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岭太白山冰川资源开发与建议

2016-11-19刘锐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开发保护

刘锐

摘 要: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m,是我国东部公认发育过第四纪冰川的山地,在海拔3 000m以上育有大量山地冰川地貌,是我国东部地区为数不多的冰川地貌景观,而且冰川地貌类型多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冰川地貌群落。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第四纪冰川地貌破坏严重,合理利用遗迹资源,加紧制定保护措施迫在眉睫。结合实地考察成果,对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资源概况进行阐述,并对其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

关键词:太白山;第四纪冰川;景观资源;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054-02 太白山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西150km的眉县、周至县和太白县交界,南接汉中盆地,北邻渭河盆地。地理坐标为107°19′~107°58′E,33°40′~34°10′N,山体北高南低,东西长约61km,南北宽约39km,总体呈东西延展。主峰最高海拨3 767 m,考察区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花岗片麻岩为主,是前奥陶纪、古生代变质岩组成的断块山地[1]。太白山北麓西端的太白县,年平均气温7.5°C,降水量年平均752.6 mm。眉县年平均温度12.9°C,降水量606mm。降水集中在7—9月份[2]。植物垂直地带性分布明显,在考察区的南坡,780~2 300m为落叶阔叶林带,2 300~2 730m针阔混交林,2 730~3 400 m为寒温针叶林带,包括冷杉和太白红杉,3 400~3 767m亚高山草甸和苔藓带[3~4]。树线在北坡为3 350m左右,南坡为3 400m左右。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奠定了太白山独特的资源宝库基础。

一、太白山冰川资源类型与分布

(一)地貌景观资源

1.冰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太白山主峰3 000米以上高山区。主峰八仙台为中心3 500米以上分布有明显的角峰和刃脊,刃脊角峰下分布有大小各异,且不同阶段的古冰斗和岩坎地貌;冰川槽谷以八仙台角峰为中心,在其周围放射出五条,即:大爷海、三宫殿、二爷海—三清池、佛爷池、红水河冰川槽谷;在五条冰川槽谷中,偶可见羊背石等大小砾石冰碛物[5]。

2.冰缘地貌:受冰川降温作用的影响,太白山发育大面积冰缘地貌。从拔仙台顶面,东至文公庙山脊,西至跑马梁到鳌山,分部有大小不等棱角分明的冰缘岩块,类型有:大型石河、石海、石流坡、石冰川、地下暗河及冰缘黄土、石环、岩柱等地貌。通过外观和分布高度可明显分辨出现代和古冰缘地貌,反映出气候环境演化对地貌的控制作用,依据学者划分的末次冰期两次冰川作用和全新世降温事件及冰缘与冰川关系诸多特性[6~8],推测太白山至少经历三次显著的冰缘作用期。

(二)淡水资源

冰川湖泊:在末次冰盛期(LGM)时,山顶冰川作用达到最大,冰川不断向后和向下侵蚀,形成巨大的冰斗洼地。大约在0.73~1.3 ka左右冰川脱离山顶[6],永久积雪从此消失融化,融水蓄积在古冰斗湖内,形成今日太白山的高山冰川湖泊,即: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佛爷池(时令湖)5个古川湖泊,湖泊形似鹅蛋,外口有岩坎相阻,下接地下暗河。这些高山冰川湖泊面积不大,只有10~30m左右,但深度可达30m以上,水质清澈,蓄水量巨大,是难得的淡水资源,具有很高的开发潜质。

(三)生态资源

太白山地处南北方地理分界地带,气候具有明显过渡性,是我国亚热带季风过渡为暖温带季风的界限,且山体落差高度大,气候与植被垂直地带性明显。历史期间,太白山随冰期与间冰期气温波动,特别是冰期降温时,太白山山地成为生物避难的重要场所。时至今日,太白山动植物生态资源仍然十分多样,研究表明在太白山保护区500Km2 范围内,共发现记录有植物121科628属1 550种[9],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是我国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有动物的栖息地。

二、太白山冰川遗迹的资源特性

第一,完整性:太白山的冰川地貌保存完整,大型的角峰、刃脊、地下暗河、石海、石流坡及冰川湖泊及冰川槽谷十分壮观,是难能可见的地貌景观资源,价值潜力巨大。

第二,科学性:太白山是我国东部为数不多的公认有古冰川发育的山地,晚更新世期间冰川规模快速扩张,形成众多后期遗迹资源,通过这些遗迹,尤其是冰川地貌遗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为解决近年来我国东部低海拔型山地冰川争议提供有利的发育参照证据。

第三,过渡性:太白山地处我国重要的南北方分界区,各类资源具有明显过渡性,通过冰蚀地貌景观发现,一方面受古冰川影响,残留的大型冰斗湖及冰川槽谷说明该地冰川发育具有显著的海洋特性;另一方面,现代冰缘地貌类型中的石海、石流坡、石河的广泛发育,说明气候明显变干,冻融风化作用加强,表现出由海洋性向亚大陆性过渡的特性。

第四,观赏性:研究区内冰川地貌的自然形态十分多样,自然塑造的石体形态众多,石海、石环、石流坡等资源,犹如大自然的地貌博物馆,清澈的冰川湖和冰川槽谷巨大壮观,具有极大的旅游观赏价值。

第五,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太白山是我国东部为数不多的古冰川发育山体,冰川地貌资源在我国东部地区可谓稀缺;另外,冰川遗迹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不可挽回。

三、保护与利用现状

经多年的开发,太白山环境的资源的珍贵性逐渐被公众所认知,当地政府近年来对太白山第四纪冰川资源也加大了保护力度,相继建立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河谷森林公园和汤峪温泉度假区等,这些保护景区的建立,为太白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点。目前太白山景区冰川景点已经多达65个,大部分原始地区都已被旅游开发。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比如开发不合理,高山区开发力度欠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海拔3 000米以上区域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缺乏管护措施,游客不合理的旅游行为会人为干扰原有稳定性,这不仅会促使“山啸”灾害的发生,破坏山体原有生态环境,同时也对山顶旅游设施和人身安全构成危害;其次,景区环境污染较难治理,游客旅行垃圾对冰川资源的影响也十分严重。这些问题都有待尽早解决。

四、冰川遗迹开发保护建议

(一)全面开发,完善基础设施

目前,太白山的冰川遗迹资源开发已经初具规模,但尚存在一些未发开之地,比如太白山3 000米以上高山区的扒仙台南坡、东跑马梁和西太白峰等地,还处于原始状态,由于开发尚不成熟,每年纷纷踏来的大批游客和探险爱好者对遗迹的破坏十分严重。此外,自然因素也使得古冰川遗迹遭受破坏,比如太白山古冰川湖佛爷池外围基岩岩坎因冰缘冻胀作用不断风化,致使完全崩塌滑落,湖水大量溢出,佛爷池也变为了时令湖,蓄水量锐减。对于以上的诸多问题,建议应全面开发,完善山顶基础设施同时,对一些自然景点可采取人工加固等方式进行保护[10]。

(二)深度挖掘科学价值,吸引更多游客

太白山的古冰川遗迹保存十分完整,具有诸多典型和壮观的冰川地貌类型,现在冰缘气候下冰缘地貌也广泛发育,这在我国东部高山区是少见的。太白山的的冰川问题不仅涉及太白山第四纪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古地理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划分问题。这对解决我国东部低海拔型山地冰川之争议和第四纪以来南北方地区气候变化都有很大帮助,建议可与国内众多高校联合,系统地挖掘其科学价值。此外,太白山自古以来也是道教和中华文化的圣地。自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登临挥毫,留下李白题刻及三国古栈道等历史景观,这些重要的文化资源都可以与古冰川景观相结合开发,从而更好地吸引游客前往。

(三)大力宣传保护

太白山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不仅是一个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第四纪地貌博物馆,也是难得一见的世间美景展览馆。为更好地保护这些冰川遗迹资源,建议可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条件允许也可编写进中小学教科书,拍摄太白山纪录片,出版太白山冰川地貌画册等资料,对游客和群众进行科学知识普及,这对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满足广大旅游者和读者需求的同时,也为开展学术交流和资料情报交流提供方便。

五、结语

太白山是我国东部公认发育过第四纪冰川的山地,第四纪期间曾发育有大量山地冰川地貌,是我国东部地区为数不多的冰川地貌景观,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冰川生态群落。太白山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不仅具有地貌景观的奇宝,同时也是具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博物馆,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自然寒冻风化等原因,遗迹总体破坏严重,保护我们奇缺的地貌资源,合理利用遗迹资源,加紧制定保护措施正迫在眉睫。此外,通过对秦岭太白山古冰川地貌景观资源基本情况的分析与开发探讨,也有助于我们在古遗迹景区开发狂潮中借鉴经验,少走弯路,更切实地把景观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夏正楷.太白山古冰川地貌与地质构造[J].冰川冻土,1990,(2):155-160.

[2] 田泽生.太白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探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3):59-69.

[3] 童国榜,张俊牌,范淑贤,等.秦岭太白山顶近千年来的环境变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4):95-104.

[4] 刘鸿雁,王红亚,崔海亭.太白山高山带两千多年以来气候变化与林线的响应[J].第四纪研究,2003,(3):299-308.

[5] 齐矗华.太白山及其邻近地区冰川地貌的基本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4):3-70.

[6] 张威,刘亮,刘啸,等.秦岭“太白冰期”冰坎宇宙成因核10Be定年[J].科学通报,2014,(31):3086-3094.

[7] 崔之久.试论多年冻土的冰缘标志及冰川与冰缘作用的关系问题[J].冰川冻土,1982,(2):1-6.

[8] 崔之久,唐元新,李建江,等.太白山佛爷池剖面的全新世环境变化信息[J].地质力学学报,2003,(4):330-336.

[9] 唐志尧,方精云,张玲.秦岭太白山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梯度格局及环境解释[J].生物多样性,2004,(1):115-122.

[10] 傅志军.太白山冰川湖泊资源的特征及其保护[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2):102-104.

[责任编辑 陈丽敏]

猜你喜欢

开发保护
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