《会饮》里讲辞的中心。(关于这一点,本文第三节将进行详细论述。)所以《云》的写作不能成为柏拉图戏弄阿里斯托芬的充分证据。那么阿里斯托芬的这次打嗝很可能只是一个意外,就像阿尔喀比亚德醉得晕晕乎乎闯入这次聚会一样,成为了《会饮》“戏剧”中出人意料的变奏,而柏拉图可能只是客观地记叙这两个出人意料的变奏,并没有个人的情感倾向。

如果没有阿里斯托芬的打嗝,这次换位还会出现吗?又或者说阿里斯托芬的打嗝是意外还是故意为之?在《会饮》厄里克希马库斯和阿里斯托芬抬杠一节中,厄里克希马库斯结束讲辞后,有这样一段描写:

阿里斯托芬接过话头:“不错,嗝倒是止了,可毕竟经过了一道打喷嚏。真怪,身体的通泰需要像打喷嚏那样一些声响和痒痛。瞧,我一用上喷嚏,嗝果然止住了!”[189a1-a5]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阿里斯托芬早已经知道制止打嗝的办法,这个办法甚至比作为医生的厄里克希马库斯告诉他的喝水的方法更有效,但是他为何不在一开始打嗝的时候就通过打喷嚏制止打嗝,而是在厄里克希马库斯结束讲辞后,才通过打喷嚏制止了打嗝。制止打嗝后,还与厄里克希马库斯抬杠并迅速接过厄里克希马库斯的话开始了演讲。阿里斯托芬这一系列表现似乎在向我们说明,他愿意接厄里克希马库斯的话进行演讲,而拒绝接过泡赛尼阿斯的话进行演讲。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阿里斯托芬的打嗝是故意为之,那么目的是什么呢?

二、喜剧诗人的反驳

借助现代医学知识我们知道当一个人感到紧张或者对某事排斥的时候会出现打嗝的生理反应。所以阿里斯托芬的打嗝可能是对前面斐德若和泡赛尼阿斯讲词的反驳,从后面阿里斯托芬的讲辞内容可以看出他确实是反驳和批评了斐德若和泡赛尼阿斯的讲辞。作为一个喜剧诗人他就用最滑稽的方式——打嗝来表达自己的反抗,争取自己与厄里克希马库斯的换位,所以这次打嗝是阿里斯托芬争取换位刻意而为,目的是想避开在泡赛尼阿斯后面进行演讲。阿里斯托芬抛弃了作为医生的厄里克希马库斯给予的治疗打嗝的建议,用自己的方式制止了打嗝,在这里也表示他对厄里克希马库斯医生身份的不认同,认为他的职业使他太过于关注身体的健康。医生的本质是要依靠医术这门技艺实现身体的健康,但是对身体的过于关注就无法上升到对精神和灵魂的关注。阿里斯托芬还用开玩笑的方式说厄里克希马库斯的治疗打嗝的方式不如自己打喷嚏的方式来得直接迅速。

通读《会饮》我们会发现,发表演讲的人所颂扬的爱若斯以及理解的爱欲各不相同,但是无一例外的是各自的颂辞都体现了他们的职业和身份特点。斐德若是一个年轻的修辞爱好者,对爱若斯的赞美充满激情,他的讲辞坚持强调区分爱人和被爱者,也强调被爱者从爱人的爱中受益;泡赛尼阿斯是智术师普罗狄科的学生,受到老师影响,推崇智识,在意语义的准确性,首次区分了两种爱若斯,以及指向的两种不同的爱欲。厄里克希马库斯是医生,他的讲辞就从医术出发区分了身体里存在的相对立的两种爱欲,并认为医术高明的医生能够将身体中不好的爱欲转化为好的爱欲。阿伽通是雅典著名的悲剧诗人,刚刚斩获了戏剧竞赛的大奖,正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他讲辞里的爱若斯美好无比,用了很多华丽的辞藻进行赞颂,爱若斯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优秀品德,比如正义、明智、勇敢、智慧。虽然阿伽通赞颂的爱若斯都服从感性的支配,但是他从概念入手,引导大家对概念上的爱若斯进行思考,这也是相对于阿里斯托芬或者说前面的演讲者高明的地方。他的颂辞把焦点放在了爱若斯的身上,赞美了爱若斯的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并试着探究爱若斯的本质,虽然到最后也没有弄清爱若斯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指出了前面演讲者讲辞的缺陷,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探究爱若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最后哲人苏格拉底,他用最擅长的辩证问答开始了他的讲辞,他盘诘阿伽通,不是完全否定阿伽通,他虽然不赞同阿伽通的观点,但是他赞成阿伽通的方法,就是先从概念上和本质上确定了爱若斯是什么再进行赞颂。他的讲辞是通过和一个叫第俄提玛的女人的对话来展开的,是对前面五篇讲辞的总结和升华。“他理解的爱欲超脱了肉体,上升到了灵魂,热衷于智慧,是对自身完美性的追求。爱智慧,追求知识,渴望认识绝对的存在,这一切都超脱了肉身的欲望,是人在精神上的追求,苏格拉底要做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也就是一个纯粹理性上的人。”[2]虽然六个人的职业和身份在讲辞中都得到了体现,但是阿里斯托芬喜剧诗人的身份体现得尤为充分。除了描绘他戏谑的打嗝外,在与厄里克希马库斯抬扛时还说道:“我倒不担忧自己的话会惹人笑,惹人笑是一种胜利,而且是我的缪斯的财产。”[189b5]所以他把搞笑的能力看作自己宝贵的财富。厄里克希马库斯结束演讲后,还告诫阿里斯托芬不要搞笑,正正经经地进行演讲。这说明作为喜剧诗人的阿里斯托芬“不正经”讲话是常态,所以他以打嗝反驳嘲弄别人也就不足为奇了。他在讲辞中提到的“圆球人”即人的动物喜剧,也体现了他性格中的滑稽因素。

以上都是在围绕阿里斯托芬的打嗝讨论阿里斯托芬和厄里克希马库斯的换位,但是除了这个既是意外又是故意为之的打嗝,讲辞的内容才是确定他们演讲顺序的关键因素。

三、爱的上升

由斐德若提出会饮主题“颂扬爱若斯”,又由于斐德若坐在最上面,无可争辩的斐德若成为了此次会饮中第一个赞颂爱若斯的人。在讲辞一开始他说道:首先爱若斯是个伟大的神在人们和神们中最神奇,从许多方面看都值得称颂,尤其在出身方面。[a5]其次爱若斯是最美好事物的起因,爱若斯会使人生出羞耻之心,为了在有情人和情伴面前留下好印象,天性中的好品德就会被激发而显现出来,使有情人变得有勇气。最后他对爱若斯的赞美达到了高潮,引出了一个重要的主题——死亡。他认为唯有相爱的人才肯替对方去死,男人女人都如此,神们最敬重的品德也是出自爱神的品德。斐德若讲辞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爱欲行为本身带来的羞耻只字未提,这也成为了泡赛尼阿斯讲辞的话头。泡赛尼阿斯的讲辞在意讲辞的准确性,反对斐德若没有搞清楚对象就赞美,他认为存在两种爱若斯,一种是属天的,一种是属民的。属民的爱若斯代表的是对身体的低贱的爱欲,属天的爱若斯代表的是对灵魂的高贵的爱欲。属天的情爱中没有女性,只有男性,所以这情爱只是对少男的情爱。对少男的爱是属天的爱若斯,这就为娈童恋争取到了一个合法的出处,接着就开始论述娈童恋在人间的合理之处。泡赛尼阿斯的讲辞比斐德若更进一步了,因为他明确了赞颂的对象,并区分了高贵和低贱两种爱欲,泡赛尼阿斯做到了斐德若没能做到的。

在泡赛尼阿斯结束演讲后,厄里克希马库斯应阿里斯托芬的请求,代替阿里斯托芬进行颂扬,他接过泡赛尼阿斯的话头说道:

我认为,泡赛尼阿斯讲的开头还蛮不错,收尾就不怎么样了,所以我得来给他讲的收个尾。他区分了两种爱神,我看这很对;不过爱神并非仅仅是在人心中对美人的情,情是在万事万物中的情。[186a1-a5]从我们的技艺,也就是医术来看,爱若斯并非仅仅在美的方面摆布人的灵魂,也在许多别的事物方面摆布人的灵魂。[186b]

从厄里克希马库斯讲辞的内容来看,“使厄里克希马库斯成为下一个发言者是非常恰当的,因为他的讲辞继续了泡赛尼阿斯对好与坏两种爱的分析,而这种区分在阿里斯托芬的讲辞中永久性地消失了”[3]。厄里克希马库斯承接泡赛尼阿斯的讲辞也认为爱若斯应该加以区分,即区分两种爱欲,但是他又对泡赛尼阿斯讲辞中的缺陷进行了修改和更正,将对爱神的赞美和对爱欲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爱欲不是只存于人的灵魂当中,从医学上来看爱欲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还指向很多并不高贵的事物。接着厄里克希马库斯说道:

身体的自然就有两种爱神,身体的健康和疾病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的欲望和情爱当然也不是一回事。所以,爱欲在健康身体上和疾病身体上是两码事。正如泡赛尼阿斯刚才说的,恋上好人是好事,[186b5]恋上放荡的人就是坏事了,就人的身体来说,同样如此。[186c]

泡赛尼阿斯讲辞里认为答应好的有情人的求欢是高贵的,答应放荡有情人的求欢是低贱的。厄里克希马库斯从医学出发,认为满足对人身体中的健康部分的爱就是高贵的,满足对人身体中的生病部分的爱就低贱。在这里厄里克希马库斯跟随泡赛尼阿斯,似乎做了这样一种等价,将好的有情人和健康的身体等同起来, 将放荡的有情人和疾病的身体等同起来。

厄里克希马库斯就医术对爱欲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认为医术可以分辨身体上高贵和低贱的爱欲,医术高明的医生还能够将低贱的爱欲转化为高贵的爱欲,或者激发身体中应该存在的好的爱欲。同时还看到了身体中存在两种互相对立的因素,比如冷与热、苦与甜,医生的职责就是要使这些相互交恶的东西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不仅医术,厄里克希马库斯认为农业和健身也受爱神的引导,尤其是音乐受爱神的引导最为明显。关于音乐的引导厄里克希马库斯这样说道:

就像医术一样,音乐技艺使得相互抵触的东西相亲相爱,让所有变得一致。所以音乐也说得上是认识爱欲在调正和节奏方面的作用。不过,要从调正和节奏的构成本身中看出爱欲的作用,并不太难,这里还没有出现二分的爱欲。[187c]

从厄里克希马库斯的这段话可以看出,他同样在继续分辨两种不同的爱欲,音乐虽然可以产生和谐的爱欲,但是并不是所有依靠音乐调和的爱欲都是和谐的。所以最后他说道:

在音乐,医术以及人的神的其他所有事情中,我们都得留神,尽可能看清楚是在敬拜哪个爱神,[187e5]因为其中这两种爱神都有。[188a]

在所有事物中,两种性质的爱神都同时存在,甚至在一年四季的交替中也存在两种爱神,好的爱神出现时,就会风调雨顺,生活幸福,而坏的爱神出现时就会引发朽坏,给许多事物带来损坏。瘟疫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的病也是由于不当的情事带来的,但是借助占卜和祭祀可以护理和治疗这些不当的情事。在这里厄里克希马库斯虔诚地赞扬了祭祀和占卜。从医术出发,崇尚理性和科学的厄里克希马库斯却求助于神和一种处理神人关系的伪科学——占卜。这也看出了厄里克希马库斯讲辞中的妥协性,或者说讲辞中存在的缺陷。

厄里克希马库斯的讲辞结束了,阿里斯托芬的打嗝也停止了。阿里斯托芬和厄里克希马库斯经过一番调侃,开始了自己的讲辞,他说道:

我要换个方式,跟你和泡赛尼阿斯讲的都不同。依我看,人们迄今都还一点不了解爱若斯的力量,我接下来就要试试让诸位懂得爱神的力量。[189c]

在厄里克希马库斯认识到爱欲在人身上表现出的冲突以后,阿里斯托芬开始从人的神话起源,以及爱欲与人的关系进行演讲。阿里斯托芬以讲神话故事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讲,从他开始,对爱欲的理解也进入到了对爱欲的本质性的探究。首先他放弃了泡赛尼阿斯和厄里克希马库斯区分的两种爱欲,关于爱欲,他这样说道:

开初的时候,人的性别有三种,[189d5]不像现在这样只有两种,除了男的和女的,还有个第三性,也就是男女两性的合体,不过现在已经绝迹了。这些人的样子从前整个儿都是圆的,背和两边圆成圈,成球形,有四只手,脚也有四只。[189e] 从前人之所以有三种性,乃因为男人原本是太阳的后裔,女人原本是大地的后裔,既男又女的人则是月亮的后裔,因为月亮自己兼有两者。既男又女的这种人行走和体型都是圆的,所以这种人的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盛,因此常有非分之想,竟要与神们比高低。[190b2-b5]

这些圆球人凭借旺盛的精力不断地向神进行挑战,对宙斯的统治产生了影响。于是宙斯就想办法对付这些有非分之想的圆球人,但是又不能把他们全部杀光,所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这些人个个劈成两半,这样他们会变得虚弱并且人数还会增加,要是他们再张狂反抗就会继续被切分。宙斯说到做到,他把人切开分为了两半,并且对人的形状做出了一些调整,但是这些被切开的人很想念自己被切分的另一半,不吃不喝逐渐死去。宙斯看不下去了就想了一个办法,把人的生殖器移到了前面,这样男女通过交媾可以繁衍后代,同时他们的情欲也可以得到发泄。所以很久之前,人身上就种下了对彼此的情欲。

人人都会寻求自己的另一半,这是自然产生的原始欲望。所以去论事恋男童的有情人还是别的什么有情人只要遇到自己的另一半,马上就会疯狂地迷恋,这就是所谓追求完整。

最后阿里斯托芬总结道:

我们倘若要赞颂掌管这一切的那位神,我们就得好好赞颂爱神。正是他而今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福分,把我们领向与我们自己相属的东西,还给我们的未来带来了最了不起的希望:只要我们好好敬重爱神,爱神就会让我们复返自然,治愈我们,使我们变得快乐,享福不尽。[193d5]

最后阿里斯托芬告诫我们要怀着虔诚的心颂扬爱若斯,从阿里斯托芬的讲辞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阿里斯托芬虽然是接过厄里希斯马库斯的话题,继续自己的颂辞,但是讲辞的中心思想却并没有延续厄里克希马库斯的思想。首先他抛弃了对爱欲进行区分的观点,终结了前面泡赛尼阿斯和厄里克希马库斯对爱欲的分类。其次他从自然角度,从人的起源理解爱欲,他认为爱欲是对完整的欲求,也就是说“爱欲”不是一位神,而是宙斯提供给人的一种安慰以及繁衍人类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同时“阿里斯托芬还完成了由泡赛尼阿提出、由厄里克希马库斯加以延续的论题,即实现了男童恋的优越性”[4]。关于男童恋,阿里斯托芬这样说道:

凡由原男人切开一半而成的男人,寻的都是男的;还是少男的时候,他们就亲近男人——因为他们是由原男人切开的一片,喜欢和男的一起睡,交缠在一起。在少男和小伙子当中,这种男人通常最优秀,因为他们的自然最具男人气。有人说,这些男孩无耻,其实搞错了,因为,他们的行为并非出于无耻,而是出于勇敢、雄壮、阳刚,被同声同气的人吸引。最好的证明就是,只有这种少男成年之后才会成为搞政治的好手。[192a]

所以从阿里斯托芬讲辞的内容来看,和厄里克希马库斯换位是非常能让人理解的,他的讲辞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又将对爱欲的理解在厄里克希马库斯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爱的阶梯》中布鲁姆有这样一个评价:

柏拉图使阿里斯托芬成为我们在《会饮》中找到的,对“爱欲”予以最正确和令人满意的描述的解说者。或许从来没有一段关于爱的言辞或者诗,能够如此抓住彼此拥抱时男女之间的确实感觉。隐藏在它之下的神话和理性为严肃地对待爱提供了美丽的证明。这段言辞的优美点在于,在处理爱的种类时,它比其他言辞都要全面得多。[5]

阿里斯托芬的讲辞解释了人的本源,符合苏格拉底一直倡导的以“认识你自己”为哲学思考的重大任务,并且为后面苏格拉底的总结做了一个很恰当的铺垫。并且阿里斯托芬使爱欲的问题变得明晰起来,也就是只有他解释清楚了什么是爱欲,所以他的讲辞当之无愧应该处于中心地位。阿里斯托芬的讲辞是最重要的但是不是处于最高地位的,因为之后阿伽通的讲辞虽然内容没有他丰富,但是他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说清楚了爱若斯是什么。他认为爱若斯是所有神中福气最大、最美、最好、年轻、轻柔、正义,还充满智慧的神,并且在他之前没有一个演讲者是在赞美爱若斯,而只是称颂从爱若斯那里得到的好处。最后苏格拉底的讲辞到了会饮的高潮,在阿伽通结束演讲后,苏格拉底对其进行了盘诘,通过盘诘,反驳了阿伽通以及前面所有演讲者的一个共同的缺陷,即他们都是尽可能把一大堆了不起和漂亮的不行的东西,无论相干还是不相干,统统堆砌到爱若斯身上,摆出一副赞美爱若斯的样子,但是并非真正要赞美爱若斯。苏格拉底以他和一个女人第俄提玛的对话开始了他的讲辞,但是这里面自然包含了苏格拉底的立场。讲辞的目的是要用实话赞颂爱若斯,不讲究遣词造句。第俄提玛说道:爱若斯并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精灵,介于死与不死,贫乏与丰盈,明智和不明事理之间。这是《会饮》这个文本第一次对爱若斯到底是什么做出的回答,虽然之前阿伽通也有提出这个问题,但是他最后没有给出准确的回答。从斐德若到阿伽通,爱若斯都被当作一个神,但是到了苏格拉底却将爱若斯从神的位置上拉了下来。第俄提玛描述的爱若斯介于人和神之间,所以这样状态的爱若斯会热爱和追求智慧。于是在苏格拉底这里,爱欲被引向了智慧,爱欲就是欲求自己拥有美好的东西,凭借身体和灵魂在美中孕育、生产。从身体的美上升到美的操持再到美的学问,最后认识到美之所是。

从这六篇关于赞颂爱若斯和理解爱欲的讲辞来看,这六篇讲辞呈现出了一个辩证上升的过程,环环相扣。我们知道柏拉图虽然是《会饮》的作者,但是他并没有参加这次会饮。这次会饮的内容是柏拉图向阿波罗多洛斯打听,而阿波罗多洛斯又是转引自阿里斯托得莫斯的叙述,所以我们如今看到的《会饮》经过了包括作者在内的三层叙述。现在看到的发表演讲的顺序有可能不是原初的顺序,如果不是的话,柏拉图呈现的这种顺序倒是让我们更加信服。因为阿里斯托芬和厄里克希马库斯换位后使得讲辞连贯,促使对爱若斯的颂扬以及对爱欲理解的不断上升,形成爱的阶梯。至此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揣测,之前我们1—2节中探讨的打嗝也有可能是柏拉图为了增强《会饮》戏剧效果而故意安排的一个插曲,目的不是戏弄阿里斯托芬而是促成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会饮》中呈现的演讲顺序。

结 语

由阿里斯托芬故意为之的打嗝或者说意外的打嗝直接推动了阿里斯托芬和厄里克希马库斯的换位,同时推动这次换位的还有“柏拉图发人深省的‘舞台调度’,透过这种调度,人物关系乃至会饮的主题得到了更加丰富的表现”[6]。同时也产生了对爱欲理解的两个层次,由斐德若、泡赛尼阿斯和厄里克希马库斯组成的对爱欲认识的初步阶段,这一阶段对爱欲的解读主要停留在肉体,厄里克希马库斯终结了所有讲辞的上半场;由阿里斯托芬、阿迦通和苏格拉底组成的对爱欲认识的理智阶段,苏格拉底结束了讲辞的下半场由,对身体的爱欲上升到对灵魂的爱欲最后到对智慧和知识的追求。

注解【Notes】

①以上所有《会饮篇》原文均引自刘小枫:《柏拉图的会饮》,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 [美]罗森:《柏拉图的〈会饮〉》,杨俊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5页。

[2]唐竹沁:《对〈会饮〉中爱欲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硕士论文数据库,第55页。

[3]布鲁姆:《爱的阶梯》,秦露译,转引自刘小枫编著《柏拉图的会饮》,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4][美]施特劳斯:《论柏拉图的〈会饮〉会饮》,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第193页。

[5] 布鲁姆:《爱的阶梯》,秦露译,转引自刘小枫编著《柏拉图的会饮》,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6] 张辉:《一部戏剧的七个问题》,转引自刘小枫编著《柏拉图的会饮》中译本“前言”,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In Plato's symposium, Phaedrus put forward the topic, at the same time sitting on the top. So became the fi rst person to deliver a speech in symposium.Then the order is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ating position. But by Aristophanes, situation changed,Eryximachus and Aristophanes changed the order of the speech.What prompted the transposition? This article will from Aristophanes,burp, such as the three aspects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the transposition.

burp comical poet,s counter the rise of love

Li Juan is from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of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in Shanghai University.

李娟,上海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Title:Aristophanes and Eryximachus,Transposition for Exploration

猜你喜欢

爱欲爱神马库斯
电影《愤怒》中的人格确立与坚持
路过爱神的喷泉广场
丢失的一页文件
一棵圣诞树的惊喜
电影《美女与野兽》中爱欲与文明的冲突
“爱”字的文化阐释
爱神丘比特
苏格拉底如何与青年交友
人生三爱、哲学、幸福
职场隐婚——有人欢喜有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