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百科全书到搜索引擎

2016-11-18浦顿

看历史 2016年6期
关键词:狄德罗百科全书辞典

浦顿

网络搜索。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找到他需要的知识,而信息技术,让可被检索到的知识总量达到惊人的级别,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法组织出这样的生产能力了,人类与知识的关系,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以古典时代开始,人们就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是,一直到了启蒙时代,知识才开始真正发挥威力。

弗朗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是欧洲启蒙主义的先驱,大家都知道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很少有人知道培根真正的贡献。他一生孜孜以求的是对知识进行分类,在《伟大的复兴》一书中,他提供了一种新的、合理的知识分类体系。后来的法国启蒙主义者,都是培根的粉丝,其中包括狄德罗。

狄德罗(1713年-1784年)和他的启蒙主义小伙伴决心编一部庞大的百科全书,总结人类过往的知识,形成规范,并催生新知。该书第一卷出版后就受到教会的指责,但是却得到了民间的支持。即使是法国皇帝路易十四,也是百科全书的忠实粉丝。他请朋友到宫廷吃饭玩耍,大家聊天,聊到火药是什么做的?丝袜又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侍者就赶紧跑到图书室,拿出百科全书的一册,很快地就从中找到了答案。客人惊奇而兴奋,而皇帝则有些许得意。

差不多和狄德罗同时,英国的塞缪尔·约翰逊(1709年-1784年)也开始琢磨百科全书的事儿。因为父亲是一个书商,约翰逊爱好读书,并于1728年进入牛津大学,但是因为家庭贫困,他在1731年辍学。四年后,他和一位比自己大20岁的寡妇结婚,妻子给了他700英镑办一所私立学校,但不久就失败了。1747年,约翰逊提出编著《英文辞典》的计划,未能获得王公贵人的资助。他雇抄写手7人,经过8年多的努力,以他的博学和才智,终于在1755年编成辞典,约翰逊由此文名大振,牛津大学给他颁发了名誉博士学位。从此,人们就称他为“约翰逊博士”,他可能是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博士。

那真是个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代,狄德罗靠百科全书赚了不少钱,后来,也有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百科全书,其实也是一门生意啊。不过,在当时,狄德罗肯定没想过竞价排名这样的事,他们都是以极为严谨和负责的态度来对待知识的。狄德罗的父亲是一位刀匠,因此,他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到工匠与技艺这样的主题,在百科全书中,他们收录了大量的和制造有关的内容。这对工业革命中对技术的崇拜起到了很大作用,和喜欢闹革命的法国人不同,德国人发现并更好地继承了这一点。后来,日本又从德国学到了“工匠精神”,打造了自己的工业生产体系。

后来,出现了更多类型的百科全书或词典,这种对知识的崇拜,从启蒙主义延续到了至今。到了信息时代,像谷歌和百度这样的公司,发明了搜索技术,才算是完成了对“百科全书派”的超越。网络搜索,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找到他需要的知识,而信息技术,让可被检索到的知识总量达到惊人的级别,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无法组织出这样的生产能力了。人类与知识的关系,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狄德罗百科全书辞典
隔桌对谈
原创性的艺术史研究如何可能?
——《专注性与剧场性:狄德罗时代的绘画与观众》评介
狄德罗的睡袍
百科全书
2017年2期《IQ辞典》答案
2017年1期《IQ辞典》答案
2016年12期《IQ辞典》答案
特殊的“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
为什么要有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