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生葛藤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2016-11-24高承芳张晓佩陈鑫珠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葛藤萘乙酸浓硫酸

高承芳,张晓佩,陈鑫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 350013)

野生葛藤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高承芳,张晓佩,陈鑫珠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 350013)

为了找到野生葛藤的最佳繁殖方式,分别采取浓硫酸、乙烯亚胺、热水浸泡与小刀刻伤4种方式,对葛藤种子进行了不同浓度的处理,用萘乙酸、吲哚乙酸与生根粉对葛藤扦插苗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几种方式处理对葛藤发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用萘乙酸浸泡枝条后扦插,葛藤的成活率最高,为65%;其次为小刀人工刻伤和用乙烯亚胺处理葛藤种子,发芽率60%;再次为98%的浓硫酸浸种,发芽率52%;用浓度100 mg/L的吲哚乙酸和生根粉处理葛藤枝条,扦插成活率分别为47.3%和38.0%;最后为热水浸种。如要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采用萘乙酸浸泡枝条,此方法简单、快捷、成活率高、成本低,可为解决我国南方葛藤的繁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葛藤;种子;繁殖

葛藤(Pueraria DC.)属于豆科葛属多年生落叶草质藤本植物[1]。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寒、抗旱、耐瘠薄,固氮能力强,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酷旱时期仍可继续匍匐蔓延,葛藤枝叶茂密,枯枝落叶量大,改良土壤作用强,能拦蓄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各地对于野生葛藤的研究也参差不齐,但研究较多的还是其组织培养、有机物质提取、营养保健方面。对于各地野生资源的搜集与调查,葛藤繁殖技术的研究甚少。

经调查发现,葛藤花期长、种子落粒性强且硬实率高,在我国南方气候条件下,结实率极低,种子质量差,发芽率低,再加上葛藤种子的种皮较为坚硬,为了增加种子的吸水能力和提高发芽率,播种前需要用细砂粒摩擦种皮、小刀划破种皮、浓硫酸浸泡或开水浸泡等方式处理[2]。为了扩大我国南方地区葛藤生产,增加其应用范围,本研究对葛藤的种子发芽及枝条扦插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到既简便快捷,又有效的葛藤快速繁殖方式,解决葛藤生产中繁殖率低、成活率低的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葛藤种子的采集

于2014年10—12月在福州晋安区采集野生葛藤种子,经人工筛选获得子粒饱满、无虫害、纯度较高的葛藤种子,再经4%的次氯酸钠消毒后进行种子发芽研究。

1.2 葛藤种子处理

将上述收集消毒后的葛藤种子分别用浓硫酸浸泡、乙烯亚胺浸泡、热水浸泡、小刀人工刻伤等4种方式进行处理,处理后观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

浓硫酸处理:分别将浓硫酸稀释成60%、80%、98%三个浓度,然后将葛藤种子浸泡2 h后,倒掉浓硫酸,用大量清水冲洗种子,直至种子表面上无浓硫酸残留,再将种子在常温下晾干,分别数取种子,50粒为一组,以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葛藤种子作为对照,将其播种于放有两层润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处理3次重复,放在25℃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天加入适量的水分,以保证滤纸的湿润,每天观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3]。

乙烯亚胺处理:分别将乙烯亚胺稀释成60%、80%、98%三个浓度,然后将葛藤种子浸泡2 h后,倒掉液体,用大量清水冲洗种子,直至种子表面上无浓硫酸残留,再将种子在常温下晾干,分别数取种子,50粒为一组,以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葛藤种子作为对照,将其播种于放有两层润湿滤纸的培养皿中,每个处理3次重复,放在25℃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天加入适量的水分,以保证滤纸的湿润,每天观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

热水浸泡:数取葛藤种子,将其放在水浴锅中热水(水温保持在90℃)分别浸泡2、4、6和8 h后,将种子取出,以清水浸泡作为对照,在常温下晾干后,播种于培养皿中,同样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皿播种50粒种子,放在25℃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天加入适量的水分,以保证滤纸的湿润,每天观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

小刀人工刻伤:数取150粒葛藤种子,将其用小刀在种脐处划出一条裂缝,然后分别将50粒种子播种于培养皿中,同样以未进行任何处理的葛藤种子作为对照,重复3次,放在25℃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每天加入适量的水分,以保证滤纸的湿润,每天观测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

1.3 葛藤枝条扦插处理

采取2年生的葛藤新鲜藤蔓,每棵插条3个节,每个处理选10根大小粗细一致的插条,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0、50、100、150 mg/L等4个浓度的萘乙酸、生根粉、吲哚乙酸浸泡处理后,将扦插的枝条浸泡0.5 h后捞出,分别于2015年4月份在大田中扦插,观测其生根发芽情况。

1.4 统计分析

将其上述观测到的种子发芽数,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用Dp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发芽率(%)=7 d内供试种子的发芽数/供试种子数×100%

发芽势(%)=4 d内供试种子的发芽数/供试种子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浓硫酸和乙烯亚胺处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表1为浓硫酸和乙烯亚胺处理后葛藤种子发芽的情况,两种试剂浸泡葛藤种子均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但不同试剂对葛藤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同。浓硫酸处理后,以98%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为38%,与其他浓度相比最高,高出对照52%,达显著水平(P<0.05)。且种子发芽势为18%,比对照高出38%,也达显著水平(P<0.05)。

乙烯亚胺处理葛藤种子,同样以98%浓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40%,比对照高60%,达显著水平(P<0.05);种子发芽势为21%,比对照高61%,也达显著水平(P<0.05)。

表1 浓硫酸和乙烯亚胺处理对葛藤种子发芽的影响%

2.2 热水浸泡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由表2可知,热水浸泡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浸泡时间不同,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也有所不同,以浸泡6 h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33%,比对照高22%,达显著水平(P<0.05),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将不会继续增加,反而降低。

表2 热水浸泡对葛藤种子发芽的影响

2.3 小刀刻伤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由表3可知,小刀刻伤能促进种子的发芽,与对照相比,小刀刻伤过的种子发芽率为60%,比对照高140%,种子发芽势高出对照240%,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表3 小刀刻伤对葛藤种子发芽的影响%

2.4 枝条浸泡处理对葛藤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4可知,几种激素处理对葛藤扦插苗的成活率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在100 mg/L浓度时的萘乙酸处理,平均成活率最高,为65%,与其他浓度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是对照的16.25倍;其次为100 mg/L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葛藤扦插苗的平均成活率47.3%,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是对照组的17.5倍;用100 mg/L浓度的生根粉处理的平均扦插成活率38%,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是对照的19.0倍。3种激素对葛藤扦插苗成活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萘乙酸>吲哚乙酸>生根粉。

表4 萘乙酸、生根粉和吲哚乙酸处理对葛藤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用浓硫酸、乙烯亚胺、热水浸泡与小刀刻伤处理对葛藤种子发芽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98%浓度的浓酸、乙烯亚胺、热水浸泡6 h的处理方式对葛藤种子发芽促进作用最明显,分别提高种子发芽率52%、60%和22%;而以小刀人工刻伤后的葛藤种子发芽率最为明显,种子发芽率达60%,高出对照140%。

分别用萘乙酸、吲哚乙酸与生根粉对葛藤扦插苗进行浸泡,结果发现,几个处理对葛藤扦插苗的成活率有促进作用,但以100 mg/L萘乙酸、生根粉、吲哚乙酸处理的平均成活率最高,分别为65.0%、38.0%、47.3%,分别是对照的16.25倍、19.0倍和17.5倍。

在葛藤的开发和利用中,繁殖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不同葛藤品种,其处理方式不同,对葛藤种子与枝条的繁殖也有影响,本研究之所以选择本地野生品种,是因为此野生资源在福建省的分布面积较广,且与其他品种相比侵占力较强,研究此品种的快速繁育技术,可为福建省大力开发葛藤资源提供保障与理论依据。各地有关野葛繁殖技术的研究较少,且又由于品种间存在差异,发芽率不尽相同。武素琳等[3]采取贵阳的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98%的浓硫酸浸泡120 min,可使发芽率达到72%;其次是甘油浸种和小刀刻伤,分别使发芽率提高到53%和49.1%;热水浸泡效果最差,为35%。张川黔等[2]利用贵阳周边地区的葛藤种子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用98%的浓硫酸浸泡90 min,效果较好,发芽率为64.67%,其次为80℃热水浸种,而用小刀刻伤后的种子发芽率仅1.67%,压条繁殖的发根率可达83%。用小刀在种脐背部划破后,种子发芽率仅49.1%,比对照无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提高36.5%,而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云南葛藤种子出苗率能达94%[4]。

本研究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处理葛藤种子,发现用萘乙酸浸泡枝条进行扦插,葛藤的成活率最高,其次为小刀人工刻伤和用乙烯亚胺处理葛藤种子,再次为98%的浓硫酸浸种及用100 mg/L浓度的生根粉处理葛藤枝条,最后为热水浸种,此研究结果与张川黔等[2]、武素琳等[3]结果相同。此研究结果可在生产中提供理论指导,但如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建议采用萘乙酸浸泡枝条,此方法简单、快捷、成活率高、成本低。

[1] 高承芳,张晓佩,陈鑫珠,等.葛藤的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现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5,35(4):64-66.

[2] 张川黔,龙秀琴,罗充.葛藤繁殖技术的研究[J].种子,2012,31(2):94-96.

[3] 武素琳,朱邦长.葛藤繁殖方法的研究[J].草业科学,1993,10(4):1-6,33.

[4] 罗蔓,罗强,刘建林.云南葛藤自然繁殖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33-35.

Study on the Rapi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of Wild Kuduz Vine

GaoChengfang,ZhangXiaopei,Chen Xinzhu
(The Animal Husbandaryand VeterinaryInstitute,Fujian AcademyofAgricultural Science,Fuzhou 350013,China)

In order toexplore the optimumreproductive modes,four seed treatments(concentrated sulphuric acid,ethylene imine,hot water,cut)and three branch soaking treatments(NAA,IAA,ABT)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very treatment had affect on the germination rate or survival rate.The NAA treatment was the best,the survival rate of branch reached 65%,the germination rates in the treatments with ethylene imine and cut were both 60%,the germination rates in the treatments with 98% sulphuric acid was 52%,the survival rate ofbranch in the treatments of100 mg/LIAA,ABTwere 47.3%and 38.0%respectively,the last one was the hot water treatment.Accordingtothe results above,in large scale production,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method ofsoakingbranch with NAAwas suitable,because it was simple,rapid,high survival rate and lowcost.

wild kuduzvine;seed;reproduction

S54

A

2095-3887(2016)05-0048-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5.013

2016-07-23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金科研专项(2015R1023-14);福建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计划(YC2016-9)

高承芳(1983-),女,硕士。研究方向:牧草栽培与环境生态。

猜你喜欢

葛藤萘乙酸浓硫酸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葛藤的魔力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悬崖上有字
萘乙酸和6—苄基腺嘌呤对绿豆茎部生长的影响
“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
一问一答话硫酸
“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与组合
外福来的葛藤凉亭
是救星还是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