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

2016-11-19杜冬

西藏人文地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驻藏八廓街大昭寺

杜冬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所在的藏式传统大院名为“冲赛康扎康”,位于古城拉萨八廓街北街,地处拉萨老城区中心地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这里是清代驻藏大臣历史上比较早期的驻藏大臣衙门所在地,位于八廓街北街,正对着拉萨 “市政府”朗子厦,距离大昭寺也只有咫尺之遥。《西藏图考》中记载, 驻藏大臣衙署“闻系三层楼房, 楼高墙固, 即偶有意外之事, 易于防守”。乾隆十五年,颇罗鼐之子珠尔默特那木扎勒计划谋反被杀,驻藏大臣所在的“冲赛康扎康”府邸也在战乱中被焚毁,在旧址上兴建了傅清、拉布敦祠堂。这其中的故事,我们已经在《驻藏-百年传奇的开始》一文中说了。

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内的陈列——驻藏大臣的司法审判。

之后,驻藏大臣衙门就迁入了位于小昭寺西北甘丹康萨地方的原颇罗鼐府邸。 这里 “业闻多栽树木,引水人内”。如今甘丹康萨地名尚存,这座官邸已经不复存在,甘丹康萨的地名尚且存在,现在已经是居民区了。再后来,驻藏大臣衙署移至扎什城,这本是驻藏清军的兵营,在雍正年间被扩建为一座要塞。如今,这座要塞的旧址在今扎基寺以北一带,但是地面遗迹已经基本荡然无存。清中期之后,驻藏大臣衙门长期位于今天大昭寺西面,朵森路南段一带。无论是在英国人绘制的拉萨第一张精准地图上,还是根据驻藏大臣有泰的日记,都反映出这一时期位于朵森格路的驻藏大臣衙门规模可观。“朵森格”意为石狮,因这个驻藏大臣的衙门前有一对石狮,故而得名。衙门位于大昭寺西南方,今朵森格路中段一带的西藏军区第二招待所。这里原是大贵族多仁的休闲地林卡,名叫“梅朵吉彩”,意为鲜花游乐园。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驻藏大臣和琳,用一处名叫“桑珠康萨”的宅院,换下梅朵吉彩园林,在里边盖了驻藏大臣衙门,直至清代灭亡。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由于驻藏大臣可以从大院南楼的窗户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冲赛康”,意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

屡经变迁的驻藏大臣衙门,终于在一个世纪之后,重新回到其最早所在的八廓街“冲赛康扎康”,在此兴建了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作为拉萨老城区56座古建大院的重点修缮工程项目之一,这座古宅院曾经一度只作为民宅,2013年,驻藏大臣衙门旧址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大院进行修缮,2013年6月30日,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修复工程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市民和游客可以走进陈列馆一览当年的历史故事、历史原件以及当时清朝驻藏大臣生活实景。

陈列馆仿古重建项目建设规模4343.99平方米,共分清政府驻藏大臣专题展、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复原陈列、清政府驻藏大臣诗词书画生活展、民国中央政府治藏事迹专题展、中国共产党治藏新纪元展等5大部分展题。

从老木如寺顶上观看大昭寺金顶,这是拉萨最壮观的景观

除了大量文献资料外,还有众多的实物展示,例如清军战刀,鸟铳等,其中最吸引人注意力的或许是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复原陈列,其中以蜡像和原景重现的形式展现了驻藏大臣衙门的具体工作场景:大臣议事、民事审判、翻译文书、向皇帝上奏章等场景。

在八廓街上,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已经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猜你喜欢

驻藏八廓街大昭寺
繁华的八廓街
浅谈话剧《八廓街北院》人物设定
世界文化遗产大昭寺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启动
大昭寺,佛教徒心中的圣殿
八廓街,人文之街
西藏,一场阔别已久的重逢(1)做一名虔诚的信徙
八廓街,节日之街
整饬、因循与苟且:驻藏大臣讷钦筹藏探论
驻藏官兵睡眠的认知心理特点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清军驻藏与阿拉善和硕特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