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2016-11-23郁红

化工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工匠个性化

文/郁红

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

文/郁红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这一号召,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在参加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记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也是“工匠精神”。

记者检索发现,这是“工匠精神”第一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工匠精神太重要了,我们过去在产品好卖的时候生产什么都能买得掉,但是现在全球产能过剩,什么也卖不掉,这个时候没有工匠精神怎么行呢?”这是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洪杰发出的感慨。

何谓“工匠精神”呢?

“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有好几位代表这样解释工匠精神。

“为什么我们钢产量严重过剩,但我们却连圆珠笔笔头上一个小小的‘球珠’都生产不了?”

“我们现在的大学里轻研究、重论评选的现象严重,就是太缺乏‘工匠精神’了。”还有代表强调。

把新西兰奶粉装在美国产的奶瓶里喂养孩子,再用日本洗涤液清洗餐具,出门散步把孩子装进德国产的童车里,洗澡时帮孩子擦上来自法国的沐浴露,在洗手间里用着日本的马桶盖,这几乎成为年轻妈妈的标配。“什么时候中国人能自豪地买自己的产品?为什么一提到国货就是劣质品的代名词?”

在化工行业也是如此,目前大宗基础化工产品产能结构性过剩,但是高端的精细化工产品、专用料、特种材料却需要从国外进口。一些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品单一,品种牌号不高,因为难以满足下游对专用料和个性化的需求而不得不打价格战,降格以求。

记者记得有的大宗产品行业内本来企业很少,大家都过着卖方市场的舒服日子,但是后来因为产品有利可图,大量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使得产品严重过剩,但由于过去过了多年的好日子,相关企业根本不愿研究下游用户的需求,以至于在产品大量充斥市场时,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亏损严重。

正如洪杰所说,在市场低迷、全球需求萎缩的情况下,没有工匠精神怎么行呢?没有一切为客户着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意识的企业又怎么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呢?

“工匠精神”本来是中国的发明,中国古代的工匠靠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创造出了几千年灿烂的中国文化瑰宝,但是后来,我们的工匠精神却走失了,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成就了德国的工业4.0等。在洪杰看来,现在,在总理的报告中,这种精神又得到了提倡,“工匠精神”正在回归。

在李总理“工匠精神”的感召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025中国制造、工业4.0,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应成为国内化工企业做强、做精的根本。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工匠个性化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90后大工匠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工匠风采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工匠神形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光影视界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