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好处

2016-11-19伍东田

新课程·小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新课标

伍东田

摘 要:小学数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算术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实践,提高小学数学算术教学的质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算术方法不仅能够训练和发展儿童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而且还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术方法的研究,提出几点利用其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算术能力;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利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能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动手操作,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术方法的研究

1.结合实物引导学生对于算术的探索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好奇心最重、探索能力最强的时期,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学生这一年龄的心理特性,采取实物教学方法加强引导学生的算术能力。比如,利用瓶盖、纽扣、石子等小物品进行简单的算术加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实物的具体形态掌握算术方法。教师在利用实物学习算术方法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明确计算目标,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教师布置的任务;其次,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参与,随时提点学生操作方式;最后,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客观总结和理性点评,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并对不足之处着重提出进行讲解,不断提高学生的算术能力,以便科学有效地解决问题。

2.进行算术方法多样化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算术方法对于算术技能的掌握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推动算术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技能,而且要增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鸡兔同笼”是在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趣味性数学题,题目大概意思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共35个头,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一般的简单数学算术方法是进行方程运算:设兔子有x只,则鸡有(35-x)只,那么就得出方程4x+2×(35-x)=94,求得x=12,所以兔子有12只,鸡有35-12=33(只)。但是除了这种简单的方程还有其他的算术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

(1)如果把笼子里全部看成兔子,那么就有35×4=140只脚,这样就比原本多了140-94=46只脚,一只兔子比一只鸡多2只脚,所以有46÷(4-2)=23只鸡,35-23=12只兔子。

(2)如果把笼子里全部看成鸡,那么就有35×2=70只脚,这样就比原本少94-70=24只脚,一只鸡比一只兔子少2只脚,所以有24÷2=12只鸡,35-12=23只兔子。

由此可知,无论使用方程还是置换的算术方法,都能够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算术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算术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数学算术方法利用算术游戏进行简单教学,将游戏与教学联系起来,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而且更容易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比如,进行对联趣味猜数游戏: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秋”,这副对联中可以使用加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花甲”指60岁,“花甲重开”就是2×60,“三七岁”是3×7,所以上联中的岁数是2×60+3×7=141岁;“古稀”指70岁,“古稀双庆”就是2×70,“一度秋”是1年,因此下联中的岁数是2×70+1=140。教师在进行乘加这一混合算术方法的教学活动中,利用类似的算术游戏大大地增强了数学的趣味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1.算术方法解决问题能够培养学生提取客观环境中数学结构的能力

首先,采用数字和符号进行简单运算,促进形式化结构变换能力的发展;其次,选择适当的运算方法,结合混合运算法则解决不同的数学运算试题;最后利用所学的计算技能对运算结果进行合理评估。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化提取数学结构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算术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算术方法解决问题能够促进学生把握数量关系之间的联系

新教材的编写将“数与运算”这一特色充分融入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教授算术方法时对数量关系的教学,如,部分量+部分量=总量、较小量+相差量=较大量。算术方法的学习运用有利于学生对于基本数量关系的积累和理解,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算术方法解决问题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算术运算是数学中最基础和最初级的部分,它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把数和数的性质、数和数之间的四则运算在应用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起来,并加以整理形成的运算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运算问题。

综上可知,提高小学数学中算术方法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首要的教学任务,只有算术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善,才能发挥其在解决问题有效性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淑平.浅析小学数学算术教学的有效方法[J].时代教育,2012(24):199.

[2]赵春霞.关于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5):70.

[3]黄瑛玮.浅谈小学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基于对数量关系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2(7):28.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新课标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用推理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
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