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商都县农作物致灾强对流天气条件分析

2016-11-19赵淑芬

现代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急流气旋强对流

赵淑芬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农牧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近年来商都县农作物致灾强对流天气条件分析

赵淑芬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农牧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

利用商都县气象站气温、风、降水等常规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天气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主要出现在6月、7月。商都县小海子、十八顷出现频率高于其它地区。(2)农业致灾强对流天气持续时间短,灾害损失较大。(3)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主要有蒙古气旋型和倒槽型两种。蒙古气旋型的水汽、热力、动力条件较于倒槽型的明显偏强。

农业致灾 气象要素 大气环流

一、引言

近几年商都县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与传统农业相比,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因此已成为商都县地区抗灾避灾、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但受光、温、水等自然气候资源的制约,气象灾害会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甚至损毁大棚。因此分析造成农业致灾强对流的天气条件,对强对流天气进行成功预报,是气象为农服务的重点之一。为农服务是农业部门重点工作之一,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4],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近5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天气条件进行统计[5]及天气学分析,为强对流天气的准确预报及地方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近5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情况

应用气象部门收集到的灾情资料,统计近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主要出现在6月、7月。其中灾害最严重的是2013年6月30日,商都县小海子镇遭受大风冰雹袭击,7个村委会遭受大风冰雹袭击,据调查,受灾农作物面积1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万元。其次是2013年8月13日16时25分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商都县小海子镇出现强降雨和冰雹并造成灾害,遭受大风、冰雹、强降雨袭击,历时10多分钟,冰雹直径约1厘米,导致宋家村、向阳等20个村委会60多个村民小组遭受不同程度灾害,受灾作物包括蔬菜、甜菜、向日葵10多个品种,受灾面积达5034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另外2013年7月30~31日强对流过程,受蒙古气旋影响商都县玻璃乡、大库伦乡、西井子镇、十八顷镇出现强雷暴天气并伴有龙卷风。此次冰雹、龙卷风共造成玻璃乡4个村委会8个自然村受灾人口2369人,倒塌损毁房屋600间,受伤7人,死亡羊38只,农作物受灾面积3065公顷,电力损失:倒杆144基,损失39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3300万元。大库伦乡6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遭受冰雹袭击,受灾人口1687人,农作物510公顷,绝收8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西井子镇2个村委会3个自然村,受灾人口43人,损毁房屋36间,死亡羊4只,受灾面积117公顷,绝收4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十八顷13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遭受冰雹和暴雨灾害,共涉及1127户,2405人,受灾面积2762公顷,雷击死骡子1匹,倒塌房子4间,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

相比2013年,2012年、2014年、2015年农业致灾强对流天气过程受灾情况相对轻一些。从时间分布看集中在6月、7月份,最晚也会出现在不超过8月下旬;从空间分布情况看,商都县东部、南部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出现频率高于其它地区。

三、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气象要素条件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实况资料,统计近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发生过程中的降水量、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风速及降水相态情况,用以分析造成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的气象条件。

表1 近5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统计表

1.降水量

从近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过程降水量可以看出,总体上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降水量比较大,属于强降水过程。强对流天气过程往往带来较强的短时强降水并伴有大风出现,是农业致灾强对流的主要原因。

2.风条件

从近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过程最大风速可以得出,致灾强对流过程中风力较大并伴有局地龙卷,平均最大风力为30米/秒。强风过程出现在2013年7月31的过程,最大风力非常大,造成农作物俯卧。在过程期间还有短时冰雹出现,短时间内较大降雨、大风、冰雹更容易导致农业致强对流灾害的发生。

四、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环流形势条件

从近年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的海平面气压情况看,灾害最严重的是2013年7月31~8月1日的强对流过程均是由蒙古气旋影响造成的,而其它几次过程均是受地面倒槽影响造成的。因此,从地面形势分析,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可分为蒙古气旋型和倒槽型两种,分别以2013年7月31日、2006年2月24~25日为蒙古气旋型和倒槽型典型个例,对两种类型的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进行分析。

1.大尺度环流形势对比分析

蒙古气旋型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大尺度环流特点是,500hPa高空极地冷空气沿西伯利亚高压脊前偏北气流南下,北支槽加强移动缓慢,南支槽移动速度比北支槽快,南北两支槽同位相叠加形成深槽,低空偏南急流从中国南海延伸到商都县。地面蒙古气旋生成发展,沿着高空偏南急流北上,商都县强对流落区多位于气旋顶部暖锋附近。

倒槽型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大尺度环流特点是,500hPa中高纬度多为纬向环流,短波槽活动频繁,槽前偏西急流将冷空气输送到商都县;低纬度地区南支槽东移加强,逐渐北抬,南支槽前低空西南急流到达商都县地区,与西路冷空气交汇形成强对流天气。地面倒槽位于河套地区,主体偏南,后期随着偏南气流与中纬度锋区汇合,形成大尺度辐合场使倒槽发展并东北上,强对流发生在倒槽顶部辐合线附近。

2.物理条件对比分析

动力条件,蒙古气旋型的低空急流长,从蒙古或河套地区延伸到商都县,倒槽型的低空急流相对较短,一般从山东半岛附近延伸到商都县。正涡度大值区通常出现在950hPa高度以下,蒙古气旋型和倒槽型基本相当。850hPa垂直上升速度通常在-0.3 Pa·s-1以上,中心最大值蒙古气旋型最大,为-1.3 Pa·s-1。

水汽、热力条件蒙古气旋型明显偏强。原因是蒙古气旋型过程,850hPa中纬度环流表现为两高对峙的形势,黄海和东海附近海域有高压稳定维持,另外在110°E以西存在一个大陆高压,大陆高压逐渐东移,导致两高之间形成一个南北向狭窄的南北风辐合带,偏南急流增强,急流主要河套地区延伸到商都县,风速16米/秒以上,最大可达24米/秒,偏南急流将南方暖湿空气向商都县地区输送,水汽和热力条件非常有力。而倒槽型的急流从山东半岛到商都县,水汽、热力条件源于渤海。

五、结论

1.近几年,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主要出现在6月、7月。商都县东部、南部农业致灾强对流灾害出现频率高于其它地区。

2.农业致灾强对流天气持续时间短,灾害损失较大。前期气温偏高通常是强对流生产的条件,利于能量集中,导致过程前期强对流发展,后期短时大风和冰雹生成,导致灾害发生。

3.从地面形势分析,商都县农业致灾强对流过程可分为蒙古气旋型和倒槽型两种,蒙古气旋型500hPa高空南北两支槽同位相叠加形成深槽,低空偏南急流从河套延伸到商都县,地面蒙古气旋沿着高空偏南急流汇合,商都县强对流落区多位于气旋顶部暖锋附近。倒槽型500hPa中高纬短波槽活动频繁,槽前偏西急流将冷空气输送到商都县;低纬度地区南支槽前低空西南急流到达商都县地区,地面倒槽与中纬度锋区汇合,形成大尺度辐合场使倒槽发展并东北上,强对流发生在倒槽顶部辐合线附近。

4.动力条件,蒙古气旋型的低空急流长,从河套地区延伸到商都县,倒槽型的低空急流相对较短,一般从山东半岛附近延伸到商都县。蒙古气旋型的水汽、热力条件较于倒槽型的明显偏强。

[1]隋东,陆慧红,张雪松.沈阳地区春季第1场透雨的气候特征分析与预测[J].气象,2004,(1):19-20.

[2]李辑,胡春丽,王艳等.东北南部春播期第一场透雨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8,24(6):1-6.

[3]钱永兰,吕厚荃.2013年秋收作物生长季农业气象条件评价[J].中国农业气象,2014,35(1):116-118.

[4]沈玉敏,胡春丽,李菲等.东北南部春季透雨的环流背景及与海温相关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4):28-32.

[5]尤卫红.气候变化的多尺度诊断分析和预测的多种技术方法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9-20.

猜你喜欢

急流气旋强对流
智海急流
智海急流
智海急流
福建2次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对比分析
智海急流
2003年3月北大西洋上两个爆发性气旋的“吞并”过程及发展机制分析❋
哈尔滨2020年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北太平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族的结构分析❋
辽宁强对流天气物理量阈值探索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