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2016-11-19李泽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李泽宁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长期以来盘踞社会热点问题榜,学者有关就业的研究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开始浮出水面。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新媒体有关“富二代”“官二代”等的肆意渲染将“关系”这一概念推向舆论的风头浪尖。相关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于就业会产生影响,其中“弱关系”作用于求职前期的信息搜集,“强关系”主要作用于就业后期的决策阶段。但替代性越弱的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越高,社会资本起的作用越小。教育方面应积极进行就业信息推广加强弱关系建设,同时着重提升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

关键词:社会资本 大学生就业 人力资本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42-02

自1999年高校持续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急速转为大众化,在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也使得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就业难问题并非中国独有现象,欧美发达国家、韩国、印度等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经历了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危机,积累了有关人力资本、高校专业结构等大量研究文献。国内学者在对包括人力资本、高校专业结构、市场供需等影响就业的因素深入分析后,社会资本对于就业的影响开始得到重视。

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质量关系求职者个人的生存发展,也有关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存量。近年来,在各类新兴媒体的作用下,“我爸是李刚”、富二代挥霍任性等多起事件得到披露。有人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被媒体炒作博眼球,更有一批心志不坚定的青年埋怨家境不佳影响了个人前途发展。那么所谓的关系即社会资本究竟是什么?他是否会影响并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厘清这些概念有助于人们正视社会资本的作用,同时着重关注社会资本是否可通过教育得到发展。

1 社会资本相关理论

1.1 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的概念体系较为庞杂,一般认为有关社会资本概念研究的三围代表学者分别是布迪厄、科尔曼、普南特。

最早明确定义社会资本这一概念的学者是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他提出社会资本是以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形式存在的,有利于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一般认为,布迪厄开创了社会网络分析的社会资本研究。为研究教育公平问题,学者科尔曼先后向国会递交了两份科尔曼报告得出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他提出私立学校的学生拥有社会资本,也因此表现得更好。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由一些社会架构组成,可以便利存在于架构中的个体行动。社会资本具有生产利益,可以让缺乏社会资本就无法完成的特定目的达成。科尔曼提出社会资本存在三种型式:(1)借贷证明,即义务和期待:组织中的A为B提供了帮助,A相信B日后会报答,这时A便对B产生了期待,而B对A就形成了义务。(2)信息网络,即从关系中获取有用信息。如妇女购买时装一般会向了解时尚的朋友咨询。(3)有效的规范和惩罚;通过惩罚自私自利的行动,奖励大公无私的行动,要求个体放弃自我利益而按公共利益行事,从而实现目标,但这也易产生扼杀创新等负面效应。

普南特在《使民主运转起来》一书中指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提高社会效率。”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社会资本,将社会资本的运用推广到社会范围内。

总结来说社会资本主要为人们提供一种获得帮助的可能、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保证合理行为的规范。

1.2 社会资本的测量

有关社会资本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定名法、定位法。

定名法又称提名生成法,即向被调查者了解其较为亲密的交往者的姓名、特征及相互关系,如“哪些人曾与您讨论过私人问题”。定名法也存在网络边界不易确定、弱关系容易被遗漏等,从而有可能造成研究的偏差(Brown Thomas Ford,1997)。

定位法又称位置生成法,即在一张表中列出想要调查的职业、工作单位、部门等指标,请被调查者填写相应指标上是否有相熟的人。这种测试方法注重的是被调查人所拥有的总体社会资源情况,而不在意关系网络成员间的相互关系。

在进行对就业影响的社会资本测试时,被研究者广泛采用的题目主要有家庭所在地(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工作状况等指标。但这种属于通过家庭经济地位测量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存量。这种测量方式一方面忽略了良好的家庭背景不仅代表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同样也会带给大学生更好的教育从而使其拥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这种测量方式只能间接测量社会资本。同时,通过家庭经济地位测量社会资本,一定程度上默认了社会资本与生俱来,无法改变,并不利于教育采鉴。

2 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

格拉诺维特(Granovetter)作为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社会学家提出了有关社会资本与就业的著名的弱关系理论。格拉诺维特指出传统社会中每个人与亲人、同学、同事、朋友相熟,交往也最为频繁,形成一种强连接。人们通常认为熟人好办事,但格拉诺维特发现在就业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弱关系”。“弱关系”是一种广泛浅交的社会关系,如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无意间提起,收听广播时无意听到一个人。格拉诺维特认为强连接的关系存在信息的冗余,因为生活圈的范围限制,信息的重复率会比较高,如从朋友A那听到的消息可能从B那已经听说了。而“弱关系”由于互动频率低,接触面不同,往往能提供更新的更丰富的资讯。

我国学者边燕杰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强关系理论”。边燕杰认为市场经济中除去格拉诺维特提出的用来收集信息的“弱关系”外还存在影响最终决策的“强关系”。“强关系”是建立在人情层面上的,边燕杰提出关系网络不单用于搜集就业信息,更是为了在入职决策时得到决策人特殊照顾,获得求职信息并不意味着就能获得工作。调查表明关系人与求职者的关系亲密度影响着获得工作的可能性。

“弱关系”与“强关系”理论是社会资本对就业影响的代表理论,国内学者为了验证社会资本是否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以及是如何影响就业的也进行了若干实证研究。研究者对不同的群体抽样调查,普遍认为社会资本是会影响就业的。但由于大学生属于人力资本较高的人群,人力资本是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加之目前社会资本对于就业影响的测量问卷编制不够完善,社会资本对于就业是正影响还是负影响、多大程度、如何影响就业方面也存在较大争议。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农民工,大学生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农民工属于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人群,因此更愿意通过社会关系找工作。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社会资本是关系网络,获得帮助,界定规范的集合体。且并非关系越亲密可以提供的社会资本就越强,在求职前期的信息获取方面,“弱关系”可能发挥更大作用。“拼爹”一类的强关系主要发生在求职最后的决策阶段,而替代性越弱的工作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就越大,社会资本所起的作用就越小,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弥补社会资本不足。往往这些工作都是高薪高待遇的工作。

3 社会资本对教育的启示

根据社会资本对就业的影响分析,弱社会关系主要影响求职信息的获得,强社会关系主要影响决策。另外,本科以上人群人力资本比起社会资本在就业中起更大的作用。强社会关系可谓是与生俱来,不可选择与更改,一味求取则会导致不良的金钱权利交易。而弱社会关系则是一种可以建立的关系网络。有研究表明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是呈正相关的,拥有越高人力资本的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也会越高,这里的社会资本指的应该就是弱关系。如大学毕业生在本科期间加入社团活动,人际交往面广,积极表现自己等,都会积累起一定的人际网络,网络的发展,qq群、微信群、BBS等都会推广一定的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可加强这方面的信息分享建设,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情况,安排相应的人手,负责各类信息的发布。帮助正确发挥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同时,学校应积极帮助引导学生正确的求职观,替代性越弱的工作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越高,社会资本起的作用越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提升自我,发展自身人力资本,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的同时积极参与兼职工作,积累社会人脉与工作经验,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共存,不怕找不到好工作。

参考文献

[1] 孟大虎,苏丽锋,施璐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1):86-90.

[2] 贺寨平,曹阳.普特南社会资本理论评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70-74.

[3] 曾雪平.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4] Brown,Thomas-Ford.Theoretical-perspectives on Social Capital[EB/OL].http://Hal.lamar.edu/~browntf/soccap.html,1997.

[5] 胡书伟.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D].中南大学,2010.

[6] 王智武.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开发和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

[7] 陈柳钦.资本研究的新视野:社会资本研究的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12-20.

[8] 田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局限[J].社会科学研究,2001(1):90-96.

[9] 陈成文,谭日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4):29-32.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人力资本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