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新型消息业务的垃圾消息管控系统

2016-11-20丁志刚肖子玉李雪芳吉翔川

电信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核心网消息管控

丁志刚,肖子玉,李雪芳,吉翔川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

面向新型消息业务的垃圾消息管控系统

丁志刚,肖子玉,李雪芳,吉翔川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0)

从研究新业务背景下的消息业务需求开始,分析了针对新消息监控业务的监控点选择、监控系统架构、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以及系统部署需注意的要点。提出了一套满足现阶段监控需求的二级系统架构以及监控系统部署指导原则。

垃圾消息监控;融合通信;新业务

1 引言

随着LTE网络的逐渐部署完善,运营商推出了新型的消息类业务以升级替代传统的短/彩信业务,并应对来自OTT业务提供商的竞争。随后,对新型消息业务的内容安全进行的监控需求被提出,本文将针对融合通信业务属性、系统建设情况对融合通信垃圾消息监控系统建设思路进行分析。

2 新型消息业务的监控点分析

2.1 现有传统短信业务监控点情况

传统短信业务路由情况如图1所示:UE→电路域核心网→SMSC→电路域核心网→UE。

由图1可见,传统短信业务中,任何短信均需通过短信中心存储转发,因此,监控系统的监控点选择短信中心能监控所有业务;原则上只需要在发送端进行监控,无需接收端监控即可实现监控目的;为了保障监控效果,目前监控系统采用了实时监控的方式,即每条消息均需监控系统鉴权后才可下发。

图1 传统短信业务路由情况

2.2 新型消息类业务的监控点分析

新型的消息类业务主要包括两种:融合通信业务提供的新消息业务以及VoLTE引入后支持的传统短消息业务。以下具体分析两种场景的监控点需求。

融合通信新消息业务路由示意如图2所示:UE→分组域核心网(或其他IP接入网)→IMS核心网→RCS→IMS核心网→分组域核心网(或其他IP接入网)→UE。

VoLTE支持的传统短/彩信路由示意如图3所示:UE→分组域核心网→IMS核心网→IP-SM-GW→SMSC→IP-SM-GW→IMS核心网→分组域核心网→UE。

由以上路由分析可见,融合通信新消息业务的大部分消息都不经过现有短信中心,故现有监控系统无法对这部分消息进行监控,需要新增监控点进行监控;而VoLTE支持的传统短信仍会通过现网短信中心转发,已在现有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内,且业务属性基本一致,故可沿用现有监控系统在现有监控点进行监控。

综上,对于新型消息类业务的监控系统建设仅需考虑融合通信新消息业务部分。

图2 融合通信新消息业务路由示意

3 融合通信新消息业务监控采集方案

本节讨论监控系统对融合通信待监测消息的采集方案。在现有融合通信业务架构下,消息(文本消息、图片、音视频)通过IMS标准SIP/MSRP经过融合通信业务平台(rich communication suit application sever,RCS AS)进行存储转发。因此,对于监控内容采集,采集点选择靠近业务平台效果最好,在此原则下,采集点选择有如下几种方案,如图4所示。

方案1(应用级):定义业务平台与监控平台的鉴权接口,RCS业务平台完成将监控所需的内容、主被叫、时间等信息解析还原,并依安全监控要求提供接口。

方案2(信令级):业务平台使用现有消息使用的SIP/MSRP信令消息协议栈向监控平台提供鉴权接口,实现内容监控。

方案3(网络级):在业务平台接入IP承载网的CE节点镜像数据,通过DPI设备解析原始流量获取所需监控内容。

几种方案的优劣比较见表1。

综合考虑各方案的实现代价和对工程项目进度的影响,建议采用方案1,即定义应用级接口实现实时的鉴权功能。具体的接口协议可以选择现有垃圾彩信接口协议MMS-S或SOAP等。

4 融合通信垃圾消息管控系统的系统架构和功能

4.1 融合通信垃圾消息管控系统架构

现行消息类业务管控系统主要包括垃圾短信和垃圾彩信管控系统,信息集中治理采取“两级共管”的治理模式:垃圾短信,31省监控系统对发送端疑似垃圾短信进行监控识别,并送中央进行二次过滤及审核处置;垃圾彩信,31省彩信中心将彩信送集中建设的中央监控平台进行实时/非实时鉴权后,再由中央管理平台进行二次过滤及审核处置,如图5所示。

这种架构逻辑上分明,管理界面结构清晰,因此建议对新消息的监控沿用现有消息类业务监控系统的二级架构,由集中管控系统负责统一策略管理下发、人工仲裁,由监控系统负责具体监控操作执行。逻辑功能架构建议如图6所示。

4.2 融合通信垃圾消息管控中央管理平台功能

根据以上系统架构分析,中央管理平台应实现的主要监测功能如下。

图4 几种不同的采集点选择方案

表1 几种采集点选择方案对比

图5 “两级共管”的治理模式

·人工审核:是监控所有不良信息都应具备的基本手段,主要完成疑似不良信息的审核处理,原则上所有对用户的加黑处理都应该通过人工审核。

·二次过滤:人工审核之前可对疑似信息执行二次过滤策略以减轻人工审核工作量,二次过滤功能在现有消息监控体系下主要通过一些优质客户名单类筛选实现过滤。

·策略同步和下发:对监控系统要执行的监控策略进行统一管理,下发给监控系统执行;监控策略可同现网已有各类不良信息集管平台、策略运营分析平台进行联动。

由于被监控的新消息业务初期业务量较小、其业务功能本身也在日趋完善中,而部分管控功能实现代价较高、效果未知,因此在系统建设时建议可以分阶段实施这些功能,初期实现经验证明最有实施效果、实现代价较低的功能,其他功能根据业务发展考虑实施。具体针对中央管理平台,建议初期实现人工审核、策略同步下发功能,而策略联动功能可暂不通过与现网平台自动接口实现,采用通过人工局数据配置的方式实现。二次过滤功能主要用于辅助人工审核,在初期审核业务量较小时,建议可先不实施。

4.3 融合通信垃圾消息管控监控系统监测功能

根据现网消息类监控实际情况及与主要系统集成厂商调研情况,目前对于融合通信新消息业务中存在的各种内容可采用的监测手段多种多样,分为基于内容的监测手段和基于行为的监测手段两类。同样的,部分功能技术上并不成熟且在业务初期效果未知,表2对各种监测功能原理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各监测功能在初期阶段实现的必要性。

表2 几种监控功能原理

4.4 对融合通信垃圾消息的控制功能

识别出不良消息后,必须对消息进行控制,诸如封堵同样内容的消息、封停传播消息的非法账户等。融合通信是富媒体通信业务,实现丰富的多种媒体的通信形式,对监测出的不良内容的控制手段在现有消息类业务控制手段的基础上也应该更加丰富。以下罗列了可采用的一些控制手段及其实现方式。

·消息封堵:监控系统给融合通信业务平台发鉴权失败消息,业务平台不下发消息,这是整治不良信息的必要手段,近期建议实现。

· 用户处置:在针对运营商系统架构,主要有3种方式实现用户处置,分别是:监控系统处置、BOSS侧处置、业务系统处置。其中在监控系统通过加黑名单方式对用户进行处置对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是最灵活和最直接的方式,需要实现。但仅实现监控系统处置只能够封停监控系统所辖业务,而无法进一步对不法用户在其他业务的行为进行控制,因此,BOSS侧处置或业务系统侧处置也是必要的。根据传统的垃圾短/彩信的处置流程,建议采用BOSS侧处置的方式,一方面,这种方式在符合正规的管理流程,即由业务支撑人员负责用户的业务开通和关停;另一方面,在BOSS侧进行处置可最大范围地对不法用户业务功能进行管控。

·URL封堵:对于在管控系统中发现的恶意URL,运营商可在其管理的网络内进行控制,对于在传播服务源在网内的URL域名采用管理手段处置、对于服务源在网外的URL可通过CMNet流控和网间流控系统进行封堵。在初期垃圾消息管控系统只具备基于已知URL的监测手段,因此不会发现新的恶意URL,因此针对URL的控制建议暂不支持。

5 融合通信垃圾消息管控系统部署要点

针对以上系统需求分析,垃圾消息管控系统在建设部署时需注意的要点如图7所示。

(1)监控系统应尽可能与融合通信业务平台同局址部署:按照1亿个用户规模估算监控系统与融合通信业务平台之间的承载带宽,约为46 Gbit/s,若分局址部署,网络带宽压力过大,对承载网能力要求很高,难以承受。

(2)中央管理平台建议与监控系统物理分设:初期阶段,融合通信业务平台仅设置一个节点,随着业务增长,业务平台可能分裂为多个节点,形成多节点的架构,监控系统与中央管理平台物理上分散部署便于管理和扩展。

图7 垃圾消息管控系统建设部署要点

6 结束语

本文从研究新业务背景下的消息业务需求开始,分析了针对新消息监控业务的监控点选择、监控系统架构、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以及系统部署需注意的要点。

Anti-spam system of new message business

DING Zhigang,XIAO Ziyu,LI Xuefang,JI Xiangchuan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80,China

In the background of new business requirements,the monitory point selection for new monitoring business,anti-spam system architecture,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need and the key points tha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ystem deployment were analyzed.Finally a set of two level monitoring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deployment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system were put forward.

anti-spam,RCS,new business

TN918.91

A

10.11959/j.issn.1000-0801.2016026

2015-05-28;

2015-11-03

丁志刚(1983-),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核心网、业务网、自然语言处理。

肖子玉(1969-),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网络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5G移动核心网、IMS、信息安全监控等。

李雪芳(1984-),女,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核心网数据交换等。

吉翔川(1987-),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核心网数据交换等。

猜你喜欢

核心网消息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一张图看5G消息
GSM-R核心网升级改造方案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5G移动通信核心网关键技术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
上海局GSM-R核心网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