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2016-11-19段冲冲吴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段冲冲 吴杰

摘要: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改善民生、刺激中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1985-2013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建立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曲线,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长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微弱的挤入效应;短期来看,也同样具有挤入效应,但存在一定的时滞。在加入城镇化这一变量后,这种挤入效应会更明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挤入效应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4-1073-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4.063

Empirical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on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under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DUAN Chong-chong,WU Jie

(School of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Hubei, China)

Abstract: Expending the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 and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annual time series data from 1985 to 2013, then by means of stationary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VAR model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he influence of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 on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under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fiscal agricultu ral expenditures have weak crowding-in effect on 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in the long term,while the former have delayed crowding-in effect on the latter in the short term. Besides, the crowding-in effect would be more obvious when considering the variable of urbanization.

Key words:new urbanization; fiscal agricultural expenditure;rural residents′ consumption; crowding-in effect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关注“三农”问题,并再一次将改善农村民生问题划为改革重点,改善农村民生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于如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问题上。由于近年来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呈现出疲软趋势,而消费对扩大中国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扩大消费特别是扩大潜力巨大的农村居民消费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连续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2013年中央财政的“三农”支出安排就超过1.3万亿元。随着中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扩大,近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在逐渐提高,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7 409元,相对于1985年增长了21倍。然而对于财政支农支出这一举措是否会直接引起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国内外学者对此是存在不同意见的,并且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贡献究竟有多大也是未知的,基于以上原因,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研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

1 研究现状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对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国际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而有的则认为是“挤出效应”。

根据国外学者研究来看,Karras等[1]利用多国资料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同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一种互补关系,政府支出增加将提高居民消费的边际效用,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Fatas等[2]使用S-VAR模型探究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指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还会使产出水平上升。Komendi[3]利用美国的经济数据同时借助长期收入决定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财政支出对于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非常明显。Barro[4]通过建立一般均衡经济模型研究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他认为,政府支出的短期增加将导致产出与消费的暂时增加,但产出与消费增加的幅度小于政府支出增加的幅度;而在长期中,虽然政府支出的增加仍然具有正向效应,但比短期时的效应更低,即政府支出对消费与产出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从国内研究来看,余菊[5]基于1978—2011年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投入总体上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入效应。刘东皇等[6]使用2000—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并未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也不存在显著的时期效应和区域效应。胡东兰等[7]采用1978—2010年度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入效应,但这种挤入效应不明显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国外的研究对象往往不具备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特征,也没有专门针对“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和农村居民消费关系进行研究。国内方面,大部分学者主要是研究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对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近年来也是鲜有涉及。因此,本研究基于目前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一背景,利用最新数据针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2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现状的分析

2.1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现状

财政支农是国家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扶持。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数据,2006年之前,财政支农支出主要表现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从2007年起,因报表制度调整,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统计口径与往年不同,下表中2007年之后的支农支出数据仅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

由图1可以看出,1985—2013年间中国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在不断扩大,2013年的财政支农支出相比1985年增长了大约136倍;从图中还可以明显地看出2004年后10年间财政支农支出总额相比前20年的总额是大幅上升的,平均增长速度为23.33%。这主要是由于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11年发布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中心的中央一号文件,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在不断加强。从相对量上看,1985-2013年间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5.04%提高到了9.84%,大体上呈现先增长后缓慢下降最后急剧上升的变化趋势。

2.2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2.1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化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2013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7 409元,相对于1985年统计的349元增长了约21倍,平均增长速度为11.53%,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单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绝对量和增长速度上来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比20世纪80年代来说确实有了很大提高,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根据图2显示,无论是从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上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1985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765元,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349元,两者的差距不大;但到了2013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22 880元,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只有7 409元,两者就相差很大了。从1985到2013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名义上增长了2 890.85%,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则由349元增长到7 409元,名义上增长了2 022.92%。从上面对比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居民消费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扩展空间。因此,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对拉动中国居民消费是很有必要的。

2.2.2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图3可以明显看出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1985年的57.78%到2013年的37.67%,共下降了20.11个百分点;衣着支出占比也有所下降,从9.7%下降到6.62%;1985—2013年间农村居民用于交通通讯类的消费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了11.64个百分点;虽然医疗保健支出的比重相对于其他消费支出来说都比较小,但总体上还是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从1985年的2.43%提高到2013年的9.27%,增长了6.84%;其他消费支出总体上变化不大。

总之,农村居民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衣、食、住的消费比重总体在下降,而用于发展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比重则有所上升。尽管如此,基本生活需要方面的消费支出仍在总支出中占很大比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仍需要不断地优化完善,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而不仅仅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3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3.1 模型的设定

本研究主要是为了反映城镇化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但同时考虑到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投资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忽略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模型的解释能力下降。因此,为提高模型分析的精确度将这两个变量也加入模型中,本研究构建的实证模型如下:

lnCLt=?茁0+?茁1lnSAt+?茁2lnURt+?茁3lnNIt+?茁4lnRIt+?着

3.2 指标说明与数据来源

上述模型中,CL表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SA表示农村财政支农支出,UR表示城镇化率,NI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RI表示农村投资比率。其中?茁1、?茁2、?茁3、?茁4分别为各变量的弹性系数,?茁0为常数,?着为随机误差项。

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本研究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村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个变量用以1985年为基期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平减。同时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可能性,对各个变量都进行了取对数的处理。

本研究选取的是中国198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4 实证分析

4.1 平稳性检验

对于时间序列变量首先要确定其平稳性,本研究采用ADF检验方法分别对上述变量及其一阶差分进行平稳性检验,然后采用EViews6.0计量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分析,得出的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原有的时间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不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各变量在5%显著水平下均平稳,即所有变量皆为一阶单整序列。

4.2 协整关系检验

协整关系检验主要是验证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由于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中引入了多个变量,因此为了更好地检验各变量间的关系,本研究采取的是Johansen检验方法,具体结果见表2。

根据表2的检验结果可知,在5%显著水平下至少有2个协整向量,这说明财政支农支出、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农村投资比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

4.2.1 不考虑城镇化背景的协整方程 在不考虑城镇化影响因素下,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长期均衡的方程为:

lnCL=0.766 3+0.808 9lnNI-0.036 2lnRI+0.042 6 lnSA

(0.195 2) (0.047 1) (0.016 5) (0.022 7)

根据协整方程,由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可以看出两者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财政支农支出每增加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将增加0.043%;同样也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居民消费水平将提高0.809%。

4.2.2 考虑城镇化背景的协整方程 在考虑城镇化背景,加入城镇化率这一变量之后的协整方程为:

lnCL=0.598 7+0.825 2lnNI-0.033 7lnRI+ 0.046 1 lnSA-0.041 1lnUR

(0.437 1) (0.006 11) (0.017 7) (0.024 5) (0.095 4)

根据上式可以得知,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系数是0.046 1,相比没有考虑城镇化时的弹性系数更大。这表明在目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将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从新的协整方程中仍然可以看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很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村固定资产投資比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这也证实了由于近些年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率逐年下降,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都集中在城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居民消费。因此,要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促进农村经济建设,以此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上式中还可以看出城镇化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呈现出较微弱的负向关系,这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拉动农村居民消费,说明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只是简单的人口转移,并没有形成较好的消费示范作用。因此,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真正城镇化,拉动农村居民消费。

4.2.3 VAR模型检验 VAR模型的数学一般表达式是:

yt=Atyt-1+…+Apyt-p+Bxt+?茁T t=1,2,...,T

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xt是d维外生变量, p是滞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根据AIC和SC信息准则可以得出VAR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为2阶,计量结果如下:

lnCL=0.271 7lnCL(-1)-0.494 6lnCL(-2)+ 0.756 8lnNI(-1)+

(0.268 5) (0.241 7) (0.249 2)

0.154 1lnNI(-2)-0.049 8lnRI(-1)-0.003 2lnRI(-2)+0.025 9lnSA(-1)+

(0.311 7) (0.028 9) (0.030 9) (0.064 4)

0.032 3lnSA(-2)+0.118 8lnUR(-1)+0.060 7lnUR(-2)+1.636 7

(0.067 5) (0.104 1) (0.115 2) (0.617 5)

R2=0.997 3 F=594.871 5

由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城镇化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系数都为正,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自身的滞后二期的系数却为负,这说明在短期内城镇化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农村居民消费本身存在一定的时滞。R2为0.997 3,说明上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为99.73%,拟合效果很好。F统计量为594.871 5,表明回归方程总体显著。

4.2.4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一个内生变量对来自另一个内生变量的一个单位变动冲击所产生的响应。本研究在已建立的VAR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并且把脉冲响应函数的时间都设定为10期,同时鉴于本研究主要是研究城镇化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此在此只对lnCL、lnUR和lnSA 3个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

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城镇化率的脉冲响应分析。图4描述的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城镇化率的脉冲响应路径。从图4中可以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城镇化率的一个标准差的新息响应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在第1期脉冲影响为0,以后各期逐渐上升,但在第4期表现有小幅的衰减。这说明短期内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主要是由于目前广大农村还未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质量还未得到提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够健全等状况。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给农村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即使农民手中有充足的钱,也不会立即消费。因此,农村居民消费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总体来看,城镇化率的提高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城镇化的推进有助于拉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能够形成较好的消费示范作用。

2)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财政支农支出的脉冲响应分析 图5描述的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对于财政支农支出增加的响应情况。从图5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支农支出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农村居民消费的响应在第1期几乎为零,第3期有小幅回落,从这之后便开始出现缓慢上升,并在第6期和第7期达到最大的正向响应,之后又呈现平缓下降趋势。这同样也说明,短期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入效应,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主要是由于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率低;农村居民收入偏低导致消费能力不足;农村居民传统的消费观念一时难以改变,消费倾向低。但从中长期来看支农支出的增加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还是有较为显著的拉动作用的。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通过运用1985—2013年的时间数据对城镇化背景下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得出,城镇化、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且考虑了城镇化背景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系数要比没有考虑时提高8.29%。由此看来在目前国家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是有必要的。

2)根据VAR模型及脉冲响应曲线可以得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于城镇化率的脉冲响应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在第1期脉冲影响为0,以后各期逐渐上升,但在第4期表现有小幅的衰减。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对于财政支农支出的脉冲响应在第1期几乎为零,第3期是小幅回落,从第3期之后开始出现缓慢上升,并在第6期和第7期达到最大的正向响应,之后又呈现平缓下降。这都表明在短期内城镇化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存在一定的时滞。

5.2 政策建议

1)加大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这种挤入效应主要通过收入传导机制来实现。主要表现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当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了,用于消费的部分自然也会有所提高。因此要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支出对增收的作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①积极运用转移支付手段,增加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从而达到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目的。②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增加保障农村居民收入的补贴力度和项目,用最直接的方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③利用财政手段,积极调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利用第二、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协调发展,同时增加农村居民就业,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2)加强财政支农支出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从中央安排支农资金预算到开始实施支农资金拨付,最后落实到农村居民手中期间的时间跨度比较长,再加上财政支农资金本身有限,在经过层层“周转”之后,最终农民实际得到的财政资金补贴是少之又少。因此为了使财政直接补贴实惠于民,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补贴资金下放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杜绝挪用资金。同时也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尤其是对农村投资项目的管理,要把资金投放到能够给农村居民带来实际效用的项目上。

3)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入,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固定资产投资同样在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固定资产的投入不仅可以使农业生产设备得到更新改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而且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因此加大农村固定资产的投入是很有必要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①加大农村住宅建设投资,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信息化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③加大对农业器具、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农村居民生产性开支。

4)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方面,城镇化能够很好地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环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得到改善,这样就为农村居民的消费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因为城镇化的发展会使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这将为农村消费总量的增长奠定基础;同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也会引起消费需求的扩张。因此,要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作用。

5)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于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讲存在很大的差距,一部分是因为没有消费能力,很大一部分也在于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没有相应的转变,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消费意识。根据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农村居民在文娱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仍然占很小的比重。因此,要培养农村居民与时俱进的消费理念,倡导适度的超前消费并尝试接受消费信贷等新的消费方式,鼓励农民增加对交通通讯、文娱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完善消费结构,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KARRAS G.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consumption: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1994,26(1):9-22.

[2] FATAS A,MIHOV I. The case for restricting fiscal policy discre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4):1419-1447.

[3] KOMENDI,ROGER C. Government debts,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sector behavior[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3,73(5):994-1010.

[4] BARRO. Reputation in a model of monetary policy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es,1986,17(1):3-20.

[5] 余 菊. 政府支农投入对农村消费需求的动态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4(7):446-448.

[6] 刘东皇,孟范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00—2011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1):206-209,222.

[7] 胡东兰,田 侃,夏杰长.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政研究,2013(1):50-53.

[8] 张毓卿,周才云.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支持效应的动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2):77-81.

[9] 段 涛.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

[10] 潘明清,高文亮.我国城镇化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检验与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18-125.

[11] 张 羽,赵 鑫.财政支农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弹性效应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53-58.

[12] 王 志.制约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及促进政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4-26.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