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怎么改?一个包子就说清了

2016-11-19衡洁

新城乡 2016年4期
关键词:包子铺张三包子

衡洁

需求侧的刺激,针都扎肿了,效果却越来越差。传统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高端消费品本土供给又不足——是到转思路的时候了

不是我不买,是你的东西不合我意

张三开了家包子铺。

包子最初一块钱一个,用的是普通面粉、普通猪肉(为降低成本,里面难免掺杂些猪脖子猪下水摊低成本)。运营了一段时间,生意一般,台账很难看。张三一看,这不行啊,要想办法把销量提上去。于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先是搞促销手段:买两个包子就送一个;后又玩支付花样:可以先吃后付账,买得多的还可以分期付款。

把这个微缩的经济模型扩展开来,一个经济系统可以分两部分组成,一边是需求侧,主要指消费者的购买、投资行为(比如买包子);与之相对应的一边就是供给侧,主要指厂商的生产行为(比如做包子来卖)。张三上面采用的办法都属于对需求侧的刺激——包子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变,变的是购买方式(一个类似于价格战,一个相当于搞贷款)。

对于需求侧的刺激常常能立竿见影地见到效果,因此深受商家们欢迎。中国政府以往刺激经济的方法,有不少是在需求侧,比如著名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钢铁卖不出去?政府给你补贴你打折去卖啊!房地产能拉动经济?低首付低利率鼓励人们去买啊!

不过这样的刺激是否能长久地让经济保持高位发展?让我们来看看张三的“包子铺需求侧改革”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一段时间内,张三的包子销量果然大幅提升,甚至供不应求。张三乐开了花,果断开出了分店。李四、王五等人看到卖包子如此不愁销路,也纷纷开起了包子铺,这些包子铺既让所有居民都吃上了包子,还解决了这一片居民区的不少就业问题,可谓形势大好前景喜人。

可还没乐多久,包子的销量又进入了瓶颈期,甚至不升反降。张三又郁闷了,马上进行了调研,原来一方面是因为周围居民的市场已经饱和了,吃包子都吃撑了,再便宜也不买了;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他们对包子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什么?包子里居然有烂肉?这实在不能忍。为了健康宁可多花点钱买贵一点的好包子。打听到郊区有一家主打“放心肉包子”的包子铺,居民们不惜长途跋涉,都跑去那里买包子了。

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2015年,这边是国内的奶粉、马桶盖、钢铁、煤炭拼了老命在卖,国人却不买账;那边一转脸,中国游客向世界展示了在海外消费的强大能力——奶粉脱销,马桶盖断货,全年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

以前国产手机就是围绕着拼价格的低端市场打转,但廉而难销,死了一大片。这些年小米、华为等国产机质量不断提升,它们的突围很大程度上挤占了进口品牌的市场。

需求侧的刺激,针都扎肿了,效果却越来越差。传统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高端消费品本土供给又不足——不是我没钱,而是你的东西不合我的意。

是到转思路的时候了。

质量提上去,不愁没人买

琢磨了半天,张三终于搞清楚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他生产的东西和现在居民的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痛定思痛,决心改革。这一次,他将重点放在了供给侧,也就是自己包子的产品质量上。

他仔细分析了供给侧一方的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这些要素里,前三者是农耕时代人们考虑生产产出时的基本要素,而到了现代社会,劳动力和土地的增加并不会直接提升经济增长率,资本的投入达到稳态均衡后便对经济增速没有贡献,因此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当投入同样数量的劳动、资本、土地来进行生产的时候,如果创新水平高,就可能得到更优质的产出。

于是张三先是用上了好原料——有机面粉跑山猪;又请来了资深的师傅,从擀面到调味一系列的流程都进行了改良,最终推出“经典秘制跑山猪肉有机包”。这下鸟枪换炮,打点精准,供给效率有效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流失的客户又慢慢开始回归。张三表示,以后将持续在产品创新上发力,将会开发出更多口味的包子满足各类居民的需要。

所以,简单来说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把产品的质量提升上去,这样自然不愁没人买。从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尽管情况要复杂得多,但大体上思路的转变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在本轮中国经济回落周期中,国内传统需求市场已经面临饱和,供给侧改革就是强调通过刺激供给、提升供给效率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这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国产手机的逆袭。以前国产手机就是围绕着拼价格的低端市场打转,但廉而难销,死了一大片。这些年小米、华为等国产机克服了技术瓶颈,质量不断提升,同时有意识地布局中高端市场,它们的突围很大程度上挤占了进口品牌的市场。据本刊去年末的调查报道《国产手机“登高”卡位战》一文,2015年双十一手机销量最高的五个品牌依次是小米、华为、魅族、苹果和奇酷大神,着实威武,同时国产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一半。这就是对供给侧进行改革,产业全新升级的现实写照。

当然了,除了提升质量,供给侧改革还得把现有的产能过剩、库存过多以及金融风险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了。具体怎么做?这就是今年中央对经济工作提出的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首要的就是去产能,这是供给侧改革必须所做的“壮士断腕”。那么多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包子铺,总得关掉。在中国,主要就是解决钢铁、煤炭、有色金属、水泥这些传统产业的亏损问题。传统的改革方式是发改委发红头文件,限定某地区、某企业必须压缩多少落后产能,但这种行政命令手段实在作用有限。竞争力弱的国企即使亏损,仍然能够获得补贴和银行的低息贷款,结果就是大家都在打价格战,都在亏损,债务越积越多,最后把银行也拖进来一起玩完。目前大家都非常关注的如何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就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房子也是这个道理。现在国内已经累积了6.86亿平方米的地产库存,按目前销售速度,要用8年才能把现有房子卖完。这不仅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同样也会形成金融风险,因为地产的库存很大一部分是借用了银行贷款形成的。所以顺理成章第三个任务就是金融领域的“去杠杆”,想办法改善企业和政府的债务结构。

剩下两个任务?咱们接着往下看。

善后工作是个技术活

张三仍然有烦恼。

包子的品质是好了,可价格也上去了,以前一块钱一个,现在已经5块钱一个了。他担心再过段时间,周围居民承受不起这个价格,全改回吃馒头就惨了。可他掰着指头算了算成本,人工工资高,房租上涨快,原材料想要好的价格更是降不下来,再加上不低的税务负担,包子售价若低于5块他就要面临亏本的风险,这让他左右为难。

于是中央的第四个任务登场了:降成本。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减税。为什么国内同样的商品价格有时候比外国贵两三倍,税费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这也可能使得部分企业丧失研发升级的动力——挣来的钱都交税了,有什么干头?近来针对小微企业减税、“营改增”的实施,都是减税的积极手段。有学者判断,2016年政府还将推出力度更大的减税政策,着力减轻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不过,减税也是个技术活。减税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化地认为税低就会高增长,税高就会低增长。一方面减税将导致财政压力,而一旦对财政的掌控力下降。反而可能制约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进。另外减税还可能导致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曾有人把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与美国强调供给的“里根经济学”相比较,在“里根新政”初期,就是由于大规模减税而导致财政收入大幅下滑。美国当时是靠不断增发国债来解决减税后“弱财政”的问题。但对于中国国情来说,这需要相当大的债券市场容纳空间才行,因此掌握好平衡相当重要。

至于最后一项任务补短板,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啥补啥了。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科技创新进步的短板都是急需补上的一块。万众创新、互联网+、新兴产业……这些都是在对症下药。张三也准备涉足“网上私人定制专属包”领域,在新的战场发力。

不过,还有许多需要善后的工作。多余出来的包子铺倒是都关了,可当时招来的那么多工人怎么办?当年大量的包子铺对张三所在社区的经济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这次一下关了这么多,经济增长会不会断崖式下滑?如何处理好这与“保增长”之间的关系?

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张三能解决的了。刚过去的两会中外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的话或可作为回答:“过剩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双赢”“把亿万群众的勤劳和智慧更好发挥出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自去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政策表述和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这盘棋已经开盘落子,在摸索中前行。两会上有代表将这场改革比作“闯关”,未尝不是道出了个中艰辛。但前景无疑是光明的,正如总理所说,“中国新的动能正在生成且超出预期”。而对于千千万万想把企业做好的张三来说,更需思考的长久问题是:我们凭什么能成为消费者的选择?

猜你喜欢

包子铺张三包子
衡阳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包子有毒
“惹祸”的包子
后 街
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