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堂的深度融合尝试

2016-11-19周琼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互联网+知识点

周琼

摘 要:在中国教育正迈向4G时代[1]的社会背景下,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实用型、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高职教育工作者永远站在时代的前沿,该文将“互联网+”带入计算机专业课堂进行尝试,以使“互联网+”和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互联网+”让教育发现每一个学生。

关键词:4G时代 “互联网+” 计算机专业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126-02

Abstract:in China, education is moving toward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4G era,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high-quality compound, practical and new computer professional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ers always stand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times,The“Internet plus”into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class to try,In order to make the teaching of“Internet plus depth”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Internet plus”let every student find education.

key Words:4G times;“Internet plus”;Computer professional class

1 概念的提出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面对日益升温的“互联网+”,高职教育必当走在时代的前端,那么“互联网+教育”相融合会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教育。一个网络、一个移动终端(电脑、手机等),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课程由你选、老师随你点,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微课、MOOC、翻转课堂、SPOC、手机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2]。这样也真正形成了资源的共享,教育的平等。

2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笔者所处的湖南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而言,一系列的问题日益明显的出现在了教师和学生的面前:

(1)教师以45 min的课堂教学为主,主要精力集中在课本知识的讲授上,对能力的体现很少,即使有,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体现,或者说很容易被忽视。以至于学生掌握的知识仅限于课本之内,对课本以外的知识很少去涉足—知识能力的限制或者说缺少引路人。

(2)教师以完成任务而进行过程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去考虑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往往接受能力好的学生能听明白老师的授课内容,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仍就处于一知半解的程度。

(3)教学过程几乎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法、内容、乃至最后的考试结果都是由教师一手操纵,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没有体现到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中来。比如高职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一系列的应用软件,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仅在于完成书本上的例题,对处理书本以外的任务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3 “互联网+”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

笔者认为“以培养能力为重、以学习为本质、关注最终的成效为目的”是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最好的阐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转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课前准备。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准备。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育人要吃准并吃透我们的教材,提出此门计算机专业课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其中不仅要求学生只学习该专业课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掌握我们所教专业课程在社会的实际运用,以此来改变上课的内容。

向学生开放MOOC选课平台,对互联网上缺少的资源,教师还要自己能够进行高要求的制作,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对自己知识能力以外的知识点在线上进行师生、生生讨论,并进行记录(这时候基于MOOC平台下的SPOC学习模式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与人的交际沟通能力。

(2)课中学习与讨论。

学生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带入我们相关计算机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与讲解。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堂上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自己的观点阐述,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这样一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来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三来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学习当中,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充分体现了教育4G时代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3)课后的练习与实践。

学习最后的目的是在于把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践当中,然后再把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带入我们的学习,这样慢慢就会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人在课后的练习与实践部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把书本知识的拓展部分用组的形式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的时候用微课、MOOC、SPOC等形式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然后在规定的时间上交所交给的任务,最后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赛,教师进行分析、总评以及评出等级,做出此门课最终的成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②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手机程序大赛、排版技术大赛、动画制作大赛等等,形式多样化,活动多样化,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动手能力。

③每个学期组织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省市组织的相关计算机方面的比赛、让部分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活动等,由此起到点带动面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这样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慢慢接触社会,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④开展校企合作。每年安排出一部分的时间将学生带入企业,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带着问题回来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4 后记

“互联网+”逐渐走入高职计算机专业的课堂,有些人可能会产生疑问:有朝一日,这样新型的教学模式会不会取代我们的传统课堂,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我们还需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筛选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以避免学生在海量的知识面前而显得无所适从等等。教师是教育的根本,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才会更放异彩。高职教育工作者时刻准备着。

参考文献

[1] 互联网+教育推动中国教育迈向4.0时代[N].中国日报,2015-06-21.

[2] “互联网+教育”:冰火两重天[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5-06-21.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互联网+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