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新闻编辑工作的思考

2016-11-18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9期
关键词:舆论人员工作

李 华

济宁市任城区新闻中心,山东济宁 272000

新时期新闻编辑工作的思考

李 华

济宁市任城区新闻中心,山东济宁 272000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新闻已经从过去单一形式转化为立体化、网络化、多元化,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编辑工作的难度也在日益增加。为了适应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全面提升工作素质和创新能力。

编辑;创新;提升;发展

在网络新闻迅速崛起的今天,新闻编辑工作将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新闻材料变得更加多元化,社会中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新题材,编辑工作者要对其进行适时的学习及掌握。必须要吃透摸准[1]。比如说,近几年遍布城市街头的小额担保贷款公司,很多中老年人被其高利息引诱,不惜将一辈子的积蓄,在没有任何正式合同的情况,寄存到担保公司,最后担保公司一夜之间“关门大吉”,老板员工逃之夭夭,老百姓的血汗钱打了水漂,有的老年人在得知消息的一瞬间一命呜呼,有的久病不起。针对这类事件,编辑人员要时刻保持沉着冷静的客观态度,认真学习和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合理评判刊发稿件后给群众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其次,传播形式的多样化,随着网络新闻、微信微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偏向于利用电脑网络、QQ、微信来浏览新闻,了解社会,针对这类新闻需要编辑人员也必须以受众的需求为导向,新闻编辑工作,在做好纸质媒体、平面媒体的同时,应及时更新制作网站,充分发挥网站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优势,才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今天,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 “把握时、度、效”,编辑高质量新闻稿件

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往单一、平面的形式,而是慢慢向着多元化、网络化、立体化的趋势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新闻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编辑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高效地进行二次编排整理。编辑人员在日常编务工作中要特别关注受众的阅读心理,从众多繁杂的新闻线索中,做出更加高质量的引人注目的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刘云山同志也曾经强调,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探索实践,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不断提高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基于领导同志们的殷切希望,笔者认为要做好编辑工作,就必须开展好新闻素材的编排工作,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编辑水平,要学深学透心理学,要对受众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另外,新闻编辑工作还需要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新闻事件进行严格的政治把关。新闻编辑在对第一手新闻资料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要与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要结合当地群众的阅读习惯,对每一则新闻素材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安排衔接,让群众喜闻乐见,主动接受,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功能[2]。

2 增强创新能力,牢记“建设者”使命

作为一名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具有创新能力,然而,创新的意识来自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有了政治敏锐性,才能培养出新闻敏锐度。习近平同志向广大社会科学工作人员所提出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对新闻工作人员所提出的确切任务。坚定自己的立场,摆明端正的态度,研究并宣传马克思主义,要做到寸土必守,尽职负责,勇敢地担当起肩上的使命。要敢于发声,大胆亮剑,举起鲜明的旗帜,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斗争到底。当前新闻工作者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要积极做出行动。“政治家办报”,永远都只有进行时、完善时和优化时,而绝对不会完结。一些意志薄弱、目光短浅、道德缺失的人员,或是投机主义者等,在个人名利需求一时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满腹牢骚,甚至怨天尤人,这是有辱使命和职业操守的行为,需要引起警惕。

中国梦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都理应成为中国梦的建设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我是建设者”这样一种价值观,凝聚和体现了我国各行各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为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动力。它对于新闻事业是如此,对于新时期的新闻编辑来说更是如此。联系学习启示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状,笔者深刻感受到,在努力提高编辑业务水平的同时,有两点需要给予足够清醒的认识和重视。一是舆论引导的艺术性问题。有的同志偏重强调原原本本地宣传上级指示精神,对读者如何愉快接受、积极消化关注较少。对形势的“吃透”程度和上级领导的认识倾向,也制约了新闻报道的艺术性,至于创新,有时竟被视为异端、猛虎,致使谁写了谁看,写谁谁看的现象竟然能乐此不疲,作茧自缚、保守僵化被看作稳妥,长此以往,读者不买账,何言舆论引导效果?二是解放思想问题。新闻传媒是宣传解放思想的主阵地,而新闻单位自身解放思想却不够的现象令人不可思议,明明是能够促进工作且不会带来“副作用”的稿子,却往往因考虑“稳定”而遭无情枪毙。事实表明,解放思想不够的原因在于端正态度不够。由此可见,真正增强舆论引导效果的潜在影响因素也不可忽视。

3 提升综合素质,做一名合格编辑

作为新时期的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要大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增加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稳定意识,潜心工作,将政治担当深深刻在自己的心里,并坚定不移地学习政治、政策、理论、文化以及科学,在实践过程中深入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工作人员,必须要随时准备好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认真研究习近平同志的核心讲话精神。让社会责任感融入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要有针对性地阅读经典名著,并时常参阅杂志、报纸上的重点内容,用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督促自己的言行。要自觉做一个有心的人,根据实际情况学习我国的文学、哲学、党史、民族学、现代科学等,即使不能达到学者的境界,也要让自己再提升一个层次,以便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并由此获得最优良的舆论引导效果。新闻编辑人员自身要具备参与改革和社会活动的热情,要身处其中,用心体会,并做出比较,准确掌握好时代的脉搏,从而将新闻舆论的引导真正落到实处。长期以来,有的新闻编辑人员虽然在采编过程中表现出了“政治家办报”的思想,但却在一些重要场合说了不恰当的话,并且在接收到消极乃至错误的信息后,没有及时纠正。此外,还有的新闻编辑者并未积极学习,在工作方面敷衍了事,疏于创新,这也会影响舆论引导的实效。

4 结束语

总之,在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的局势下,新闻编辑事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障碍和挑战。因此,新闻编辑人员要努力学习,稳扎稳打,在党的新闻工作中不断追求创新。

[1]蔡雯.浅析数字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J].中国编辑,2010(1):65.

[2]陈凯明,邱范新.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思考[J].新闻知识,2010(5):28.

G2

A

2096-0360(2016)19-0195-02

李 华,济宁市任城区新闻中心。

猜你喜欢

舆论人员工作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工作,爽飞了?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选工作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