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滕华涛:爱是治愈伤痛的良药

2016-11-21

东方电影 2016年2期
关键词:北欧莉莉养老院

群像

滕华涛:爱是治愈伤痛的良药

从《双面胶》《蜗居》到《失恋33天》《等风来》,滕华涛以往的作品皆是关注当代都市青年男女的爱情,加上他尤为善于刻画都市女性的心理,因而其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滕式”治愈系风格。同大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样,滕华涛对生活怀有一种重新审视的自觉,无论是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阵痛,还是爱情里的现实和虚幻,他都能以冷静的态度和细腻的表达予以呈现。或许讲述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滕华涛所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即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社会的变化和人的变化。滕华涛说自己最大的野心就是:100年以后,如果大家想回过头来看看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可以从他的作品里找到一些参照物。

《奔爱》中,滕华涛执导的爱情故事名为“人造阳光”。陈妍希饰演的护士莉莉在失恋后来到挪威的阳光小镇,在镇上的一家养老院里工作。每年入冬后,镇上的律师团都会到养老院为老人们重新修订遗嘱。某日,一位叫安德尔斯的律师来到了养老院,他注意到了莉莉,并对她充满了好奇。漫长的极夜让老人们心情低落,他们非常渴望见到阳光。为了实现他们的愿望,安德尔斯与莉莉决定向小镇上的居民寻求帮助。出于对英格玛·伯格曼电影风格的向往,滕华涛选择了挪威作为自己这段故事的拍摄地。失恋的女孩、理智的律师,加上清冷的北欧,故事的基调似乎略显灰暗,可滕华涛的作品往往都会留有温情。每当女主角莉莉出现时,她总是穿着粉色或红色的衣服,不仅在北欧满眼的灰蓝色里显得异常温暖,仿佛爱情也变得真切可得。即便是在失恋后,她的服装颜色依然鲜艳明媚,这或许代表了难以磨灭的、对爱情的憧憬和希望。最终,为了疗愈情感创伤而远赴北欧的莉莉,在世界的尽头收获了新的爱情。

“人造阳光”是一个带人走出伤痛,奔向爱情的故事。随着剧情发展,不仅片中的色彩越来越“温暖”,就连导演滕华涛也收获了“暖男”的称号。据制片人徐闻透露,他们二人在欧洲看景时,滕导竟然站在一个城堡顶上,如孩子般地吹起蒲公英。徐闻说:“当你看到一个开始掉头发,并且微微发胖的男人,站在那里吹蒲公英,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在很多人都关注房子、车子的年代,滕导却能关注生活中美好的细节。”的确,拥有这样一份“初心”,“滕式”治愈系爱情想不打动人都难。

《奔爱》中的几段故事大多与旅行有关,在滕华涛看来,旅行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爱。因为喜欢旅行的人,必然是出于对某个地方的向往和爱,才会产生前去一探究竟的热情。不过,滕导却表示他不相信旅途中会产生爱情,“一段旅行只有十几天,你可能会有很多感触,会思考很多问题,但如果说它会带来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这个我很难接受。我有那么多朋友,没听说谁去了某个地方,回来之后就有了爱情。”那滕导眼中的爱情是什么?他回答说:“就我们拍摄的这部影片而言,我理解的爱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一种没有过多索取的感情。”

猜你喜欢

北欧莉莉养老院
“The Plus”
——北欧森林里的全球最环保工厂
95后玩出网红养老院
This 11?year?old student brings joy to seniors one wish at a time 11岁学生助梦养老院
北欧印花
不倒自行车
Look from the Anglo—American jury system of jury system in our country
搭讪
Love Counts More爱心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