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雾霾来自哪里?清华大学有了答案

2016-11-21王水

第一财经 2016年42期
关键词:燃煤煤炭

王水

刚毕业一年的新"北漂"杨璟菲在窗外能见度不足一公里时,终于决定买下一个防毒面罩,但页面弹出的价格在一个小时内已经上涨了30元;刚从加拿大交流归来的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薛童对糟糕的空气略显失望,她已经做好了毕业后逃离北京的打算;日本品牌巴慕达的市场总监宣布旗下净化器AirEngine360°再次脱销,不低的价格没有挡住人们的消费热情。

更多的人在朋友圈里晒着灰蒙蒙的图片,并配上类似“腾云驾雾”的字句。一些与雾霾有关的段子也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流传。人们开始习惯这种状态,并将它当成自嘲的时机。换个角度来说,这也反映了人们面对这种极端环境灾害的困窘与无助。

雾霾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大多数人只有感性的认知,来自清华大学与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尝试给出更具体的数字。在它们的报告《燃煤和其他主要大气污染源所致的中国疾病负担》中,研究人员指出,全球有290万人的过早死亡可以归因于PM2.5。

这种悬浮在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对中国、印度及其他位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影响尤甚,全球约64%的过早死亡案例集中于这一区域。在此之前,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也曾指出印度城市,尤其是阿拉哈巴德等地的空气质量堪忧。

更为具体的数字是中国因为PM2.5污染问题导致的过早死亡规模达到91.6万人。报告指出,PM2.5以及家庭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中国过早死亡的第五及第六大原因,前四个原因分别为高血压、吸烟、过量食盐以及水果吃得太少。

评估结果显示,仅在2013年,中国的PM2.5人口加权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4微克,科学家Brauer据此推断,至少有99.6%的人口生活在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南标准的地区。在1990年到2013年的23年间, PM2.5浓度上升了近4成,在天津这样的城市这一数值则达到了45%。

就在今年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一则关于南方人平均预期寿命比北方人高出5.5岁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背后反映出的是空气污染程度在全国范围内的不均衡。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华北、华中地区是重灾区,大量的钢铁、水泥及火力发电厂汇聚于此。以此为基点往外延展出的四川、重庆、陕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山西等地构成了第二梯队。换句话说,所有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几乎无一幸免。

雾霾到底来自于哪里,这是一个不太好厘清的问题,有太多的利益关系牵涉其中。但从研究者们相对客观的视角出发,燃煤恐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总计超过40%的PM2.5来自煤炭。

四川是受燃煤影响的重灾区,由于特殊的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再加上人口密集与高排放,燃煤对大气PM2.5的影响超过50%。中国北方平原、中国中部等地的这一数值也分别达到40%至45%以及45%至50%。

不幸的是,在中国,煤炭始终占据着主导者的角色。英国石油公司公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煤炭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比高达64%,在全球煤炭消费总量中首次超过50%。

这意味着,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已经超过全球其他所有国家煤炭消费的总量,对于煤炭的依赖使得雾霾问题的解决变得异常艰难。

工业燃煤是所有燃煤中最为主要的污染来源,近15.5万人因此死亡。另外受到火电厂燃煤影响的人数规模也高达8.65万人。而受家用燃煤影响导致过早死亡的人数据估算达到17.7万人。

除去燃煤,复杂而臃肿的城市交通状况也加剧了问题的影响,这一因素造成了13.7万人的健康受到冲击。其中,汽车尾气是造成PM2.5超标的重要原因。

在北京,严重的交通拥堵让公共运输工具及规模庞大的私家车行驶缓慢,它们共同构成了持续且稳定的污染源,但政府官员、汽车制造商、油气公司在关于排放标准的制定上仍然争执不休,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时日。

总的来说,PM2.5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于生态领域,它也许会产生更多的连锁反应。例如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人们对空气污染的反应更加敏感,空气中细微颗粒物造成的死亡案例可能将继续增加,报告显示,预计到2030年健康负担还将增长。

另一方面,严重的空气污染正在逼迫年轻人逃离。对一个城市而言,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一些就是年轻人活跃的思想和劳动力。当空气问题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时,正如看到的那样,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决定迁徙到更宜居的地区。人员流动的后果并不会在短期内显现,但如果我们用一个更为长远的视角来审视时,就能发现问题的严峻性。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评估更为悲观:“到2050年,城市空气污染将超过污水和卫生设施的缺乏,成为全球死亡率上升最主要的环境原因。”面对发展和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如何平衡成为关键。

当然,情况也并不完全悲观,更多的人开始采用技术手段解决雾霾带来的严重挑战。例如此前的报道《北京市中心的巨型“吸尘器”》就曾提到,荷兰人 Daan Roosegaarde的团队就将研发的吸霾塔引入了中国。据称这座高6.5米的装置每小时能净化3万立方米的空 气。

但相较除霾技术的改进,更为重要的仍然是止住污染的源头。中美两个污染排放大国率先签署《巴黎协定》,意味着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逐步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解决雾霾带来的相关问题。但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眼下人们还需要更多的耐心。

猜你喜欢

燃煤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多点网格采样在燃煤机组总排口的应用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第五章 红色警报——煤炭
煤炭
欧盟新规或将导致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关闭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中CEMS的选型与应用
“超低”排放技术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
燃煤电厂节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