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牌编剧李潇、于淼:一生的好夫妻,一世的好拍档

2016-11-21梁宏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夫妻俩夫妻创作

梁宏

他们是编剧圈里当红不让的黄金夫妻档,是制片人眼中的“香饽饽”;他们平时吵吵闹闹,却十年如一日地相知相爱。

要问2016年上半年最火的影视剧是什么?《好先生》和《余罪》绝对名列前茅。前者引发的话题量在微博榜单中居高不下,后者以近40亿的点击率,刷新了国产剧的观看纪录。

有趣的是,这两部大热的作品,居然分别出自一对明星编剧夫妻之手。《好先生》的编剧李潇和《余罪》的编剧于淼,其实是一对相爱十几年的夫妻。在此之前,他们曾因合作过电视剧《大丈夫》而声名大震。

其实,于淼本来不是编剧,后来被妻子李潇带上了编剧之路,他们一路互相扶持,共同勉励,才有了这些电视上热播的优秀作品。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对夫妻,讲述属于他们的幸福婚姻故事……

好剧本是“吵”出来的

“你30,他50;你50,他70;你老了,他没了。后半辈子谁来陪伴你?”

“那孙中山和宋庆龄相差27岁,10年聚首,却胜过人间无数;鲁迅和许广平相差17岁,10年携手共艰危,相濡以沫亦可哀;张学良和赵一荻相差12岁,徐悲鸿和廖静文相差28岁。我就想跟我爱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只做别人眼中的般配夫妻!”

热播电视剧《大丈夫》中顾晓珺和父亲“打嘴架”的经典台词,让无数观众拍手叫绝,连近代名人都搬出来了,简直说服力爆棚。但是这样经典的台词却不是李潇这位大才女静静地坐在桌旁就能想出来的,而是因为她的身旁总是坐着一位脑洞大开的丈夫—于淼先生,时不时地和她斗个嘴、接个话,让她“文思泉涌”,像这样被夫妻俩“吵”出来的金句,简直数不胜数。

有一次,于淼驾车带着李潇外出,因为导航故障走错了路,琢磨了许久也不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里。急脾气的李潇当即把丈夫一顿狠批:“你个大男人,咋和我一样路痴呢,朋友们都在等着呢,这时间都让你浪费在路上了!”这句埋怨给正烦躁不已的于淼来了个火上浇油:“你急,我不急啊!中国哪条法律规定只许女人路痴,不许我们男人迷一次路?”“哎?停!”李潇突然扬手打断了丈夫的话:“等下,这句话当台词儿不错!我得记下来!哈哈!”说罢,她一板一眼地将刚才两人的气话全部记在了手机里,把刚才因为丈夫迷路而生的烦躁抛到了九霄云外。自己的怒火刚上来,人家却已经翻篇儿了,于淼哭笑不得,只得默默地继续找路。

在创作剧本时,李潇和于淼也经常这样靠着“吵出来的灵感”来磨台词、想桥段。剧本写完后,为了进一步完善人物台词和对话节奏,他们会一个扮作男方,一个扮作女方,在放置了录音笔的屋子里“真刀实枪”地演练起来。有时候,夫妻俩会因为台词太搞笑而频频笑场,然后再辛苦地板起脸来,继续构思情节。当故事情节比较激烈的时候,两个人会大吵特吵,甚至对骂起来!楼上楼下有的老人家以为他们要闹离婚,甚至还来劝解……

不放过每一句台词,不放过每一处细节,正是这种“将铁杵磨成绣花针”的劲头,让李潇和于淼锻造出了多部火遍全国的影视剧。《当婆婆遇上妈》《大女当嫁》《大男当婚》《大丈夫》《男闺蜜》《余罪》……许多制片人都将夫妻俩的作品视为收视长虹的保证,王志文、孙红雷、黄磊、陈数、俞飞鸿、李小冉等大腕演员也对他们的剧本青睐有加。

文艺男遇上才女妻,我就是你的专属暖男

虽然有时吵吵闹闹,但十几年来一同走过风风雨雨,夫妻俩在回想起两人相遇相知相恋的故事时,仍然感觉分外甜蜜。

2004年,山东姑娘李潇在一个聚会上碰到了山东小伙于淼。于淼见李潇身材十分高挑,五官线条分明,不假思索张口便问道:“老乡,你长得好高啊,是模特吗?”

没想到,看起来腼腆的李潇竟然没有无视他有些傻气的搭讪,还坐下来与他聊了许久。原来,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潇已经是圈内小有名气的编剧了,她曾经为著名导演高希希创作了剧本《搭错车》,还有幸得到了著名演员李雪健老师的指点。电视剧《搭错车》播出后,取得了不小的反响,夜莺初啼的李潇取得编剧生涯中的第一个成功。而高大帅气的于淼虽然是金融专业出身,却文艺气息满满,他当过电台DJ,拍过平面广告,还在T台走过秀。

老乡见老乡,亲切诉衷肠。李潇欣赏于淼的文艺气息,于淼喜欢李潇的快人快语。那天,相见恨晚的两个人聊了很久,都对对方产生了好感。这之后,热情主动的于淼一直忘不了李潇窈窕的身影和风趣的谈吐,不断找各种机会约她外出。从后海到长城,从故宫到京郊,这对北漂情侣爱的足迹遍布北京。直到有一次,在燕山的枫树下,于淼在火红的枫叶上写下了充满爱意的诗句,看到他双眼中满满的恳切,李潇羞涩地答应了,与生命中最暖的太阳步入了婚姻的礼堂。

结婚后,李潇继续着她的编剧工作,于淼依旧过着金融白领朝九晚五的生活,两个人的小日子倒也其乐融融。每当李潇的创作想法枯竭的时候,她都会乐呵呵地拿着剧本,向老公寻求意见。这时候于淼就会坐下来,脑洞大开地给妻子想各种桥段。

“夫妻创作小论坛”顺利进行了多次之后,李潇突然发现,于淼也挺适合当编剧的。因为他不但思维缜密,而且想象力丰富,在自己擅长的都市情感剧的创作过程中,经常能弥补一些自己想不到的男性视角内容。夫妻俩取长补短,一来二去,编剧的效率倒是一下提高了不少。

想到这一点,李潇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试着对老公提议说:“要不,你把外企的工作辞了,像我一样当编剧算了。”她没想到的是,两人的想法会一拍即合。在帮助李潇写作的过程中,于淼发现自己也越来越喜欢编剧这个职业,在他看来,能够把自己想象中的故事和情节变成具体又丰富的画面呈现给观众,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就这样,于淼在2008年辞职回家,与李潇结成了“编剧夫妻档”。

妻子领进门,修行靠两人

在都市情感剧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情感纠葛和冲突的表达。而感情之路一帆风顺的李潇则对这件事感觉十分挠头。

在创作《大男当婚》时,李潇不知如何让戏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关系有所突破,就打算让男主角直接坦率地对女主角表白。这时,看到剧本的于淼皱起了眉头,从男性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投了反对票:“我觉得啊,一般情况下,当一个男人刚刚喜欢上一个女人时,尤其是北方男人啊,可能外表上他会装作满不在乎,但在行动上一定会有掩饰不住的地方。你可以写点儿让他‘露怯的搞笑桥段,就是让人一眼就能看穿的那种,这样就能把男主人公的性格表现得比较典型了。”

这一席话看似轻描淡写,却让陷于创作瓶颈中的李潇恍然大悟。一直以来,她都是在以女性的角度进行创作,感情戏的拿捏当然有失偏颇。电视剧里男人们表达爱情的方式,一定有着男性独有的特点,是李潇所想象不到的。李潇越来越觉得自己之前创作的剧,因为受单纯女性思维的影响,女权主义色彩过浓。这其实是写剧本的一大忌,不客观的描述会让观众群体流失不少。茅塞顿开的李潇果断地将丈夫拉入《大丈夫》的创作团队中,想让丈夫一展拳脚。

为了这个“夫妻店”的“第一盘菜”顺利上桌,夫妻俩可是费了大功夫。

“我不相信一个编剧整天开着宝马奔驰招摇过市,就能写出菜市场里一个家庭主妇与商贩为了几根大葱、两三毛钱而讨价还价的情景。”要写出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情感剧,就要为自己积累生活经验,夫妻俩觉得,能让老百姓痴迷不已的好剧,应该是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的。

于是,为了写好一场中年妇女吵架的戏,夫妻俩会特意起大早,专挑人多的时候挤公交车,在公交车上细细地琢磨北京大妈的吵架风格和对话方式来获取灵感。他们还曾经为了听一对女孩八卦彼此的家长里短,一路跟着人家上了地铁、下了公交车、又走进了胡同,结果因为听得太入迷,差一点儿迈进了人家的家门。

电视剧《大丈夫》播出后,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夫妻二人一同站在了上海白玉兰电视节的领奖台上。金灿灿的“最佳编剧奖”奖杯肯定了他们这一路的辛勤与汗水。

获奖后的夫妻俩没有懈怠下来,在编剧圈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他们都深深地感觉到,国产现代电视剧的题材、类型的同质化已经十分严重。身为编剧,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做一些创新工作,让国产影视剧能够赢得更广泛的观众。所以,他们在创作今年热议不断的《好先生》剧本时,就先在家初步设定好了故事雏形,接着开始琢磨尝试一些新元素。

一次偶然的机会,夫妻俩在一本杂志中读到当代最性感的男性职业三甲榜单:第一名是西餐主厨,第二名是律师,第三名是建筑师。

一个火花在夫妻俩的脑中闪过:食色,性也。何不创作一个以美食为背景的剧本呢?美食和情欲其实都是支撑着人类甚至所有生物发展的最原始驱动力,如果把这些驱动力放到一个现代人身上,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就这样,夫妻俩开始埋头创作电视剧《好先生》,剧本从酝酿阶段到最后修改共花费了两年时间。其间,他们不知疲倦地东奔西走,搜集了大量的素材。他们观摩过厨艺真人秀节目,积累了许多西餐专用术语,调查过当地大小餐厅的后厨,采访了大厨、改刀师傅甚至是洗碗工。所以《好先生》剧中餐厅后厨的摆设都是高度还原了夫妻俩当时考察过的西餐厅,剧中后厨人员的等级也严格按照现实生活中的规矩来,夫妻俩对剧本每一处细节的追求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电视剧《好先生》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双双以3.5的高收视率收官,网络点击量更是突破90亿大关。生活中、网络上,处处都是关于《好先生》主演和故事情节的热议,许多知名餐厅纷纷推出剧中的同款菜品招揽顾客……一时间,《好先生》在微博热搜榜上居高不下,夫妻店的“第二道大菜”也不负众望地顺利出锅。

婚姻就像舞蹈,不踩脚就好

身为黄金编剧夫妻档,默契配合的背后其实是二人互补的性格。有一次,李潇临时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创作周期短,制片人改动要求多,几次修改之后李潇仍不满意自己的作品,情绪一度崩溃。她终于忍不住对于淼哭着抱怨说:“我实在受不了,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心疼妻子的于淼,好言好语地劝妻子先回屋休息,他决定挑灯夜战把剧本写完,帮妻子减轻负担。李潇深夜醒来时,看见丈夫还在灯下趴伏着的背影,心中满满的感动马上要溢出来。

李潇说:“我属于那种内在情绪很汹涌的人。在普通朋友面前,大家都会觉得我很平和,其实我脾气很不好,情绪容易大起大落。相比之下,于淼既理性又平静。他更像一头老黄牛,做事情有一股劲儿,总能坚持扛到底。我有时候懈怠了、崩溃了,他就会替我做好善后工作,推着我向前走。”

夫妻双剑合璧,敌得过千军万马。夫妻搭档创作的好处在于,他们对彼此的性情和习惯知根知底,互相理解,容易磨合。寻常的夫妇每天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晚上那几个小时,而李潇和于淼每天工作在一起,生活也在一起,是普通夫妻相处时间的两倍多,这种互相陪伴的感觉让他们分外踏实和安稳。

谈到缺点,李潇也毫不避讳:“两个人每天生活和工作都腻在一起,有时候也挺没意思的。所以我们现在也会想办法有意识地调节一下,比如时常分开一阵儿,融入自己的社交圈,与朋友出去聚聚会什么的,这样也能获取更多的灵感和八卦,哈哈!”

他喜欢登山、喜欢骑马、喜欢动;她喜欢在家、喜欢看剧、喜欢静。看似截然不同的两人却恩恩爱爱地相守了十几年,这是因为他们对婚姻有着相同的理解。

于淼曾在采访中深情地说:“能不能过得幸福,在于两个人的步调是不是能跟得上,就像跳舞一样,两个人的动作要协调,你进的时候我要退,我进的时候你要退,你站那儿的时候我要围着你转。但凡不踩对方脚,也撞不到一块儿,这舞能跳好了,那婚姻就是幸福的。”

没错,在感情世界里,两个人能够结合的前提,不是金钱物质,而是彼此吸引、感觉合适。就像《大丈夫》里的顾晓珺和欧阳剑,她强势,他柔和;她敏感,他包容;她外强中干,他内心强大……这一对老少恋不顾旁人异样的眼光,突破重重阻碍,图的就是一个“合适”。李潇和于淼将自己对婚姻和生活的感悟注入到了每一部剧本中,希望观众们也能像他们塑造的男女主角一样,找到“最合适”的人。

十多年来创作搭档的经历和几部大热的电视剧剧本,让李潇和于淼成为影视编剧圈中响当当的黄金组合。编剧这条路的竞争激烈程度,犹如千军万马同过独木桥,许多人奋斗了一辈子,也没有写出像样儿的作品;还有许多人顶不住巨大的压力,半途就丢下了创作的笔。而对于李潇和于淼来说,夫妻俩互相依靠,互相勉励,共同进步,才能既看得了美景,又撑得过风浪。

在他们的作品中,每个人物的戏份演到最后一集就结束了;而在现实生活里,他们夫妻俩的幸福故事则会一直继续下去。

猜你喜欢

夫妻俩夫妻创作
Jazz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认错
猜猜我是谁
一双筷子
生孩子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