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2016-11-19石国建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未来教育特点多元化

石国建

摘 要:未来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势是广泛和复杂多变的。笔者结合国际国内的相关教育政策,分析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点,意识到当代竞争以人才竞争为实质,将未来教育的重心落实到人才的培养,对教育科学和现代结构理论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未来教育特点及发展趋将去行政化、产业化、多元化等进行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未来教育 特点 趋势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45-0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国民整体素质进步明显。国家在人力和财力上对教育不断加大扶持和支持的力度,抢抓第四次知识经济革命的主动权和至高点,将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和每个中国公民的“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对未来教育终身化、产业化、去行政化等特点及趋势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微足的参考。

1 未来教育的去行政化

未来教育要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按教学规律办学,利用国家宏观导向排除外部与内部因素对教育的干扰和制约,需要去除学校教育的行政职务和行政班,让最专业的人士推进教育的发展,让真正懂得教育的工作者有更多的话语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行政人员回归一线岗位,发现教学中教师的不恰当行为和听取学生对于教育的真正需求,探讨研究改进学校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2 未来教育国际化

关起门来搞教育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各国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政策制度、教育的模式相互交叉学习及成果分享运用于实践,才能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未来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的发展趋势。由于文化流动的加快,教育内容必然趋于国际化。

此外,教育机构的国际化,这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的跨国化发展。特别是网校的兴起,教育机构可以在任何一个具备网络的国家开办学校,还有就是教育对象的国际化。在未来,国与国之间在人才上的交流都将更具有流动性。例如:各国之间技术人才的交流、高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综合素质人才的交流等等。

最后,教育师资力量的国际化,这主要倾向于高等学校在学术上的广泛交流推动教育师资力量的国际化。

虽然各国在文化传播上设置壁垒,但随着信息化的加深,各国掌握的信息将趋向于更加对称。未来,由于国与国之间科学文化传播速度加快,将推动各国科学技术的传播、社会经济不断趋于全球化,科学技术将日新月异,减小各国贸易壁垒,特别是全球利益的分配推动科学技术在国与国之间广泛传播。各国在意识形态上将越来越趋近于同质化,这主要在于各国自身文化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意识形态趋近于统一,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政治趋近于同质化。

总之,随着教育理念、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文化的跨国界流动,教育国际化将是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3 未来教育终身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与人之间联系更为紧密,竞争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人们只有不断地充电蓄电,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继续维持自身的发展和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这些教育既包括或多或少有组织、有计划地正式教育,也包括任何长河中的、自发性的非正式教育;既包括胎教、幼教、普教、高教,也包括职教、成教及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1]

终身教育要求人类从婴幼儿、青少年、中青年以及老年的各个阶段进行教育学习,而未来教育将更加强调学习的持续性。现代社会发展变化一日千里,知识种类剧增、涌现大量的边缘学科、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等等。学习知识能够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人们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人类认知不断提升又促进了社会知识的更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教育伴随终身,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教育的终身化,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人需要以终身教育来满足人们对教育教育资源的需求。在未来,只有不断发展各级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完善终身教育的教育体系,才能促进人们对知识的终身学习,顺利实现终生教育,达到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4 未来教育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的加深和网络文化的广泛传播,教育资源的现代化让人们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这种途径获得教育。同时,技术的革新促进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学校老师得到教育,也可以通过更多的软件应用获得教育,未来教育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

信息技术充分渗透到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现代社会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开发。互联网使教育资源流动更加充分合理,一方面教育资源在国与国、人与人之间流动将更加充分合理。现阶段,教育服务贸易的在网络上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几年,远程教育帮助学生突破时空的限制,利用多种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花费的成本。设立远程教育机构,可以超越时空限制,满足社会对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可以免费实现个性化教育。

未来教育教学活动将以网络作为载体,收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的全部过程,用网络教学系统将教学实践过程转化为大量数据记录下来,反复专研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不足之处,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并给予学生帮助和辅导。整个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育大数据的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师自身素质。最终,为师生教学双边活动起到促进作用,借以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有序性、良性健康发展。

5 未来教育产业化

未来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教育机构的产业化发展上。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还能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素质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教育产业化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需求,将教育作为一种私有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则需要产业化发展来获取更高的效益。

未来教育将会成为国家经济稳定的增长点。从总体上讲,教育产业化扩大教育规模顺乎民意、顺乎民心、提高人口质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最关键的一步。由于每个人获得知识的能力不同,现阶段国家提供的教育无法完整地满足每个人的需要。未来教育向产业化的转变,使得人们不得不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反思,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经验为之所用。提高我国素质教育,将知识的产业转换为无价的生产力,增加一个常态化的经济服务点。

6 未来教育多元化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模式和多元化模式。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仍然需要大批高技术和综合型的人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势必得培养出多元人才来促进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教育就蕴育而生。现今,此种趋势和需要更加明晰。建立多元化的学校教育和多元的教育目标已势在必行。人才的要求是要同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

7 结语

教育的多元化,不仅是教育的内容多元化、教育手段的多元化以及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最主要的就是要求教育者们从思想上转变。从教育的发展历史上看,人们深信,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的教育将得到解放,进行多元化的办学,将出现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各行各业人才群星灿烂的局面定然会到来,进而推动国家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Z].1995-09-01.

[2] 王晓艳.未来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亚太教研,2015(36):290.

[3] 韩建华,叶志坚.高校“去行政化”的理性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0(9):25-29.

猜你喜欢

未来教育特点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未来教室的构建及应用探讨
打造社交型高质量慕课平台
用大数据改变未来的学习和教育
对未来教育可知与否的浅析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