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自己的“国学英雄”

2016-11-19蓝周紫晶

中学生天地(B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纪年大字糖葫芦

蓝周紫晶

与国学的缘分,大概是从我坐在门槛上舔糖葫芦时开始的。当时,大概是觉得我一个小女孩每天坐在门槛上舔糖葫芦实在有损形象,我爷爷就说:“要不你来写大字吧。”

年幼的我以为所谓“写大字”,就是在很大的田字格上写很大的字,立刻拍拍屁股站起来跟爷爷走了。爷爷把我抱到椅子上,递给我一支毛笔。爷爷看我把毛笔往脸上蹭,哭笑不得,拿过我手中的毛笔,握着我的手一笔一画教我写。不过我的“大字”计划并没能持续多久,新鲜劲儿过了之后,就以我啃着笔头满脸墨汁而告终了。

几个月后,我又坐在门槛上舔糖葫芦了。我爸就抱我进屋一起看《康熙王朝》。当时我不懂历史和政治,只觉得康熙长得好帅好霸气,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这片鱼塘已经被我承包了”的霸道总裁范儿。但因为这部剧的熏陶,我开始陷入历史的“深渊”。6岁的我,抱着《新华字典》背最后几页的帝王纪年表。那个年龄段的小孩普遍舌头还捋不顺,而我背帝王纪年表比背九九乘法表还顺溜。我妈带我出去遛弯的时候,遇到邻居,就让我背一段皇帝名字,我一下子成为了小区的名人。

对这方面真正产生兴趣,是从五年级背宋词开始的。我人生中接触的第一首词是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虽然读不太懂,但是觉得好美好气派!“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音调(那时候还不懂平仄)真顺溜!上上下下,跌宕起伏,读起来真好听!“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读起来这么热闹却这么忧伤?一首词读下来,情绪起起落落,我大为吃惊,没想到短短几行字竟有如此魔法。

初中的我知道了国学的包罗万象。三年时间,先秦散文、汉赋、明清小说,甚至周易、风水、中医……都捧在手里看。也就是在那时,我才真正地开始读诗,读它的意思,读它的情感,读它字里行间的故事。终于我学会了不再堆砌文字,不再为了炫耀而学,而是真正的因为兴趣,因为热爱。

高中时,《汉字英雄》节目组来我们学校选参赛选手。语文课代表说:“你去试试吧。”我想:“对呀,试试呗,万一真选上我了呢?”面试的时候,导演问我:“你有什么才艺吗?”我愣在那里,打小琴棋书画倒是学了不少,但也没有工具让我展示啊!脑袋一热,我竟想起了6岁时看的《康熙王朝》,脱口道:“我会背帝王纪年表。”导演好像也没见过我这样的人,就说:“那你背背看。”我紧张时语速特别快,跟机关枪似的“突突突”从商朝开始背,背到导演们目瞪口呆。

过了两周,节目组就打来电话让我准备上北京比赛。比赛的时候,我每写一个字,背出一句诗、一个典故,都是这么多年来国学带给我的。马东、于丹、高晓松三位老师对我的认可,让我真正觉得自己是一个丰富的人,一个因国学而闪闪发光的人。

有人问我:你懂国学吗?我说我不懂,因为国学太浩瀚,银河里的一颗星星,怎么会懂整个宇宙呢?国学太大,太无穷,我们每个人,穷尽一生也学不完它。有天读到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看得我一个激灵,深以为然,并奉为人生信条。

在“大字计划”失败后的第十年,我又拿起了毛笔,握运顿抖提悬地写起大字来了。我想如果以后,我的孩子坐在门槛上舔着糖葫芦,我也会对他说:“要不要和我写大字啊?”

猜你喜欢

纪年大字糖葫芦
乌程汉简 纪年简选
八个大字
糖葫芦
张珖隶书“安乐泉”三大字碑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糖葫芦真好吃
糖葫芦
《红楼梦》(四大名著大字本)
蓝指海星的“大字躺”
Tang' Roulou,la marque chinoise d’un duo de designers franç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